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练习.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63096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练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 学年高一地理 1 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练习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 分,共 60 分)1.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是()全球地表径流增多海洋蒸发量减弱,降水量增加海水温度增高膨胀所至冰川融化A. B.C.D.【答案】 D【解析】考查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海平面上升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变暖,但直接原因却是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要求在审题过程中注意题干中的叙述。故选D。2.下面四个地区中日温差最大的是()A.B.C.D.【答案】 A【解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故海洋的昼夜温差较陆地小;由于大气的热力作用,白天阴天多云,则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而晚上多云,则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故阴天昼夜温差较晴天小,故海洋上的阴天昼夜温差最小,陆地晴天昼夜温差最大,故选A。【点睛】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a) 纬度 : 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节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 ; 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 ;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b) 季节 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 , 但在中高纬度地区 , 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 , 日照时间长 , 白天温度高 , 但由于中高纬度地

3、区昼长夜短 , 冷却时间不长 , 使夜间温度也较高 , 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c) 地形 低凹地 ( 如盆地、谷地 ) 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凸地 ( 如小山丘 ) 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 , 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 , 通风不良 , 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 故气温日1/15较差大。而凸出地形因风速较大 , 湍流作用较强 , 热量交换迅速 , 气温日较差小 , 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d)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 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且距海越远 , 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

4、土壤大。(e) 天气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 ( 雨 ) 天的气温日较差 , 因为晴天时 , 白天太阳辐射强烈 , 地面增温强烈 , 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下图是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处的盛行风向是()A. 西南风 B.东北风C.东南风 D.西北风4.在气压带控制下的赤道附近地区,其气候特征是终年()A. 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答案】 3. A4.B【解析】考查气压带、风带。3.图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的中纬西风带,根据30附近为副热带高压, 60附近为副极地低压,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判断为西南风。故选A。4.

5、图中表示赤道低压,盛行上升气流,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则终年高温多雨。故选B。下图是某地气温和降水状况(虚线所示)示意图, 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各题。2/155.根据图示信息判定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 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6. 有关该地气候类型成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B.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季风控制D.赤道低压带控制【答案】 5. B6. B【解析】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气候类型成因。5.读图可知,气温季节变化较大且1 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大于0,为亚热带气候,因1 月降水较多,即低温期多雨,故气候类

6、型为地中海气候。故选B。6. 由上题可知,该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成因的为冬夏分别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故选 B。下图是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关于 AO、 BO两条锋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AO 为冷锋, BO为暖锋 B. AO为暖锋, BO为冷锋C. AO、 BO都是暖锋D. AO、 BO都是冷锋8.若空气中水汽比较充足,各处正处在降水过程中的是()A. B.C.D.9.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周围气流呈逆时针方向B.乙地周围气流呈顺时针方向C. 甲地此日的昼夜温差比乙地大D.此时,甲地的温度比乙地高【答案】 7. A8.

7、 B9. C【解析】考查等压线图得判读,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7. 北半球气旋按逆时针方向移动,所以西侧是北面的气流势力强,易形成冷锋。东侧是南面的势力强,易形成暖锋。故选A。8. 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则全在锋前。位于冷锋AO的锋后,位于暖锋 BO的3/15锋前。故选B。9. 甲为北半球反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乙为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由于乙地处于气旋控制下,易形成阴雨天气,故气温日较差小。故选C。分析某地5 月 5 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10.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A. 反气旋影响B.气旋影响C.冷锋影响D.准静止锋影响11.此系统易造成()A. 长江

8、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答案】 10. C11. D【解析】考查常见天气系统及对我国的影响。10. 由图中气压升高和气温下降可以判断,此天气系统为冷锋系统。故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冷锋造成的。故选C。12. 超强台风海燕于 2013 年 11 月 8 日凌晨在菲律宾登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图中能示意台风海燕的天气系统是()A.B.4/15C.D.【答案】 A【解析】考查台风形成的天气系统。水平方向上气流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为北半球气旋,故A 正确;水平方向上气流顺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

9、为南半球气旋,故B 不符合题意;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为冷锋,故C 不符合题意;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为反气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下图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3.导致 a 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纬度C.经度 D.洋流14.下列四幅图中,与b 港口的气候最吻合的是()A.B.C.D.【答案】 13. B14. B【解析】影响港口解冻的因素,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判读。5/1513.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b、c、 d 三港口纬度相当,港口解冻日期主要与温度有关,在四个港口中, a 港口纬度最高,温度最低,所以解冻日期最晚,B 对。

10、四地的海域都比较封闭,受洋流影响较小,D 错。港口的解冻和封冻与地形和经度关系不大,A、C 错。故选B。14.从图中看出,A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B 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温和且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D地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只有B 图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相吻合,故选B。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5. 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且甲乙为近地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C.为中纬西风D.乙地的降水比甲地多16.若该图表示大洋环流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11、是()A.洋流可能为南极环流B.洋流为暖流C.该图为北半球大洋环流D.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17.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且甲乙为近地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陆地B.乙表示海洋C.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的影响最大D.环节的作用可以形成流动性沙丘18. 若该图表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海陆风,且甲表示亚欧大陆,乙表示太平洋,则A. 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B.气流为东南季风C. 气流为东南季风D.该季节为南半球的夏季【答案】 15. C16. C17. C18. C【解析】考查三圈环流的分布和形成,洋流分布规律,水循环,季风环流。15. 中纬环流圈位于 30 -60 之间,图中甲处大气

12、上升故为低压,即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A 错误;乙处大气下沉故为高压,即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 错误;为中纬西风带,C正确;甲地的降水比乙地多,D错误。故选C。6/1516. 若该图表示大洋环流示意图,洋流环流方向为顺时针的环流,则为北半球中低纬的大洋环流。故选 C。17. 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处是蒸发环节,甲为海洋近地面,处是降水环节,乙为陆地近地面,环节是地表径流,环节是水汽输送,目前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环节的影响最大。故选 C。18. 若该图表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海陆风,且甲表示亚欧大陆,乙表示太平洋,则气流为太平洋吹向亚欧大陆的夏季风东南季风。故选C。读下面两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

13、各题。19.甲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A.冰雪融水、冬季B.大气降水、冬季C.地下水、春季D.大气降水、夏季20.据图信息推知此时甲河流域()A.盛行西北风B.盛行西南风C. 受副高控制D.潜水补给河水【答案】 19. B20.A【解析】考查河流补给、地球运动的意义。19. 根据图中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此地气候类型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受气候特点的影响,此地河流下游的河水补给形式为雨水补给,汛期在冬季,故选 B。20. 读上图,根据甲河的水位和地下水水位的比较,河水补给给地下水,即为河流的丰水期此地的冬季。结合地中海气候的形成,此时为受盛行西

14、风带影响,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故选A。图 I 为全球洋流模式图,图II为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图III为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1521.图 I 中的 P 可形成大渔场的原因是()A. 地处寒暖流交汇,有丰富的饵料B. 地处上升补偿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C. 沿岸有海雾,有利于鱼群的隐蔽D. 地处深海,环境污染小,有利于鱼类生长22.图 II的海洋等温线弯曲若是洋流的影响,则该洋流可能为图I 中的哪股洋流()A. B. C.D.23.图 III的甲洋流若是纬度300 附近,则甲洋流在图I 中的哪股洋流()A. B. C.D.24.图 I

15、II中的甲洋流若是纬度600 附近,则甲洋流()A.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一定有利于航行C. 一定不利于航行D.一定是暖流【答案】 21. A 22. A23.D24. D【解析】考查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洋流的分布规律。21. 读图可知,图 I 中的 P 位于暖流与寒流的交汇处,故形成大渔场的原因是地处寒暖流交汇,有丰富的饵料。故选A。22. 图 II 的海洋等温线向低温方向弯曲,则该处有暖流流经,图中等温线向北减小,说明往北纬度增高,是北半球海区的暖流。且图中洋流位于大陆东岸,故图中符合。故选A。23.已知图 III的甲洋流若是纬度30附近,图中甲位于大洋东岸,由南向北流,则甲洋8/

16、15流在图 I 中洋流。故选D。24. 已知图 III 中的甲洋流若是纬度 60附近,图中甲位于大洋东岸,由南向北流,则甲洋流位于北半球海区,由较低纬流向高纬度,一定是暖流。故选D。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5.图中洋流 L1、 L2 的流向可能是 ()L向东流, L向东流L向西流, L向西流L向东流, L 向西流L向西流, L 向东12121212流A. B. C.D.26.假若 L、L流向相同,那么 ()12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昼长夜短夏威夷高压强盛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A. B. C.D.【答案】 25. B26. D【解析】25.图示经纬度是印度低纬,L2是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L1

17、 是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向东流,冬季向西流。选C正确。26. 假若 L1、 L2 流向相同,即都是向西流,此时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是北半球的冬季,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昼短夜长;夏威夷高压减弱;亚欧大陆寒冷等温线向低纬弯曲。选 D正确。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5 年,全世界2/3 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7.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A. 河流水和湖泊水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C. 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地下水和冰川28.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9/15A. 植树造林,治

18、理沙漠B.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C.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D.人工降水,改造局部地区气候【答案】 27. B28. B【解析】考查陆地水体的组成,解决水资源的时空不均的措施。27. 地球的水主要储存在海洋中,陆地淡水主要储存在冰川中。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故选B。28.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时间分配是夏季季节多,冬春季节少;空间分布均是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解决时间不均可以修建水库,调蓄洪水;解决空间不均可以跨流域调水。故选 B。如下图为地球上某日一条完整的晨线, a、 c 为晨线的顶点, b 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东北一西南走向, a

19、 点的地理坐标为( 82N,105E),完成下列各题。29. c 点位于的什么方向()A. 西南 B.东南 C.东北D.西北30. 此时时间可能是()A.2 月 5日 13点 B.2月5日1点C.10 月 23日 13点 D.10月23日1点【答案】 29. B30. C【解析】考查地球自转地理意义。29. 已知 a 点的地理坐标为( 82N,105E),则c 点坐标为( 82S,75W),地理坐标( 40N,116E),故c 点位于的东南方。故选B。30. 由题干材料可知, a 点是晨线的顶点,所以a 点 82N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点为 8 S,北半球为冬半年;此时a 点在昼半球的中央

20、经线上,地方时为12 点,已知 a的经度为 105E,可求出时间(120E)的地方时是13 点。故选 C。10/15二、综合题:(4 大题,共40 分)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 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图I )。( 1)当发生图 I 中情况时,应出现于图 II 中的 _ 时段。(2)“近 50 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图II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

21、示意图,则图中a、b 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 年前 _(“变大”或“变小”),这说明,现在a、 b 之间的 _ 力 _(“变大”或“变小”)了。( 3)在图 I 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方向。( 4)图 III 表示 Q地的大气受力及风向情况,则下列箭头对应的含意,正确的是:_A.f1 风向 B.f2地转偏向力C.f3 水平气压梯度力D.f4 摩擦力该图所示地区为 _半球。【答案】( 1) 16 时至次日 8 时( 2)变小水平气压梯度变小 ( 3)图略( 2分)(4) C南半球11/15【解析】考查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影响,风向的判断。(1)图中陆地为高压,故气温低于海洋,从图 II 中

22、 16 时至次日 8 时时间段为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2)海洋与陆地由于比热容的差异,形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而形成等压线的弯曲。故当等压线弯曲程度越高,说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越明显,风速越快;而反过来得知,风速越慢,则等压线弯曲率越小。故弯曲程度变小。这说明,现在a、 b 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变小了。( 3)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故图中形成逆时针的热力环流。( 4)水平气压梯度力为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垂直,故水平气压梯度力为指向正东方向的 f3 ,而此时风向为东

23、北风 f4 ,故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即为南半球。32. 读我国两区域的河流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地区参与的水循环是循环,乙图所示地区参与水循环的主要是循环。甲、乙两河流属于水循环中的环节。(2)甲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湖泊与河流水的补给关系是, A、B 两河段的流量季节变化如果用下图中的两曲线表示,则A 河段对应曲线, B 河段对应曲线。(3)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A河段,汛期出现在季。12/15【答案】( 1)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地表径流( 2)大气降水终年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乙甲(3)高山冰雪融水大夏【解析】考查水循环类型,河流补给类型,河流水文特征。(

24、1)据图可知,甲图中的河流注入海洋为外流河,甲图所示为海陆间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以再生;乙图中河流位于内陆干旱地区,河流发源地海拔较高,故该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乙图所示为陆地内循环。甲、乙两河流属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3)乙图中河流位于内陆干旱地区,河流发源地海拔较高,故该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补给量较大,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故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A 河段大,汛期出现在夏季。33. 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左图判断,该洋流( 虚线所示 ) 流向为,按性质分类属于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25、的作用,在右图所示的、四海区中,左图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海区。(2)此季节北印度洋盛行风,其成因是;在其影响下,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时针方向流动。( 3)在右图所示、四海区中,若仅考虑洋流因素,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是海区,试简述其成因。【答案】 (1) 自北向南流暖增温增湿 (2)西南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顺(3)处于上升流海区,海水上涌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解析】考查洋流性质,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13/15( 1)图示等温线分布规律:越往北气温越高,判断该地区位于南半球,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自北向南流;故图示洋流从水温高处流向

26、水温低处,判断为暖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在右图所示的、四海区中,左图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海区。( 2)读图可知,此季节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其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自西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3)四海区中,处于上升流海区,海水上涌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故海区渔业资源比较丰富。34.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某岛国人口约500 万( 2009 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 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 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 米。岛上河流最长不

27、足 16 千米。左下图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右下图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请你为该国提出 3 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可行性措施,并说明理由。【答案】( 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设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解析】考查气候特征,淡水资源不足的原因,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1)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该国为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该国(岛国)虽然多雨,需清楚降水量多的国家,淡水资源不一定丰富,由于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河流短小,没有大的湖泊,陆地上储存淡水的条件差,再加之14/15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该国除建水坝外,还可以从邻国 ( 马来西亚 ) 购买淡水、海水淡化和废水 ( 污水 ) 回收利用等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15/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