最新高考化学回归复习知识点总结教案:无机化学反应名师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79446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化学回归复习知识点总结教案:无机化学反应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化学回归复习知识点总结教案:无机化学反应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化学回归复习知识点总结教案:无机化学反应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化学回归复习知识点总结教案:无机化学反应名师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化学回归复习知识点总结教案:无机化学反应名师优秀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1年高考化学回归复习知识点总结教案:无机化学反应无机化学反应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核心所在,综合分析近年来高考试题,该部分内容注重考查以下几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之一。试题往往以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预计2011年仍会出现这一类试题。 2.离子方程式的考查 近年来考查的离子方程式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均是中学教材中常见的反应,错误的原因大多属于化学式拆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遗漏部分反应等。 3.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问题的考查 这类试题考查中学常见的离子反应,但在题干设计上不断地推出新意,如增加各种新颖的限制性

2、条件,甚至在选项中设置限制性条件。 无机反应 考察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辨析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1)从宏观上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 (2)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旧的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的化学键形成。但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未必就发生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熔化时破坏了离子键,但属于典型的物理变化。 2.物质变化中的“三色”、“四解”、“十五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色 焰色反应 ?显色反应 ?颜色反 应 四解 潮解 ?分解 ?电解 ?水 解 十五化 ?熔化 ?氢化 ?氧化 ?水?汽化 化 ?液化 ?风化 ?炭化 ?钝化 ?催化 ?皂化

3、 ?卤化 ?硝化 ?酯化 ? (油脂)硬化 注意:?应为化学变化的:同素异形体间的相互转变、风化(NaCO?10HO?NaCO)、CuSO吸水232234(CuSO?CuSO?5HO)、煤干馏、硫化、变性、橡胶老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浓硫酸脱水。 442?应为物理变化的:蒸(分)馏、金属导电、升华、汽油去油污(溶解)、盐析、活性炭吸附。 例题1 下列各组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木炭燃烧发光、发热;电灯发光、发热 B.少量酒精在空气中挥发不见了;少量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后消失 C.石灰水中通入适量CO后变浑浊;室温下的饱和石灰水加热后变浑浊 2D.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逐渐变

4、成粉末;碳酸钠晶体(NaCO?10HO) 232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粉末 选项 原因剖析 结论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不符合 化学变化;电灯发光、发热是将电 题意 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电灯本身未变化,属物理变化 B 酒精挥发属物理变化;酒精在空气不符合 中燃烧生成CO和HO,属化学变题意 22化 C 石灰水中通入适量CO2 变浑浊,是不符合 CO2与Ca(O H)2反应生成了题意 CaCO3 和H2O,属化学变化;室 温下的饱和石灰水加热 变浑浊,是因为Ca(OH)2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降低,属物理变化 D 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逐 渐变为粉符合 末,是因为Ca O与空气中的H2O和题

5、意 CO2反应最终生成CaCO3粉 末,属化学变化;碳酸钠 晶体在空气中失去结晶水变成粉末,属化学变化 答案:D 练习 (2010年上海,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 是?( ) A.有机物不导电 B.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C.SO2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D.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解析】大多数的有机物不导电,但聚乙炔塑料能导电,A项错误;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B项正确;二氧化硫能够杀灭霉菌和细菌,可用做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C项正确;NO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D项正确。 答案A 考察点2:无机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 1.四种基本类型 (1)化合:A+B+?AB (2)分解

6、:AB?A+B+ (3)置换:A+BC?AC+B。活泼金属跟水(或水蒸气)的反应、铝热反应、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水煤气的生成等均为置换反应。 (4)复分解:AB+CD?AD+CB。盐类的水解、酸性氧化物跟碱的反应、碱性氧化物跟酸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脸谱) (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复分解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3)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既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是非氧化还 原反应。 考察点3:常见的酸、碱、盐、氧化物及无机反应规律 1.常见的酸、碱、盐及其氧化物 氧化性酸(浓HSO、浓HNO、稀HNO、HClO)、还原性

7、酸(HS、 HSO)、酸式盐(NaHCO、NaHSO)、243322334两性氢氧化物Al(OH)、两性氧化物(AlO)、过氧化物(NaO)。 32322酸的强弱关系: 强酸:HClO、HCl、HBr、HI、HSO、HNO 4243中强酸:HSO、HPO 2334弱酸:HFCHCOOHHCOHClOHSiO 323232.常见的无机反应规律 (1)金属和酸的反应规律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和非氧化性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氢气。 ?金属和强氧化性酸(浓HSO、H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无H放出。 2432(2)金属和盐的反应规律 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前面的金属可把排在后面

8、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但若是某些活泼金属(如K、Na)与盐溶液反应,则首先发生的是金属和水的反应。 (3)盐和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属复分解反应,常见类型有溶液中较强酸制较弱酸(如NaSiO?HSiO);高沸点物质制低沸点物质(如2323NaCl?HCl);特殊型(如CuSO+HSCuS?+HSO)。 4224?属氧化还原反应(如NaClO+HSONaCl+HSO)。 2324(4)酸和酸反应一般属氧化还原反应,可能生成两种新的酸,也可能是 其他,如HSO+HClOHCl+HSO(两种弱酸生成两种强酸)、3H 23242SO+2HNO3HSO+2NO?+HO。 33242(5)

9、酸式盐的反应规律 ?酸式盐与碱反应:产物中一般有正盐和水,其他产物视实际情况而 定。如: NaHCO+NaOHNaCO+HO 3232Ca(HCO)+NaOH(少量) CaCO?+NaHCO+HO 32332Ca(HCO)(少量)+2NaOHCaCO?+NaCO+2HO 3232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HO+2NaHSO+4FeClNaSO+HSO+4FeCl+4HCl 23324242【例3】 下列说法中的反应可以实现的是?( ) ?碱性氧化物均能与酸发生反应 ?强酸盐溶液与弱酸反应可以 生成强酸 ?发生复分解反应,但产物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 气体生成 ?酸性氧化物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

10、酸性氧化物和另一 种盐 ?有单质参加反应,但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A.? B.? C.? D.? 【解析】?是碱性氧化物的通性;?的叙述可以找到例证反应,硫酸铜溶液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酸;?只要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也可发生复分解反应;?如SiO和NaCO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O和NaSiO;?如白磷223223与红磷的相互转化,有单质参加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考察点4: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 (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注意:同素异形体的相互转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 注意:?线桥

11、从方程式的左侧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指向右侧该价态变 探究点四: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化后的元素。 ?桥上注明得、失电子数。 (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若为缺项配平,可运用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规律判断出所缺项物质的元素种类和数目,从而推出缺项物质,一般为HO、OH-、H+。 2(2)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定:?具体配平既可用得失电子守恒法和观察法配平;也可运用待定系数法配平,再检验得失电子数是否相等;对于离子方程式还可运用电荷守恒帮助配平。 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3、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

12、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1)守恒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数相同(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同),可用 于配平或进行某些计算。 垂直于切线; 过切点; 过圆心.(2)强弱律 氧化还原反应若能自发进行,一般为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生成弱氧化剂和弱还原剂的过程。 (3)价态律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

13、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平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含多种价态的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时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种元素高价化合物与低价化合物,当有中间价态时才有可能发生反应,若无中间价态,则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其中点在圆上的数量特征是重点,它可用来证明若干个点共圆,方法就是证明这几个点与一个定点、的距离相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价态“只靠拢不相交”,如: (2)两锐角的关系:AB=90;(4)顺序律 同一种氧化剂遇到还原性不同的几种物质,若均能反应,则按还原性 B、当a0时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同一种还原剂遇到氧化性不同的几种物 (2)两锐角的关系:AB=90;质,若均能反应,则按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6)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5)难易律 一般原子越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原子越易得电子(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