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体会-让孩子成功又快乐.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382204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体会-让孩子成功又快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家庭教育体会-让孩子成功又快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家庭教育体会-让孩子成功又快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体会-让孩子成功又快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体会-让孩子成功又快乐.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家庭教育体会:让孩子成功又快乐 家庭教育体会:让孩子成功又快乐各位家长:大家好!应十一中校领导的邀请,要我来大家交流一下家庭教育的体会。有的家长可能会问:你一个党务干部怎么会这么关心家庭教育问题呢?我以前是学教育的,当过十多年老师。2004年,我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市创学委要我作了一个发言,结果引导广大家长的兴趣,很多家长关心一个问题:家庭教育到底有没有秘诀?我说有,很简单。三句话:学习,学习,学习,好父母是学出来的。07年我出版了着作好父母是学出来的,总结了我十七年的教子体会。这本书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好父母要学习?如果大家把这三位专家的话真正听

2、到心里了,真正开始学习怎样来做父母,其他的问题就好解决了。要怎样学习?我的亲身体会是三条:先学后教、边学边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为今天时间有限,不能把全书的内容和大家交流,针对高中生家长面对的情况,与大家讨论一下高中生的教育话题。我作为过来人,理解高中生家长两个愿望:既希望孩子快乐健康成长,又希望孩子以优异成绩在高考中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就是希望孩子成功又快乐。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话题,结合我自己学习的体会和实践的效果,向大家作一个汇报,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我先给大家讲两个学生的故事。一个是刘洋。清华大学每年淘汰10%的学生。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我们来看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说法

3、。家长一定要学习一些最基本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否则教育会有很大的盲目性,孩子就有可能出问题。面对高一的学生家长,我给大家提三条建议。一、积极引导,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精神。好的成绩是怎么来的?是什么在影响孩子的成绩?原理:人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到17岁时,他的智力已基本成熟了,这时要大幅度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已不太现实。但是,高中是孩子非智力因素发展的重要时期。高中三年,孩子遇到的困难是很多的。能不能坚持?靠什么坚持?适合的目标、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积极的态度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个人认为:不一定每个家庭都能培养出高分学生,但是,如果家长

4、注意方法,一定可以培养出一个积极进取健康的孩子。1、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智力因素是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是动力系统。一辆性能再好的车,没有动力,这车能跑吗?如品德、理想、信念、自信、态度、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无论孩子的智商是高是低,这些因素都将对孩子今后一生的成败、幸福与否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案例: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他从小智力超群,从小学到哈佛,都是尖子。超常的非智力因素。他从小有远大的目标,做事非常执着,可以三天不睡觉,意志力非常强大,任何困难都挡不住他。案例:怀化学院的洪战辉成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是他热忱的友善、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强的毅

5、力感动了中国。2、树立理想,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在我家里有两张在同一个地方照的全家相:清华大学的校门。一张是在孩子初三时照的,为了激发他的目标意识,我们特意在五·一安排他到北京参观了清华、北大两所着名高校。我们一家在清华大学的校门前照了一张合影。这次参观在孩子的心目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回到常德后,他写了一篇作文,在作文中他记叙了参观清华、北大的经过和感想,他在作文中写到:我相信清华大学一定有一张课桌是为我准备的,我一定要考进这样一流的大学去学习一流的本领,成为一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有用之人。高中三年,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不管学习上的困难有多大,也不管成绩如何波动,他要考上清

6、华的信念一直没动摇过。也正是这种坚定的理想为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最后取得高考的成功。所以,在送他上清华时,我们特意在清华大学的校门口再照一张合影。我作为家长,清楚地看到,只要他的理想信念上稍有动摇,在意志努力上稍有松懈,在纪律约束上稍有松散,就很难获得成功。从这一件事上我得出结论:一个适合孩子的理想,能够为孩子提供强大的动力。这种动力比父母用金钱的奖励和用打骂的惩罚都要来得更直接、更强大。因为,这种动力一旦产生,就是发自孩子的内心深处,其情感和意志都会作良好的配合与支持,所以这种动力会强大而且持久。 3、培养良好习惯着名教育家叶圣陶: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决定人的命运。着名心理学家威

7、廉·詹姆士曾经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品德: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行合一。讲道理、培养习惯,所以要言传身教。众多家长要保持一致,前后要求要一贯。朱智贤教授: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习惯形成就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是后天习得,是不断重复一所学校教孩子学会游泳!养育孩子二十年家长却没抽出一点时间来教孩子学会游泳! 二、加强沟通,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在心理学中,是这样给情绪和情感下定义的: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快乐是客观事物

8、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所以,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在接触大量家长、分析大量家庭教育的案例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众多不快乐的家庭教育中,主要源自于父母与孩子的三大冲突。父母过高的愿望与孩子能力、父母的能力与孩子需要、父母的要求与孩子观点之间的冲突。一些快乐家庭,主要是这三大冲突处理得很好。所以,我给大家提三条建议。1、客观看待孩子,指导孩子确定合适目标。孩子的苦恼是从过高目标开始的。案例:每个孩子都有跳不过的高度。四年前,曾经有一位妈妈,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向我倾诉她的苦恼。她的女儿上高一了,学习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她按照学校往年高考的情况来判断

9、,孩子很难考上一所很好的大学。从此,她就加大了对女儿的教育力度。也给自己和女儿带了巨大的烦恼。我问她是怎么教育女儿的,她给我讲了她和女儿的故事。女儿每天晚上做完作业要到9点半左右,女儿走出房间想看看电视放松一下,这时当妈妈的就开始说教了。什么要抓紧啦,高中三年很快就会过去的。什么要集中精力啦,每天在打扮上不要花太多时间。什么考不上好大学将来就业就会很困难啦等等。每天如此,开始女儿只是沉默,只听不说。你说你的,她看她的电视。后来女儿受不了,妈妈一开口她就离开,弄得妈妈心里很难过,以前女儿跟自己像朋友一样,现在却像敌人一样,在一起难说三句话了。妈妈是既着急又难过,不仅影响到她的生活,工作起来也是无

10、精打采的。她也知道这样下去对女儿的学习影响也很大。她问我到底要怎么做女儿才理解她。我就给她说了我在孩子高中三年的做法。我告诉她,普通家长一般没有能力辅导高中孩子学习了。所以,孩子回到家里家长要与孩子谈学习上的事情往往谈不到点子上。再说现在信息如此发达,高考的重要性孩子都知道,家长在这方面再去过多的讲就成了孩子的压力。所以,我很少在家里与孩子谈学习上的事情。如果要谈,我一定是在发现孩子的问题之后,经过认真思考,把谈话的内容写成文字,在孩子比较轻松的时候找孩子谈。因为次数不多,孩子一般不反感。像你这样天天与孩子谈,她知道反正天天要说的话,肯定不重要,所以孩子不听。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心里不急呢?那就

11、是对孩子的成绩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校里那么多孩子无论家长怎样急,成绩照样要分出上中下。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学习成绩与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是直接相关的,每个孩子都有跳不过的高度。这些成绩将影响孩子的高考,是很重要,但决不会影响孩子一辈子。所以,高中三年,你不要去管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个交给学校老师去管。你就管孩子学习以外的事情,多关心孩子的成长问题。鼓励孩子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关心她学习之后做什么事情人最放松,有空了与她谈些有趣的事情,缓解孩子学习上的压力。把生活安排好,保证孩子的学习的正常秩序。还可以帮助孩子查一些高考的相关资料,这样孩子不会反对的。听了我的一席话,她得到启发。从那时起她不再找

12、孩子谈学习上的事情,而是从关心孩子的生活入手,很快又与孩子恢复了亲密的母女关系。再遇到她时,她告诉我,是每个孩子都有跳不过的高度这句话让她得到解脱,女儿也轻松了,真的不把高考成绩看得那样重时,人就轻松了。女儿看到妈妈对自己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反正更加努力学习,去年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不要用过高目标培养一个愤怒和自卑的孩子。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培养出高分学生,只要方法对可以培养一个自信的积极进取的孩子。案例:浙江金华徐力在母亲高压下失控打死母亲。案例:在上海市,有一个高学历的家庭,父亲是大学数学系的博士生导师,母亲也是教师,家里有一个聪明的男孩,在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一。孩子在学校各方面表现很不

13、错,平时成绩名列前茅,遵守校纪,甚至连迟到记录都没有。按说这应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可是,这天孩子晚上没有回家,在一天一夜的担心焦虑之后,父母终于看到儿子重新回到家里。可是,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逃夜呢? 带着种种疑惑,父母带着孩子来到市青少年心理行为门诊部。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下,孩子终于道出了逃夜的真实原因。在一次期中考试中,他的数学考试成绩未进入前名,身为数学博导的父亲决定亲自辅导孩子,并规定他每天功课必须在学校完成,回家后做父亲布置的几十道数学习题。随着学业的加重,孩子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但因怕父亲失望,也不敢把自己的压力告诉父母。由于父亲的作业难度较高,和高中课

14、程相对脱节,他的数学成绩因此滑坡得更厉害,而有时校内功课来不及完成,又不敢晚回家,只能把作业本塞在家中的楼道里。渐渐地,他拖拉的作业越来越多。他既不敢去学校,又不愿回家,终于做出了逃夜的举动。心理医生告诉他的父母亲,是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顾及孩子的承受能力,盲目增加压力,最终造成孩子的心理疾病。这时父母才知道孩子逃夜,错在父母。案例:在浙江省浦江县寺前村一个农民家里,母亲没上过一天学,仅仅读了3年书的丈夫长年在外打工挣钱。但他们的二女儿居然考取了上海同济大学;2003年8月,三女儿又以浙江省文科状元的身份被北京大学录取!记者专门跑到她家采访,以文盲妈妈教出高考状元为题,介绍了她家的传奇故

15、事。而记者挖掘出来的经验却很简单,在大女儿上学后,她就交给她一个任务,把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教给两个妹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三个孩子都上学后,她就要孩子们教她识字,而且经常向她们请教问题,孩子们答不出就去问老师或是在书上找答案。在这样的家里,母亲给孩子的只有爱的鼓励和赏识,不会有指责和过高的期望。孩子反而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和学习积极性。一位父亲胜过一百位校长!英国诗人乔·格贝尔名言。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爱家协会研究部主任、布什政府家庭专业顾问glenn t.stanton教授:父亲的角色参与,会让孩子更有同情心、更健康,也更容易成功,就连做功课思想集中、不容易与老师产生矛盾等,都与

16、父亲密切相关。他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相对于由母亲单方面教育的孩子来说,有父亲参与教育的孩子,他们的发展要好50%。2、平等交流,注意满足孩子合理需要。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行为由动机决定,动机由需要决定。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要注意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孩子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有生理方面的需要,还有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案例:孩子的自由换来妈妈的惊喜。德山一个初一学生,母亲管得很死,请家教把时间都占用了,孩子出了很多问题,我建设妈妈把周末两个下午让出来,孩子发生明显的变化。道理: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 溺爱是从满足孩子一切要求开始的。溺爱就是不爱。案例:警察父亲开枪

17、打死儿子记者调查后发现这个孩子智力上是很好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考上了大学。但自幼娇生惯养,父母对其非常溺爱,从而使其养成了骄横的脾气,长大后经常殴打父母,当警察的父亲再也忍不住了,最终酿成悲剧。一位父亲说得好,当孩子小时候出现必须给予一定惩罚的行为时,父母不及时惩罚,却等来了长大后父亲用枪来惩罚。这教训多么深刻啊。虽然这是极个别的案例,但问题产生的原因却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发展过程大多是从父母不管孩子品德上的小问题开始的。所以,有的家长看了这个例子后感叹:宁愿培养一个品德优良的成绩差一点的健康孩子,也不愿培养一个成绩优良的但品德败坏的危险孩子。3、消除对抗,尽量与孩子达成合理共识对抗心理:孩

18、子在心智上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状。父母的方法不对极易产生对抗。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沟通要平等,与孩子达成合理的共识是解决对抗的一个办法。很多对抗源自认识和情感上的差距。晓之以理才能达成共识。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提出的古老的教育原则,主要是要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启发孩子独立思考。平等交流才能启发孩子。达成共识需要情感和意志的支持从孩子能做到的开始。人大附中的王金战老师真是一个神奇的老师,很多怒气冲天的家长带着垂头丧气孩子来找王老师。可经王老师一点拔,学生非常自信的走了,最后都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弄得一些家长目瞪口呆:怎么我们这么多年说了那么多的话就不如王老师的十多分钟管用?这里面的秘诀是什么?一些家长百思

19、不得其解。我的眼里,根本就没有差生!王金战老师经常这样说。王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他从不拿成绩差的学生去与那些尖子生比,从不给学生提过高的目标,他只鼓励这些学生去做他们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总能激发学生的自信。 王老师的解释吧。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而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不断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变成一个优秀生。案例。王老师在人大附中当高中班主任时,有一天半夜接到校长电话,要王老师接收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因为经常旷课,搞得班里的纪律一团混乱,老师便联名上书要开除他。王老师根据这个学生的特殊情况,给了他一些特殊的政策,允许他每周违反两次纪律。由于

20、以前没好好学,有些课他根本接不上。最终,这个男生自暴自弃,自己主动要求离开王金战的班。王金战老师再次给他特殊政策:每天早上来了之后,能听懂的课就好好听,听不懂的课就可以不听,而且随时都可以回家自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前,这个男生说生病了,不想考。王老师知道他实际上是怕考。为了鼓励他,王金战老师说:这次考试,你肯定是倒数第一,既然如此,你还顾虑什么?于是他参加了高三的第一次考试。这次考试,让这个男生很难忘:全不及格。但我没有多么难过。人家付出了多少努力啊!自己刚学了一个暑假,怎能比得过人家。此后,我一直玩命地学。第一次月考他虽仍是班里倒数第一,但和倒数第二的差距,一下子缩小了30分。在月考的总结

21、中,王金战老师一个劲儿地夸这个男生:你们看人家这位同学,一下子差距能缩小30分,高三总共要经过八次大型考试,如果每次都能缩小30分,那就不是考大学的问题了,而是考清华北大的问题了!就看你敢不敢挑战自己了。你站起来谈一谈,下一次你的目标是什么?被表扬得晕头转向的男生站起来说:我下一次,肯定不考倒数第一啦!这名学生非常振奋,也看到了自身的潜能,学习进谢谢! 新时期加大利度推动街道残联相关工作新时期、新阶段,残联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任务。如何才能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残联组织真正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使残疾人真正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目标,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必须

22、有一种主动精神。主动是以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作为原动力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我们要把残联工作做好,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在主动中求创新,在主动中谋发展,在主动中聚人心,满腔热情、饱含深情、富有激情地对待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切实维护和保障好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一、残联工作需要主动性(一)残联的工作形势决定自从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残疾人工作领域不断拓宽,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不断优化,残联工作的地位越发显现出来。十六届六中全会关

23、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重庆市政府批转的重庆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计划发展规划提出,“到20xx年,全市残疾人基本生活总体初步达到小康水平,缩小与健全人的差距。”这些决策和规划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理念已经充分获得了国家与社会的承认,无疑也给残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各级残联组织和残疾人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上为国家分忧,下为残疾人解难,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努力开创残联工作的新局面。(二)

24、残联的工作性质决定残联的工作性质为“亦官”、“亦民”,集“代表、服务、管理”三种职能为一体。“亦官”,就是残联受政府委托,协助政府研究制定和实施残疾人事业的政策、法规、规划和计划,承担政府残工委日常工作和综合协调作用;“亦民”,就是残联作为残疾人的代表组织,代表广大残疾人的根本利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残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既是各类残疾人的代表组织,又是残疾人工作的主管部门。这就决定了残疾人工作者必须主动深入基层,直接与残疾人面对面开展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残疾人手中,把残疾人的需求和心声反映给党和国家,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残联的服务对

25、象决定残疾人是残疾人事业的主体。残联的工作“优势在残,力量在联”。残疾人群体是社会中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其生活压力大,风险抵御力弱,蕴藏着不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残联作为残疾人的“娘家”,一定要把残疾人的冷暖挂记在心中。残疾人工作者要深入到残疾人的家庭之中,主动关心他们的疾苦,把问题解决在残疾人的家门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这可以起到“安全阀”作用,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增强向心力,加快残疾人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四)残联的工作现状决定当前在新农村建设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大背景下,残联工作承担着更加艰巨的任务,也面临着良好的工作机遇。我市残疾人事业起步晚,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

26、展,贫困残疾人的扶贫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需求还得不到满足,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上歧视和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各级残联和残疾人工作者只有充分发挥主动性,才能积极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不断克服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二、残联工作要在主动中体现生动(一)在主动中增强凝聚力残联由于成立时间短,宣传力度不够,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事业的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工作难度还很大。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残疾人工作者

27、必须振奋精神,带着感情、带着爱心、带着政策主动做工作,充分发挥能动性和主动性,把广大残疾人和关心帮助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团结在残联周围,让残疾人真正体会到残联是他们的“娘家人”、贴心人,让那些有爱心的人士真正感受残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实在在反映残疾人呼声,实实在在维护残疾人利益。主动做事既体现了党和政府立足以人为本、关心百姓、关心弱势群体的宗旨,又增强了残联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残疾人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二)在主动中有所作为残联工作如果成天不思进取,满足现状,不能为党委、政府分忧,不能切实有效地服务中心工作,不能开创工作新局面,那我们就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只有紧贴残疾人工作实际

28、,善谋善干,主动出击,勇于开拓,才能充分代表残疾人,服务残疾人,发挥残联在残疾人事业中的职能作用。位子是等不来的,威信是争不来的,待遇是要不来的。只有主动做事,才知道残联工作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只有积极做事,做出成绩,才能使残联工作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只有认真做事,才能使自己感受到人生的价值,越做越充实,越做越有成就感。只有立足本职主动做事,在主动中体现生动,在主动中锐意进取,才能赢得党政的重视和信任,才能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才能实现有为有位。三、残联工作要在主动做事中促发展(一)要主动请示汇报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是做好残联工作的前提。要让领导重视和支持残联工作,就必

29、须积极主动向领导请示汇报,积极主动提出建议和意见,积极主动上报工作计划和安排,积极主动请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主动邀请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参加重要会议和活动。通过积极主动请示汇报,让党政领导更多地了解关心残联工作,更加重视支持残联工作,使残联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二)要主动探索创新一个地方的残联工作能否适应新形势和开拓新局面,残联的地位和残疾人的地位能否得到提升,关键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残联干部能否在工作中主动探索创新。残联工作的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针对工作中突出的残疾人就业难、扶贫任务重、康复需求和技能培训还不能适应残疾人的需求、残联基础设施建设

30、普遍较差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来研究探索。一是要有创新的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二是要有创新的工作布局,布局决定结局;三是要有创新的工作制度,制度决定力度。只有不断的探索创新,才能使残联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三)要主动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如果不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凭一知半解和老经验作决策,凭想当然去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不出问题的。可以说,工作主动权也来自于调查研究。中国残联章程规定:密切联系残疾人,听取残疾人的意见,反映残疾人需求,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残联工作性质的群团性、工作对象的广泛性、工作方法的社会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将工作重心下移,积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到最困难的

31、残疾人中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弄清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未雨绸缪,科学决策。(四)要主动联系沟通联系增进理解,沟通产生信任。残联机构编制少、工作范围广、工作内容多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联系沟通,不断加深感情,掌握思想动态,切实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一方面,必须打破封闭心理,强化开放意识,主动加强与各部门、各单位联系沟通,积极反映残疾人的意见和要求,争取各方配合支持,帮助解决残疾人面临的劳动就业、康复培训、脱贫致富、文体教育等突出困难与问题,维护和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加强对残疾人的教育沟通工作。对待和解决残疾人反映的问题和困难,要体现爱心

32、、细心、耐心和尽心,想为残疾人所想,急为残疾人所急,能解决的要主动及时为他们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送资金加以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要以春风化雨般的态度和朋友般的热情,做好解释疏导工作,鼓励他们自强奋进。通过主动联系沟通,既让残疾人全面了解政策法规,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五)要主动进取奉献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和残联工作的艰巨性,要求每一个残疾人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残疾人”的思想,把“八荣八耻”和“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要求转化为残联干部的自觉行动,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把残疾人工作当作自己奋斗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谋生的职业,爱岗敬业,积极主动,锐意进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

33、热情投入到带领残疾人致富奔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去。(六)要主动宣传造势所谓造势,就是通过积极努力,最大限度地凝聚能量,谋求外力支持,主动营造于自己有利的环境、格局和态势。有些地方残联多年来埋头做了大量工作却默默无闻,社会影响小,群众认可度低。中国残联邓朴方主席曾意味深长地说过:“不是别人不人道,而是别人不知道”。残联工作一定要积极宣传造势,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媒体的强势宣传,形成多渠道、多载体、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格局,让社会和群众知道残联“在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知道残疾人不光是社会的救济者,同样也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知道关心帮助残疾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最大

34、限度地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社会氛围。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识到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师德素质。有了一些体会,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要有渊博的知识。我们有些学科老师自身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得不够,不善于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善于补充教材之外的知识。常言道“给人一碗水,自己应备一桶水”,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显而易见。教师要想拥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就不能满足于已有的学历和已掌握的知识,不仅要注重积累,而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为适应全面育人和教育职

35、能多样化的需要,教师应摆脱只能教一门学科的局面,应既能教必修课,也能教选修课、活动课,由单一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变。我们提倡教师不仅能在本专业领域中贡献突出,更要多才多艺。这样,当我们每天站在学生面前时,都能别具一番神韵,别有一番风采。2 转变教育理念,从以往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首先就是要学会宽容,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不斤斤计较他们的过错,更不能和自己的学生斗气,如果老师能宽容他们,能唤回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学生会更快的改正错误。其次是要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好学生的表率。我们不能 在自己心情好,工作顺利时,就对学生和蔼可亲;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

36、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绪低落时,就把不愉快的情绪发泄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己的出气筒。这种对学生忽冷忽热的态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把情绪带进课堂,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对学生热情、耐心。我们也不能在学生面前表现的很脆弱或是很随便,如果老师做的还不如学生,就会对老师不信任,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伟大而高尚的,他们甚至认为老师就应该是完人,圣人,没有缺点,从不犯错误3 以身示范,以情感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求学生不能怎样,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过程中,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以情感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不再犯。这一过程需一定的方法,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尚未摸索到较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积累经验,并积极听组内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21 /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