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设计范文.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78655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设计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设计范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教学目标:1、关于亲贤远佞等建议。2、体会诸葛亮在“表”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4、背诵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以中国古代智谋之士的故事引出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智慧的化身不计其数(由学生举例导入)以学生了解到的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传说中的诸葛亮的事迹、形象导入。以杜甫的蜀相导入。蜀相杜甫丞

2、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二、解题1、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刘备三顾茅庐,他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蜀汉政权建立后,任丞相。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主持国家军政大事。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曾多次出师伐魏,争取统一中国。著有诸葛亮集。2、文体: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3、背景:建兴(后

3、主刘禅年号)五年(227年),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时,写这个表给刘禅。三、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2、学生自读。四、对照注释阅读课文,了解大意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第二课时一、第一段1、朗读。2、重点字词句讲解。3、研读,讨论。为什么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客观)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主观)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了什么建议?(“开张圣听”)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4、小结:论述当时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广开言路的建议。二、第二段1、指名朗读。2、重点字词句讲解。3、研读,讨论。提问:作者在本段提出了什么建议?如何具体执行?4、小结: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三、第三、四段1、指名朗读。2、

4、重点字词句讲解。3、研读,讨论。诸葛亮向刘禅举荐了哪些人?这些人具有怎样的特点?举荐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亲贤有什么好处?4、小结:诸葛亮向后主荐贤,考虑周密。四、第五段1、指名朗读。2、重点字词句讲解。3、研读,讨论。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第1句。“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代什么?第1句。“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亲贤臣,远小人”。4、小结:从总结历史教训中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反复叮咛,表明自己推举贤能,旨在兴复汉室。五、布置作业1、背诵15段,熟读第6段。2、归纳虚词“而”、“以”的用法和意义。第三课时一、第六段1、朗读。2、重点字词句讲解。遂许先帝以驱驰:用。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5、此,那。3、研读,讨论。表明自己身份的词语(句子)?(“布衣”)当时自己的志趣是什么?诸葛亮“感激”的原因是什么?哪句话高度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4、小结: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茅庐”之恩。二、第七段1、朗读。2、重点字词句讲解。3、研读,讨论。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句子表明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小结:本段再叙接受先帝“托付”,“夙夜忧叹”,惨淡经营的苦心。首先追叙白帝城托孤一事,用“临崩寄臣以大事”提挈全段。接着叙述“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然后着一“今”字,从追叙往事转入出师的正题。末了用“报先帝,忠陛下”收结这一层

6、意思,表达了鞠躬尽瘁之情。末句为补笔,再说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强调了郭攸之等人的职责,又一次启发后主重视亲贤纳谏。三、第八、九段1、朗读。2、重点字词句讲解。3、研读,讨论。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还于旧都。”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斟酌损益,进尽忠言”。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开张圣听”。第九段表达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感情?表明临行之前百感交集,无限依恋之情。4、小结:第八段明确指出出征者、留守者的职责,并突出了对后主本人的劝谏。篇末的“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固然集中地体现了诸葛亮最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但这“涕零”中也隐含着他对国内政局的担忧,对刘禅能否采纳

7、建议,修明内政的担忧,透露出他复杂矛盾的心情。四、全文总结归纳1、理清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15)分析当前形势,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提出三项建议。第二部分(67)关于出师这一决策的说明。第三部分(89)归纳全篇主旨。2、提问:诸葛亮向刘禅所提建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明确: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公平是关键,而亲贤远佞是核心。3、中心意思:本文以十分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先主感恩图报的一片深情。4、写作特点: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和抒情。5、介绍后世有关出师表的著名诗句。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陆游感状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诚宜开张圣听。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查阅有关诸葛亮的资料,结合自己学习空城计出师表的体会,围绕“诸葛亮”这个话题,写一篇小论文或小随笔。【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设计范文】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