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质量说课稿.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76997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质量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节质量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一节质量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一节质量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一节质量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节质量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质量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质量-说课稿质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 号参赛选手,我说课的题目是质量,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 教学程序、教学理念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质量是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的第一节,质量是物理学中 的一个基本概念,正确使用托盘大平测物体的质量是初中物理重要的一个技能要 求,质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并且为进一步 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做了重要的准备。所以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 还是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教学目标因此,根

2、据新课程的标准及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安排如下:(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测量固体 和液体的质量。(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通过对托盘天平使用方法的 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托盘天平使用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3、教学重点和难点因为质量的单位和托盘天平的使用是学生后面学习密度以及重力的基础,也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时常碰到的问题,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一一质量的单 位及托盘天平的使用;而质量又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学生对“质量不 随物

3、体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很难理解,所以,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为本节课的难点。二、学情分析经过之前几个月的物理学习,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掌握了 一定的学习物理的方法,学生的思维、归纳、分析、推理等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大多数学生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欠 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得出比较 简单的结论。所以在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过程之后,学生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 但我面对的是农村初中生,相对来说知识面窄,知识信息不丰富,要多给他们提 供一些高科技、较前沿的东西,以激发其求知欲。三、教法学法分析根据我校农

4、村学生的特点,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我 将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与学:1、对于“质量的概念”,我采用学生对我出示的物体(如:大玻璃杯和小 玻璃杯、铁钉和铁锤、课桌和椅子)进行观察,分类,归纳,再一步步由浅入深、 由特殊到一般地启发诱导得到结论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 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2、对于“质量的单位”,我采用学生阅读课文,以课堂练习方式加于训练。 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对于“质量的测量”,我采用学生对照多媒体展示图片和实验桌上的托 盘天平,认识托盘天平的主要部件。通过观察讨论学习天平的结构,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4“对于“

5、托盘天平的使用”,采用学生阅读课文一一天平的使用步骤,教 师再引领学生操作,边讨论边学习的方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又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四、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我是这样安排的:(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有效的利用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而利用日常物 品做实验,不但具有简便、直观的优点,而且有益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 培养。因此,在引入新课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大小玻璃杯、铁锤与铁钉、课桌 和椅子,并且通过多媒体将图片展示出来,要求学生对其分类。这时学生能正确 地回答出大小玻璃杯分为一类、铁锤和铁钉分为一类、课桌和椅子分为一类。(二)启发诱导探索新

6、知1 .质量继续诱导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分类呢?这样在学生的交流讨论下得出“一切 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概念;在学生不断理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时,教师不断启发诱导:那么相同物质之 间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学生在此观察分析得出,这些相同物体间含有的物质多少不同,从而导出质量的概念即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这样,在物理情境中,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更加具有吸引 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质量的单位在学生认识质量的概念走进物理的同时,我再次将物理拉近生活:平时在市 场上买水果、蔬菜或自己称体重时,遇到的质量单位有哪些?这里,我设置了两项活动:活动1: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质

7、量的单位和符号及单 位间的换算关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活动2:让学生观察课文表格“一些物体的质量”。使他们了解微观到宏观的 一些物体质量,并懂得对生活常见物体的质量进行估算。这样,让学生对已经有所了解的质量单位进行交流归纳,并分为两类:一类 是国际单位,一类是生活中常用单位,并说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这些措施,能让学生贴近生活寻找物理的“原形”,拉近生活与物理的距离,为后面将物理回归生活打好基础。3 .质量的测量为了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到生活中常 用的秤展示图片并提问:这些工具是用来干什么的?你是否又认识它们呢?看谁 认出的最多?这样,通过步步诱导激发学生

8、的好奇心,并利用其好强的心理使其 踊跃参与到课堂中来。最后,展出托盘天平的图片,问:这种工具你们又认识吗?从而自然引入到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一一托盘天平。(1)托盘天平的结构我将再次利用学生的好强心理采取一个小活动来激发学生认识托盘天平的 结构:比比看,谁记得最快?学生将以最快的速度认识托盘天平,这为接下来学 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打下了基础。(2)托盘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启发诱导学生阅读教材,交流并分析讨论:使用托盘天平前应注意什么 ?女 果违反了又有什么样的后果?由学生总结,再有教师总结板书。(3)托盘天平的使用在顺利地完成了以上的教学活动, 学生已基本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及使用时 的注意事项

9、,此时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操作尝试测量某些物体的质量,如铅笔、橡 皮等。教师变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变给予点评。 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一一技能目标, 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4)分组实验这时,我将学生分为 A B两组,各组学生独立完成实验。A组学生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 这个物体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B组学生用天平称量一小杯水与一小匙白糖的总质量,然后把白糖溶于水, 再称量糖水的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结果。教师指导学生实验,让学生交换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得到 结论: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及空间位置而改变。实验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练习使用天平测量质量,培养学生

10、使用天平的技 能,使学生懂得如何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粉状物体和液体的质量;另一方面是让学 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获得体验,验证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而改变。从而完 成教学目标一一“过程与方法”,并突破教学难点。(三)引导探究 延伸知识由于我面对的是农村中学生,相对来说知识面窄,知识信息不丰富,因此我通过互联网引入一些较贴近他们生活或者较前沿的的东西,以激发其求知欲。如: 我们每天吃的鸡蛋的质量、一个成年人质量、一头牛的质量;止匕外,在浏览了资 源网之后,我认为国际千克原器的引入更能丰富物理课堂,扩大学生的视野,因 此,我将国际千克原器引入课堂。(四)归纳小结深化新知这一环节,我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

11、请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第二 部分使教师不冲归纳总结。这样,再不断的回顾与强化下,学生基本能深刻掌握 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五)作业布置巩固新知在作业布置上,我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做题,这是面对全班所有学生, 以达到强化知识的目的;另一部分是针对班上部分优生,有针对性地提升其能力。 五、教学理念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 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 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过实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 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得 出沸腾现象及规律通过多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效果。以上是我对质量这节课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 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