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后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44970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后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教后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教后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教后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教后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后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后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后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后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 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后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后反思 一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节课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 乘法和初次体验有趣算式规律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它 与以往教材安排不同的是把认识乘法结合律放在学生自主 探索中,通过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逐步发现乘法计算中的 特殊现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经历探索过程,发现乘法 结合律和交换律,并会用字母来表示,在理解乘法结合律和 交换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回顾整个课堂, 感触很深。 我能很好地运用导学练教学模式, 课堂氛围比较活跃,能较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对本节课反思 如下:1、导入比较精彩。俗话说:良

2、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 课时我说: “我们师生来个比赛好不好? ”听到这同学们都异 口同声的说 “好 ”。课堂气氛一下就调动起来,同学们都目不 转睛的盯着大屏幕。我立即出示几道题,很快的就说出了得 数,学生看到老师算的这样快很吃惊,也很好奇。在学生诧 异之际我出示了课题,告诉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也 会算的向老师一样快。然后很自然的就导出了本节课的学习 目标。这样以师生比赛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 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2、小组学习比较到位。导学练模式重在小组学习,课堂上 我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目标。首先我用多媒 体出示一个长方体说: “这是老师在课下搭成

3、的一个长方体, 你知道老师搭这个长方体用了几个小正方体吗? ”然后出示 自学提示,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组内交流算法,第 一次进行小组自学。通过观察这些不同的算式,你有什么发 现,进行了第二次小组学习。我以( 35) 4=3( 54)为 例,等式两边有什么异同时,我又让小组观察研究:在举例 验证时我让每个人举一个例子, 小组交流, 看看有什么发现。 通过几次小组学习,调动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人都 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学生主体 的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3、把黑板让给学生。黑板不只是老师的舞台,更是学生展 示自己的舞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黑板交给学生。在交流

4、 展示时,我让各组的代表一边说想法,一边板书算法,学生 非常愿意展示自己,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语言流利, 板书工整。在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学习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通过学习,为学生今后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 高计算速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 习,让学生们进行相互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很好地 体现出以 “学生为主体 ”的思想;4、注重渗透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 渔,数学思想方法比数学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对于结合律的 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结合律,会运用 乘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5、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 学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启蒙教 育。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 运用等学习形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由浅入深,从直观 到规律,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培养学生学习数 学的兴趣。不足之处:1、练习量不够。由于在交流时没有控制好时间,导致交流 的时间过长, 习题没有完成, 学生没有更好的进行巩固理解 2、学生交流时间过长。课堂交流环节,学生积极踊跃,我 忍心打消学生发言的积极性,索性让学生一一汇报展示,结 果浪费很多时间。这一环节,想法一样的我可以让学生口头 复述,不用一一板书,回升一些时间的。小学数学教后记乘法交换律和结

6、合律课后反思 二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过 程,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乘法交 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重点是经历探索乘法交换 律、乘法结合律的过程;难点是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进行简便运算。上完这节课,我对这节课值得反思的东西还是挺多的。通过 本节课的学习,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我花更多的时 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 ”的过程。整个课堂气氛比较好,师生交流和谐融洽。首先我在 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引入课题,让学生从一组算式中发现乘 法交换律,让学生说自己喜欢的符合乘法交换律的式子,再 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

7、己总结字母表达式。然后我通 过两组算式,采用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算一算,仔细观 察,说出自己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小组合 作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会学习的方 式的多样化,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学生的发现规律加以整理归 纳得出: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 乘,它们的积不变,引出乘法结合律。表扬女生使学生发现 女生利用乘法结合律比较简便,自然引入简便计算。最后练 习在运用和巩固已学乘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深化学习内 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的广阔空间,培养学 生创新意识和探求精神。最后由学生归纳小结本课所学知 识,便于知识的主动建构。本节课在教学过

8、程中,力求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亲历 性,尽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 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 自己去获得。课堂上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 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 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 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 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 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 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

9、是 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 抓住教育时机, 要求他们专心听, 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 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 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 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 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 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师 ”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 “师长、师傅、先生 ”而来。 其中 “师傅 ”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 中有 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 “师 ”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 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

10、特长值得学习 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 “老”而形容 “师”。“老”在旧语义中 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 ”连用最初 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 ”之说法。慢慢 “老师 ”之说也 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 “老师 ” 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 “教师 ”,其只是 “老”和“师”的复合构 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 身上学以 “道 ”,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 “教 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单靠 “死”记还不行 ,还得 “活”用,姑且称之为 “先死后活 ”吧。让 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

11、新鲜事记下来 ,摒弃那些假话套话 空话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篇幅可长可短 ,并要求运用积累的 成语、名言警句等 ,定期检查点评 ,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 或展出。这样 ,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 ,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 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 “一石多鸟 ”的效果。不足的是: 在推导规律的过程中, 导课比较快, 应该在课前出几个口算题,如: 254、1258、502 等等。 在归纳乘法结合律的内容时,主观上是时间紧张,可课后想 想,实际上是引导不到位,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结合律。 结果,有个别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不太理解, 运用时问题较多。 主要是我没有扩展来说一说在几个数相乘的条件下,不管是 先用哪两个数相乘结果都不变。导致有一道扩展题有部分学 生答不上来。第7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