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材.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64949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教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教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教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教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教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材浙教版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材沈大安20 世纪 80 年代末,按照国家教委的部署, 浙江省启动课程改革, 制订了浙江省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并开始编写小学语文教材。1991年,教材及配套材料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开始试用。1999 年开始修订并使用第 2 版。 2001 年,国家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至2007 年,浙江省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停止使用。这套教材有六年制、五年制两种学制,使用时间前后达18年,很多教师至今记忆犹新。20 多年过去了,当我们以现在的眼光重新审视20 世纪末的这套浙教版语文教材时,发现还是有不少经验和教训值得在以后的教材编写和教学中汲

2、取。一、字量、字种和分布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12 册,总计识字量2660 个,略高于浙江省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 2500 个。其中一、二年级识字 1128个,占总识字量的42.4% 。1 / 6从上图可以看出, 识字量的高峰在二年级, 总识字量二年级最高。 每篇课文2 / 6的平均识字量最高在第五册, 这是因为进入三年级每册课本的课文数量比、二年级减少的缘故。每篇课文平均识字8.58 个。单篇课文识字数量最少的在第一册的“汉语拼音识字”阶段,第课只有“、五”2 个生字,第一册总识字量只有170 个,每篇课文生字不超过 5 个,学生负担比较轻。单篇课文识字量最多的为15 个,

3、出现在三年级上册。字种方面,这套教材的生字数量为2660 个,理想状态应该是2500 个常用字全部进入小学语文教材,而余下的160个应该在次常用字表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二年级要认的字没有超出2500 个常用字表的范围。但到了中高年级,超出常用字表的字甚至超出次常用字表的字为数不少。现以六年级教材的生字为例。我们看到,这个年级所识的292 个字只有 106 个在常用字表内, 60%以上的字都不在常用字表里。有63 个字在常用字表和次常用字表以外。表面上看,学生认了这些非常用字并没有什么不好。但由于浙江省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小学阶段识字2500 个左右,如果有些非常用字要求

4、识记, 那么这些非常用字会挤占常用字的位置,导致部分常用字未能3 / 6进入小学语文教材。 为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 今后的教材编写需要按 语文课程标准检索字种,属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以外的字可以随文认读,不需要学生识记;而字表一列出的2500 个字如果没有出现的,要想办法教学。课文里出现不了的,可以在集中识字、单元练习、综合性学习中出现,避免高频字没有学而学了低频字的情况发生。二、生字编排方式这套教材的识字, 采用集中识字和随课文识字两种方式编排。集中识字只安排在一年级。这套教材的个特点是拼音和识字穿插。 这是因为教师和学生反映, 拼音是学套新的符号系统,连续教学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很累。而

5、一年级初入学的儿童,耳濡目染,多少接触过一些汉字。 一年级拼音和汉字穿插教学,既可以减轻师生的教学负担, 也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了就有用,家长也可以适当进行辅导。具体编排是,一年级第学期在拼音教学阶段安排了17 节识字课。在单韵母和声母、复韵母、鼻韵母教学后, 各安排几节识字课, 在汉语拼音全部教完后再安排一次集中识字。这 17 课的形式主要是看图拼音识字。这种编排跟同一时期的其他教材不同,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4 / 6一年级第二学期安排了两个单元集中识字。内容如下:这些“认认”类的集中识字教材,突出了识字方法。像“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等体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同声旁认认”“同形旁认一认

6、”突出了形声字的识字方法。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有利于多识字,快识字。“比一比认认”则在学生认字渐多的时候,帮助学生区分形近字。跟同一时期的其他教材相比, 在拼音教学中穿插识字是一种新的尝试,事实说明效果是好的。 但这套教材集中识字的课数偏少,形式也比较单,在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识字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结合方面存在着不足。三、识字写字的要求这套教材、二年级的课文全部是必学课文。三年级以上分必学课文和选学课文。各年级课文都是生字注音,没有全文注音课文。一、二年级生字在课文后用田字格呈现,标注新的笔画和部首, 笔顺比较特殊的字有笔顺分解。三年级以上每课后都集中呈现生字。各册都有生字表。这套教材是识写一

7、致的,即要认的字就要求会写。必学课文都有识字要求。但实际编排中, 除了要认要写的字, 还有些生字只要求在课文中能认读,被称为“带读字”。如第一册小小的船 ,注音的生字共11 个,课后标明要识记和5 / 6写的字是 8 个,“弯、闪、兰”3 字有注音但不要求识记和书写。所以,实际上课文中的生字分成了“认读字”和“带读字”两种。不过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尽量使篇课文中带读字的比例不要过高。如果带读字太多, 编者会对课文进行改写。如第三册动物过冬 ,注音的生字为15 个,要求识写的生字12 个,“带读字”只有3 个。带读字的比重不是很大。总体上说,浙教版教材把2500 个常用汉字的识字任务分散到各个年级,识写同步,低年级识字量不是很大, 一年级拼音和识字穿插教学,突出识字方法的教学等,都受到师生的欢迎,对以后的教材编写也产生定的影响。(浙江省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310003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