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理论计算方法.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97427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OD理论计算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COD理论计算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COD理论计算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OD理论计算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OD理论计算方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COD 的理论计算、 COD 概念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 (chemical oxygen dema nd ,简称COD。是利用 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将废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 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 量。二、 COD 的测定COD 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化学需氧量常由于氧化 剂的种类、 浓度及氧化条件等之不同, 对氧化物质, 特别是有机物质的氧化率也 不相同。因此,在排水中存在有机物的情况下,除非是在间一条件下测定 COD, 否则不能进行对比。一般用高锰酸钾高温氧化法,其氧化率为5060%,用重铬 酸

2、钾氧化法,其氧化率为8090%。二、 COD 理论计算公式根据 COD 的定义,我们可以理解为 COD 就是将废水中可氧化物质(有机 物等)完全氧化为 CO2 和水的过程中氧的消耗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反应 方程式进行理论计算,得到可氧化物质氧化过程中氧的消耗量。因为我们环评工作主要针对炼化企业, 现以炼油厂含油废水为例进行理论计含油废水中成分复杂,主要污染物包括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 pH 值、SS、氨氮、碱、各种盐类、化学添加剂、各种脂肪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芳香烃等。1、石油类的 COD 计算 石油类是各种烃类的复杂混合物。 在实验室模拟废水实验中, 通常将正十六 烷、异辛烷和苯按

3、65:25:10 比例配制成混合烃作为标准油溶液(我们实验室 一同学曾经做过含油废水的处理试验,并配制相关废水) 。假设正十六烷、 异辛烷和苯被完全氧化, 则其耗氧量可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 算: 正十六烷C16H34+49O=16CO2+17H2O226 784 根据反应方程式,废水中正十六烷转换成 COD 的理论值应为: 784(分子量) /226(分子量) =3.47即:废水中每克正十六烷可以消耗 3.47g的氧,相当于3.47克COD。 异辛烷C8H18+25O=8CO2+9H2O114400400(分子量) /114(分子量) =3.5即: 废水中每克异辛烷相当于 3.5克 COD。 苯

4、C6H6+15O=6CO2+3H2O78240240(分子量) /78(分子量) =3.07 即:废水中每克苯相当于 3.07克 COD。综上所述,将三种物质所导致 COD 进行加权计算后,废水中每克石油类相当于3.44克COD,因为重铬酸钾氧化法氧化率为 90%左右,因此可将其校正为 废水中每克石油类相当于3.1克COD,也就是说如果废水中的石油类为100mg/L,则每升废水中 COD为310mg/L。2、氨氮的 COD 计算根据文献资料, 0-1400mg L 的 NH3-N 对 COD 几乎没有影响,这主要是 因为:一、我们用回流法做 COD 的时候,滴定是用硫酸亚铁铵来滴定的,这个里 面是有铵根离子的,肯定不会对 COD 有影响。二、做 COD 的时候加了很多的浓硫酸,整个环境是强酸性的, NH 3-N 都是 铵根离子的形式存在,它是不可以被重铬酸钾氧化的,所以对 COD 没有影响。总而言之:重铬酸钾法测 COD 时,氨氮对 COD 没有贡献!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并请多多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