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初探 .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82052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初探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理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初探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理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初探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初探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初探 .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物理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初探 物理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初探 目前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阻碍新课程实施的“瓶颈,是现行的课堂教学观和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效,就采用延长教学和学生学习时间、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提高学生成绩,证明教学效果。同资本原始积累追求绝对剩余价值一样,这种一味追求分数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开展。因此,必须对这种现象和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突破。那怎样实施有效教学呢?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开展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成认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前提。例如,有些学生对物理实验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动手操作;

2、有些学生对物理与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联系感兴趣,喜欢带着问题去做社会调查;有些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感兴趣,喜欢进行一些逻辑的、理性的思考和探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鼓励与提倡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问题的设计、教学教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关心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创造成功的种种时机。 物理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 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理知识能帮助人们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物理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自然现象紧密联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探索隐藏在现象背后的

3、物理规律。教学中用于问题研究的对象不应仅局限于小球、木块和小车等,更多的采用学生在生活中能轻松感知到的物理事物和现象。例如,在曲线运动中的物体有汽车、导弹、铁饼、雨伞上下落的雨滴,在受力分析的例子中可以列举发生形变的跳板和被弹起的运发动及悬挂着的工艺品,在碰撞中有台球的斜碰、两节货车的链接问题,在简谐运动的图像中可给出心电图仪、地震仪的记录图像等,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以及将物理规律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创设丰富、有效的物理学情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设置悬念,引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所谓良好的开端,我认为就是学生

4、的积极性被彻底调动起来的这样一种状态。在日常的教学中本人深有体会,当拿着几个小玩意走进教室时,教室里立刻会安静下来,学生的眼神盯着仪器,之后窃窃私语。这说明学生对演示实验有极强的好奇心,所以说演示实验在课堂引入的作用不可小觑。而且好的演示实验不但很好地引入课题衬托课堂气氛,还要具有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有趣的气氛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快乐物理。 根据认识规律,重视概念、规律形成过程的学习 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和谐参与的多向信息交流过程,切忌教师一人唱独角戏,采用灌输的方法将静态的物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话,学生只能采用机械识记的方法去应付,不仅不利于活泼课堂气氛,还会压抑学生积极的思维

5、活动,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能力的开展。因此在概念、规律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学习的情境,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教师要着重展示概念的形成和规律导出的过程,了解规律的适用条件,知道规律的不同表达方式等。让学生不单是记住某些知识点,而是要感悟知识产生的原因和开展过程,从而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深刻把握,才能让学生学得透彻。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才能发挥作用。教师必须认同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并且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条件。教师的任务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

6、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因而在教学中不可面面俱到,应尽量缩短讲课时间,教材中但凡学生能看懂的内容一律不讲,留给学生更多时间,让他们充分思考,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大胆提出来,师生共同分析、相互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增加对学习任务和对自身学习过程的理解,引导他们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要允许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习变得富有个性。 渗透学习方法教育,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达尔文有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比

7、拟难记的物理公式、定理、定律,应介绍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提高记忆的目标性、方案性、调节性等。对于一些前后讲授的教学内容,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加工整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一章的教学内容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设置许多问题,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不同的主线进行知识的梳理,组成知识网络。在以往的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教师总是将一章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精心准备以某一线索为主,组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呈现给学生。这种方法对学生而言,得到的是“鱼,缺少了知识结构如何形成这一思维过程的体验,即“渔,学生要将其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还需要进行转化和整理。 开展课题探究教学,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

8、开展 物理课堂教学中实现课题探究的重心在于诱导学生发现物理规律和应用物理规律。课题探究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是物理学的根本概念和规律、物理探索性实验、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等。课题探究教学的特点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强调个人的独立学习活动。 主动参与、投入,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师生共同探究物理规律。教师尤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其疑心、发问的意识和能力,尊重学生的想法以及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反省自己的学习、研究活动,让他们学会发扬自身的长处,弥补自身的缺乏,使其在充满信心的同时探索出适合自己个性的独特而又有效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2陈厚德,有效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