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范文.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10587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范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课后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关键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感受爱国诗人屈原的伟精神,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1、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呢?2、出示课题。3、交流收集的有关屈原的资料。二、初步感知课文,自学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

2、画出文中的生字,自学生字词。3、说说自己对屈原有了哪些新的了解。三、检查交流自学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及对屈原的了解。四、自学课文内容。1、读课题说说从课题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屈原的。2、从哪些地方表现了屈原的爱国?在书上圈圈画画,并标上序号。3、课文哪一小节重点写了屈原是一个诗人?他的诗有哪些特点?把他的诗句画下来,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做上记号。(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然后交流学习情况。)五、讨论。1、屈原具有哪些品质?2、说说课文为什么要写人们对屈原的纪念?全班讨论,各抒己见,教师点拨,总结。六、写碑文,表真情。假如班上要举行一次屈原纪念碑碑文征集活动,你怎样写?1、学

3、生准备。2、交流碑文。3、评选最佳碑文。七、谈感受,说体会。说说学了这篇课文有哪些感受和体会,可从各个方面说。八、布置作业。写出文中屈原的诗的意思。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2、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4、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教学设想1、利用“预习提示”设计导读题,引导学生圈点勾划,提要勾玄,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运用“相关联系,想似比较”的方法,分析本

4、文记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体会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教四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教学要点借助“预习提示”,圈点勾划,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的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作者

5、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二、课内预习课文。要求:1、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疏通课文;2、利用“预习提示”习问练读,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课文主要记叙了屈原的哪些事迹?圈点出概括屈原悲惨遭遇的五个词。在课文中划出概述屈原杰出才能和最能表现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词语。给课文分段,编写各段提纲。按:两题以后结合研读课文讨论。三、讨论两题,分段。四、布置作业:略五、总结课文: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

6、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2、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毛遂自荐)相比,本文的特色是: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介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范文】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