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6-百花园二备课.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3823217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6-百花园二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五年级上册6-百花园二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五年级上册6-百花园二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五年级上册6-百花园二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五年级上册6-百花园二备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6-百花园二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6-百花园二备课.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上册6-百花园二备课课题6、古诗三首备课教师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古诗。3、学习本课要求会认、会写“吟、瑟”2个生字。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诗句。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录像(长江波涛翻滚的景象)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第 一 课 时一、学习望天门山:1、学习诗的前两句:在预习中,你对“天门”和“楚江”有哪些了解?(“天门”指江北的西梁山和江南的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楚江”指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设问:想象一下,楚江的“开”与“天门”的“中断”有什么关系?

2、(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放录像(长江的波涛汹涌)追问: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是啊,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它显示出的力量是神奇的,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想象着这幅动态的画面,读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气势来!再读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你有什么疑问吗?(既然长江波涛之大,竟能冲破天门,为什么这里又写“至此回”?) 围绕上述问题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可以深入想一想,这句话突出描写的是谁的力量?小结: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

3、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2 / 37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连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感受一下“山”的雄姿和“江”的汹涌,两相辉映,这种大自然的杰作令人震撼,要努力通过读表达自己的感受。2、学习后两句。一望:“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再望:“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诗人李白在远望中看到了什么?(青山、孤帆、太阳)自己读读这两句诗,你能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吗?(作者这时望到孤帆从远处向天门山驶来,而且在阳光的映衬下,这幅画面很美,令作者很惊喜。)(天门山在太阳的映衬下,也显得更加壮观和神奇。)设问:你如何理解诗句中“出”这个

4、字的含义?3、语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吟诵诗句。二、学习山行:1、质疑问难:预习中,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2、品读诗句:自由诵读,思考:诗人来到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眼帘?语言训练:这些景物在作者眼中构成了一副秋山旅行图,你能按照诗句的描写顺序,说说这幅画面的内容吗? 设问:在这些景物中,作者最钟情于哪种景物?从诗句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学生发言,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三、作业:抄写、背诵两首古诗。第 二 课 时一、导入新课、解题导读。板书题目:暮江吟同学们看看老师写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有人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吗?(“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对,

5、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能看出什么呢?读读诗题,强调“吟”的读音。什么是“吟”呢?请你们从老师的读中体会体会。(教师范读)谁体会到了?二、自主学习,合作解疑。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 请同学们充分利用书中的注释和手中的字典、资料,自学这首诗,遇到疑惑的地方,自己解决不了,就在书上作好记号,我们一会儿讨论解决。 现在,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学习后的收获?(学生纷纷发言,预计学生借助注释能读懂诗句的大致意思,在学生的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再予以深入的点拨和讲解。) 把自己理解的意思表达准确,在语序和语句的完整性方面要尤为注意。个体学生说,大家听,并及时予以纠正和适度表扬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理解

6、和表达能力。 三、配乐吟诵:多美的景象呀!用心体会,放声读出来!现在,我们配上音乐,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白居易的内心情感,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脍炙人口的暮江吟吧!放音乐,学生开始吟诵。四、作业1、在本上默写三首古诗。2、搜集其他描写景物的诗词来读一读,背一背。板书设计6、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山行 暮江吟(唐)李白 (唐)杜牧 (唐)白居易天门中断楚江开, 寒山 石径 一道/残阳/铺水中,碧水东流至此回。 白云 人家 半江/瑟瑟/半江红。 两岸青山相对出, 枫林可怜/九月/初三夜,孤帆一片日边来。 霜叶露似/真珠/月似弓。课题7、海上日出备课教师教学目标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

7、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培养观察能力。2、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教学难点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教学准备小黑板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第 一 课 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观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海上日出,随着作家巴金的描写,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分别观察图画1和图画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课文中把描写太阳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来。、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全班评议,正音。三、讲读

8、课文。、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讲读第二、三自然段。这天“我”早上起来看日出,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出示图1,指导观察:按从天空到太阳再到海面的顺序观察,然后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全班边听边想象。、再看课文中的彩图,结合图来自由读课文,并理解词语“水天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A、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B、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C、请具体描述太阳升起的全过程,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话。 D、出示练习:按课文填空,想象

9、一下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a、 太阳像()似的,慢慢慢儿,()地,()向上升。b、到了最后,它终于()云霄,完全(),颜色()。、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两段描写的景色。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四、作业、朗读课文。、抄写课后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二、三自然段。快速阅读课文,说说二、三自然段讲的是什么。二、讲读四、五自然段。、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指导观察课文彩图:注意观察天上的云,太阳在什么地方,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观察后说说。、云薄时的日出是怎样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的是什么,用自

10、己的话说说。、云厚时的日出又是怎样的?指名读第五自然段。、理解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的景象,还有太阳从云里出来后,太阳、云和海水呈现的景象。学生看看、读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三、出示练习:、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换词比较“镶”“透”“染”,说说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朗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四、讲读第六自然段。、自由读,理解“奇观”的意思。、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

11、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使这种思想感情更加强烈。)、练习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课文。、指导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五、总结: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六、作业。背诵课文。听写生字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板书设计7、海上日出冲 跳 上升 躲 露半边 黑云 红霞 透 浅蓝 光亮 课题8、大自然的语言备课教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2、认识“雁、庐、鉴”3个生字。教学重点从诗歌中了解大自然然的语言,认识“雁、庐

12、、鉴”3个生字。教学难点懂得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准备观察大自然中的现象。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导入大自然手中的画笔色彩斑斓,大自然独有的语言更是魅力无限。今天,我们就来自主阅读戴巴棣的诗歌大自然的语言。二、初次自学诗歌。1、认读生字词,并把诗歌读通读顺。2、为诗歌标上小节号,思考:诗歌讲了哪几部分内容?3、小组内交流、订正。三、再次深入阅读诗歌,独立完成下面的检查题。(一)字词练习1、选字填空。燕 雁(1)我家的屋檐下有个()子窝,里面新增的几只小雏儿,可爱极了。(2)秋风一起,大()就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的队伍向南飞了。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2、

13、查一查“鉴别”的意思是_(二)照诗歌内容填一填。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中的现象 现象传递的信息 大自然中的现象 现象传递的信息(三)选择填空,并写出理由。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_就能_(竖起耳睁开眼)(听见看见)理由:_阿基米的洗澡的时候,学会了鉴别皇冠。可别人也都洗澡,为什么不会_(计算浮力。把浮力计算?)理由:_四、小组学习交流、讨论问题(1)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你从课文中提到哥白尼、阿基米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德、富兰克林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用自己的说一说。(2)你还从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五、朗读课文1、以小组为单位,分小节朗读课文,

14、评选出最好的,参加全班的赛读。2、各组代表在全班进行赛读。六、仿照29小节自创诗歌一节如:哗啦,哗啦,风儿刮起,小河里的冰悄悄融化,叶片飘落。大自然的语言在小河中流淌,风与叶共同奏出,带给我们一个春天的童话。秋天的乐章。板书设计 8、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高高 晴 天气 蚂蚁搬家 雨 蝌蚪游泳 春 季节 大雁南飞 秋 大树年轮 年龄 鱼鳞圆圈课题9、西风胡杨备课教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

15、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教学难点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教学准备1、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2、按课后思考题以及“指南针”的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胡杨的图片(录像),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胡杨有什么特点。二、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难度的多读几遍。2、指名学生独生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谈对胡

16、杨的印象。四、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一)理解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学习1、2、3、4自然段)。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1)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树,它生长在塔里木。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九、三千八百平方千米)(2)从第二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坚韧的树。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深达二十米、零上四十摄氏度、零下四十摄氏度)和词句:穿透去寻深深植根不怕不怕(3)从第三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无私的树。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语:屏障芸

17、芸众生句子:它们让给,让给,让给而将留给(4)从第四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悲壮的树。引导学生理解有关句子: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它们生前死后3、引导学生理解写法。(二)理解胡杨的过去和现在。(学习5、6自然段)。1、指名朗读5、6自然段。2、胡杨的过去怎样?3、胡杨的现在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胡杨也有哭的时候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时候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2、现在的胡杨怎样?二、继续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一)理解我的希望和信心(学习7、8自然段)。1、我祈求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我站在哪怕就三天)。2、我

18、坚信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胡杨的精神还在将被激励)。三、总结全文,体会写法。四、拓展(课后题)板书设计9、西风胡杨最古老(最美、最珍贵) 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品质可贵)孕育了西域文明(对人类有贡献)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拓荒与征战) 环境恶劣(生命力顽强,保护其生存环境。)课题10、我家门前的海备课教师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的“怯、藻、驰、骏、愈”5个生字。教学重点 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教学难点了解文

19、章比喻和修辞的写法,读懂课文。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初读课文1、自学生字词。2、读课文。3、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二、再读课文,自主解疑三、交流解疑收获师:你自主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我看了看同学们没有解决掉的问题,如:为什么说“海浑身颤动”“追逐应接不暇的目光和飞驰的好奇的心。”是什么意思?等等。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老师建议同学们好好研究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想想本文用的最多的写法是什么?生;这篇文章很多地方都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师:好,认识到这一点,你能用下面的句式把本文三部分内容概括出来吗?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出示:在渔家孩子的眼

20、里,大海像_,像_,像_。二、自主研读课文学习建议: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怎样写出海是多变的脸、牧场和画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交流阅读体会1、师生接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冒号的用法。师:(读)人们都说渔家孩子有着海一般晶莹的生命:生:(接读)心,装着海;眼,流动着海;笑,就是海的声韵2、说说读读“多变的脸”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所得。生: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海的多变。师:你最喜欢什么状态下的海,有感情地读一读。生:(各自选取喜欢的语句,开始诵读。)师:在作者的情感中,大海的多次变脸,他都喜欢。我们一起读读这三句话:出示:我喜欢宁静安恬的脸。我喜欢慈祥温柔的脸。我也喜欢严肃冷峻的

21、脸。追问:为什么?从下文中找找答案。 生:作者喜欢有丰富感情的大海,在他的眼里,大海像父母亲一样亲切。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3、问问答答,真正读懂“牧场”这部分内容。出示同学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一一解决:(1)“望不透的绿草”“开不败的白花”指什么?结合“牧场”的真正所指去想,此处的“牧场“是大海,那海水就是望不透的绿草,那浪花就是开不败的白花。(2)为什么说“海上牧场,放牧着渔家人今日的欢欣,明日的希翼?联系上文的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去想,海里的资源丰富,人们圈起来海水养殖场更是珍品无数,贻贝、扇贝、盘大鲍、蛤蜊等等水产品会为渔家带来经济效益,使渔家的生活越来越好。4、读中想象,体会

22、作者在“画”这一部分中表达的情感。读读这部分文字,说说你脑海中想象出的画面。(指名若干个学生依次说)放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把作者的憧憬读出来。想像一下,作者眼中的海还会是什么?四、回归整体,赏读积累语言再读全文,用笔画出你欣赏的语句,好好地再读一读。五、作业读读“词语采集”中的词语,并继续从文中采集好词,写在后面的白框中。板书设计10、我家门前的海 像 多变的脸 牧场 画 无限深情与热爱课题语文百花园二备课教师教学目标1、温故知新生动的景物描写。 2、学习写拟人句。3、阅读平台七月的天山 4、积少成多阅读并背诵楹联。5、语文大课堂写倡议书 6、习作写一次浏览经历。教学重点交流、总结本单

23、元的阅读收获。教学难点写倡议书。教学准备小黑板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二、“温故知新”栏目的学习。1、读读书上的这三句话,想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2、看,学习小伙伴已迫不及待的说出了我们的发现,快读读“泡泡框”的话。3、学以致用,你也能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读读练习题的要求。4、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完成练习。5、通过读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仿写。三、“拓展与交流”栏目的学习。1、一个单元学习之后,可以通过什么形式交流彼此的阅读收获呢?看,这是“丫丫”和“宁宁”和我们的书面交流。2、对,我们读到的是“阅读笔记”,从内容看,丫丫阅读中更多地感悟了一些阅读方

24、法,宁宁注重了文章的写作技巧,这些对我们的读写能力提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说,用心阅读,你会从中汲取很多有用的东西。3、想一想,在前四课阅读中,你的收获是什么。可以说,可以写。写的形式多样,可以摘录,可以仿照样子学写阅读笔记。四、“阅读平台”栏目的学习。1、阅读七月的天山,理清文章的层次。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七月的天山(第1自然段)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第24自然段)气候。进入天山:景物:蓝天、雪峰、云彩、雪水、溪水、鱼儿。再往里走:密林。走进开山深处:花。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五、“积少成多”栏目。六、作业布置。1、阅读“语文大课

25、堂”,按要求自主成组,确定调查内容。2、背诵书上楹联。3、学生分组展开调查活动。4、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一、学习倡议书(一)课前组织开展活动。(二)活动过程:1、准备:日常生活中,你是否见到一些不文明行为?这些行为对自身,对社会有哪些不良影响或危害?同学们组成调查小组,确定调查内容、地点、采访题目等,为调查做好准备。2、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在公共场所观察、记录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文明规范。各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选择以下的内容进行调查,也可以自己选择调查内容。(1)在公共草坪附近观察人们是否遵守“不要践踏草地”或“不要穿越草地”的规定。(2)在街头果皮箱附近,观察人们是否遵守“把

26、废弃物投入果皮箱”的规范。(3)在十字路口附近观察行人或车辆是否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4)调查小学生对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其中几条的遵守情况。调查时要讲文明,懂礼貌,还要注意安全。3、讨论:对调查记录数据和内容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4、交流:经过调查、采访,每个同学都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写一份“争做文明公民”的倡议书。三)学写倡议书。1、结合学生的调查数据,帮助学生归纳调查收获。2、依据调查结果和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倡议书写给谁,写些什么内容?3、读书上例文,明确格式。(明确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的位置和写法。)二、习作练习。(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回忆

27、游览顺序,以此确定文章思路。1、从阅读中感悟文章的序。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个性化修改(1)同学们在以往的习作中,了解到文章亲言之有序。那这篇习作,如何达到这一点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吧!(2)在游览中,我们是移步换景,随着观察点的变化,映入眼帘的景物也在发生着变化。(3)文章层次清楚明白,不是就符合了言之有序的要求了吗?2、现在,我们细细地回忆一下,当时流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先后到了哪些景点?3、讨论。如果一次浏览去了五六个景点是,在文章中是否需要一个不落地写出来?为什么?(三)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有以下几点建议:1、描写景物的色彩。2、描写景物的形状。(四)通过回忆,把握住景物的特点和写法。(五)学生自主习作。三、作业布置。1、继续完成习作。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语文百花园二 习作要求:1、 回忆游览经历,确定写作线索。2、 抓住重点景物,做好详略处理。3、 写出景物特点,表达真情实感。4、 运用优美词句,修辞手法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