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优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03323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有理数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有理数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有理数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有理数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理数优秀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优秀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有理数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理数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有理数优秀教学设计1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2、 能力与过程目标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3、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

2、进行计算。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三、 教学过程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学生:26米。教师:能写出算式吗?学生: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2、 小组探索、归纳法则(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2 3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结果:向 运动 米2 3= -2 3-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结果:

3、向 运动 米-2 3= 2 (-3)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结果:向 运动 米2 (-3)= (-2) (-3)-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结果:向 运动 米(-2) (-3)=(2)学生归纳法则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 同号得(-)(+)=( ) 异号得(+)(-)=( ) 异号得(-)(-)=( ) 同号得积的绝对值等于 。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3、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1)教师按课本P75例1板书,要求学生述说每一步理由。(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4、例子中两因数的关系,得出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它们的积为 。(3)学生做练习,教师评析。(4)教师引导学生做例题,让学生说出每步法则,使之进一步熟悉法则,同时让学生总结出多因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有理数优秀教学设计2有理数加法法则是华东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六节第一课时内容,主要是通过问题情境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探究、总结、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它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实数运算的基础,也就是一切运算的基础。教法: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问题串,诱导学生探究、总结、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自主运用法则进行计算。重点突出异号两数相加,明确有

5、理数的加法,名义上是加,但实际上同号是加,异号则要转化成减法。最后将巩固法则融入游戏中,并将法则编成顺口溜,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法: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分类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通过将法则巩固融入游戏、顺口溜中,让学生学得轻松,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的意义。2、总结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通过法则的探索,向学生渗透分类、归纳、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法则的探索与应用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教学准备:预习教材,填上相应的空白,思考并举出运用有理数加法的实例。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一个不为零的有理

6、数可以看做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2、比较下列各组数绝对值哪个大?-22与30;-与;-4.5和63、小学里学过哪类数的加法?引入负数后又该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呢?(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复习回顾与本节课相关的旧知识。)二、新知探究1、打开教材,请一位学生将他通过预习得到的加法算式说出来写在黑板上,并说出该式子表示的实际意义。2、你还能举出类似用加法运算的实例吗?3、观察这些算式,从加数上看你可以将它们分成几类?每一类和的符号与加数的符号有何关系?和的绝对值与加数的绝对值有何关系?4、总结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突破难点:异号相加好比正数和负数进行拔河比赛,谁的力量(绝对值)大,谁胜(用谁

7、的符号),结果考察力量悬殊有多大(较大绝对值减较小绝对值)。(设置问题情境,探究、总结、归纳法则。对比了华东师大版教材和北师版教材,都是以数轴为载体探究法则的,并且这种载体非常有利于理解加法的意义,以前也听过其他老师上这节课,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向东走、向西走,要么一晃而过,要么总是纠缠不清,法则刚出来,便下课了,所以,我就更换了一种模式,让学生先预习,然后说出这些算式的实际意义更利于理解加法的意义。我认为只要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应该说理解法则中“和”的符号与“和”的绝对值的由来更容易一些。)三、运用法则例:计算(1)(+2)+(-11)(2)(-12)+(+12)(3)(+20)+(+12)(4)

8、(- )+(- )(5)(-3.4)+(+4.3)(6)(-5.9)+0思维过程:一“看”二“定”三“和差”(主要是通过设置一组题目,理解法则,并展现思维过程“一看、二定、三和差”,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四、巩固法则1、开火车游戏。第一位同学说一个算式,第二位同学说答案,第三位同学接着说一个加法算式,第四位同学说答案,依次类推,谁卡住,谁表演节目。2、填数游戏。将8,6,4,2,0,2,4,6,8这9个数分别填入右图的9个空格中,使得每行的三个数,每列的三个数,斜对角的三个数相加均为03、思考: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吗?(设置了两个游戏:开火车和填数,另外就是打破了小学的思维定势“

9、和总是大于加数”,引入负数后,是有变化的。设置问题“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吗?”让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理解的更深一些。)五、小结加法顺口溜:有理加减不含糊,同号异号分清楚;同号相加号相随,异号相减号大绝;相反数、和为0;碰见0、不变形。(用一段“顺口溜”识记加法法则)六、作业设计1、练习完成在书上,习题12完成在作业本上。2、在圆圈内填上彼此都不相等的数,使得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为0。五、小结:用一段“顺口溜”识记加法法则。反思:“运算能力”是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而“有理数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实数运算的基础,也就是一切运算的基础,有理数加法法则是有理

10、数加法运算的准绳,更是难倒了一大片初学者,有的同学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不但不能叙述法则,反倒连小学学过的非负数的加法运算也不会了,如何突破这个障碍,我认为关键还是加法意义的理解,应让学生置身于现实情境中搞清楚加法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样一来“和”的符号的确定与“和”的绝对值的确定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对比了华东师大版教材和北师版教材,都是以数轴为载体探究法则的,并且这种载体非常有利于理解加法的意义,以前也听过其他老师上这节课,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向东走、向西走,要么一晃而过,要么总是纠缠不清,法则刚出来,便下课了,所以,我就更换了一种模式,让学生先预习,熟知加法就是连续两次变化的总结果,然后再给这

11、些算式赋予新的实际意义更利于理解加法的意义。其实,只要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应该说理解法则中“和”的符号与“和”的绝对值的由来更容易一些,通过操作,学生对于将算式置于实际情景非常感兴趣。对于接下来将算式按加数分类,探究和的符号与加数符号的关系,还有和的绝对值与加数绝对值的关系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得到“互为相反的两数相加和为零”时就有学生提到:异号两数相加其实就是正负一抵消,余下的部分就是和。看来只要在课堂上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身释放出琢磨的能量比让学生打开大脑的录音系统录音要好得多。通过后续学习的考察,学生对于加法法则的记忆与应用并非停留在表面的记忆上,而是对法则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没有学

12、生刻意追求用教材上的句子一字不漏地来叙述加法法则,他们都能用自己理解的语言来说明到底是为什么。再思考:这节课是我调入新的学校上的汇报课,领导还有同事们对我的课都做出了中肯的点评,最后一位颇有资历的领导谈到:数学教学应体现其本质,用“数轴”探究有理数的的加法更能体现加法的本质,授课者应做好合理的应用。换言之,本节课未能很好体现加法的本质。个人思考再三认为加法的本质就是“连续两次变化的总结果”,用数轴表示向东走向西走,还是举生活中的盈亏实例等都体现了加法的本质。新旧版本的华师大教材都是以“数轴”为载体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这种载体的应用主要凸显了直观,变化的结果一清二楚,也体现了数与形的有效结合,无疑是一种很好而有效的载体,但我们为什么不在教材现有载体的基础上做一些突破,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理解加法运算呢!其实现实生活中的“盈”与“亏”生活气息浓郁,且学生熟知,会吸引众多的学生参与,“同号相加”就是“盈盈”型或“亏亏”型,“异号两数相加”就是“盈亏”型,(+5)+(-5)为什么是0?显然盈亏一样,最终兜里没钱!而(+3)+(-10)为什么结果取“-”且用“10-3”,盈少亏多呗!最终还是亏了7元!将加法置身于这样的情景更有利于理解加法的意义,总结加法法则,理解加法法则。【有理数优秀教学设计】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