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棉花姑娘》教案1.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82704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棉花姑娘》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棉花姑娘》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棉花姑娘》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棉花姑娘》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棉花姑娘》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棉花姑娘》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棉花姑娘》教案1.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9 棉花姑娘人教部编版棉花姑娘教案、文本教学解读棉花姑娘是一篇科学童话,寓科学常识于形象的故事中,介绍了不同的动物消灭不同的害虫。全文注音并配有插图,旨在让学生借助拼音识字、朗读、认识事物、了解常识。1. 识写生字。课文生字中,13 个要求认读,7 个要求书写。 “别、干、奇”既要求认读,也要求书写。认读“棉、娘、飘、吐、啦”5 个形声字,先借助声旁读准字音,再借助形旁了解字义。例如:“娘”的声母是鼻音“ n”,单独读第二声,在“棉花姑娘”中“娘”读轻声; “女字旁”表示它的意思, “良”表示读音, “娘”是子女对母亲的称呼。认读“颗、治”,宜将字音、字形和字源结合起来。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根据字形,弄清字义。例如: “颗”左边的“果”表示读音,右边的“页”表示与头有关, “颗”原来指小头,后来指颗粒状的小东西,如“七颗星星”。认读“干、别、然、奇、碧”,宜将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先借助拼音读一读,再用字组词说一说,最后根据字形记一记。例如: “干”是多音字,引导学生正确认读“树干(gm)”,再用“干”组成“干活”“能干”等词语,最后用“拆合法”记字形, “两横+一竖”合成“干”,意思是“树的重要部分”。 “奇”宜借助熟字“大+可”识记,借助“大”,认识“大字头”。认读“燕”,宜借助课文插图,读一读生字、认一认事物,将识字与识物结合起来。本课 7 个要求会写的

3、生字中,重点指导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病、医”,写好“病字头”,按笔顺正确书写“医”; “奇、星”是上下结构的字,关注上下部件的大小宽窄; “奇、星、干、七”关注长横的写法; “别”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2. 朗读课文。抓住提示语和标点,指导读出人物的语气。抓住“吧”和感叹号体会人物的心情和语气。比如:第2 自然段重点指导结尾是“吧”的句子,读出不同语气。棉花说的话,结尾“吧”语气要上扬,表示急切、盼望;小燕子、啄木鸟、青蛙的答句,结尾“吧”语气应略下沉,表现出它们的有礼貌却又无能为力。3. 迁移运用。积累与拓展ABABt偏正短语,比如:火红火红的枫叶、火红火红的太阳、金黄金黄的落叶,把

4、短语放在语境中感受叠词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从对话中提取信息,用“只会”说话,了解不同动物吃不同害虫。拓展其他动物的资料,仿照课文对话形式拓展说话,通过“请”和“! ”的搭配。感受祈使句的表达效果和作用。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13个生字,会写7 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3. 初步体会“碧绿碧绿” “雪白雪白”的表达效果,并进行说话练习。4. 了解不同的动物分别消灭不同的害虫的科学常识。教学重点:1. 读出文中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对话。2. 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7 个生字。教学难点:词语理解、分角色朗读。教学时间:2 课

5、时教学过程:板块 归类认读,认识事物1. 板书课题,认读“棉、娘”。要点:“娘”的声母是鼻音“ n”,单独读第二声,在“姑娘”中“娘”读轻提示:棉花是植物,所以左边是“木字旁”;姑娘是女生,所以娘是“女字旁” ,右边的字念“良”2. 归类认读“瓢、吐、啦”。( 1)你认识哪个字?请你做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2)你发现了什么?提示:借助形声字特点教学。3. 结合字理,认读“颗、治”。( 1)你怎么记住“颗、治”?提示: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 2)字理析字:古人根据人头的模样造了“页”这个字,“颗”表示小而圆的事物,星星远远看上去又小又圆,就说“一颗星星”。 “治”本义指水名,后来指治理

6、水,现在表示“治病”。4. 凭借经验,自由认读“干、别、碧、奇、然”。( 1)你会读吗?( 2)请你给它们组组词。( 3)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要点:“干”是多音字,在“树干”中“干”读“ gm”,另一个读音是“ ga n”。提示: “奇”由“大+可”合成,认识偏旁“大字头”, “大”作偏旁时“捺”变成了“点”。5. 借助插图,认读“燕”。( 1)出示课文插图,说说故事里还有哪些人物?( 2)认读“燕”。要点: “北”像翅膀, “四点底”像燕子的尾巴。板块二 指导朗读,读好对话1. 尝试自读。( 1)自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2. 指导朗读长句子。教师范

7、读,学生跟读。出示: 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教师范读自然停顿,请学生模仿朗读。3. 关注标点、语气助词“吧”,指导分角色朗读。( 1) (出示第2 自然段)棉花姑娘生病了,她是怎么请求燕子给她治病的,燕子又是怎么回答的?(2)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中,出现了2 个感叹号,2 个“吧” ,情感一样吗?语气一样吗?提示:棉花姑娘话的结尾处“吧”语气要扬上去,表示心情急切;燕子的话结尾处“吧”语气向下沉一些,表现出无能为力。(3)分角色进行朗读。师生合作进行分角色朗读。同桌之间进行分角色朗读。组组合作进行分角色朗读。提示:根据角色分配,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有动作、有表情地进行分角色对话。4.

8、关注标点、提示语,分角色读好对话。5. 1)出示第3、第4 自然段,引导学生发现这两段和第2 自然段的相同及不同之处。要点:相同之处是棉花姑娘、动物医生说的话都是“! ”和“吧”结尾;不同之处是,棉花姑娘见到青蛙时多了提示语,提示语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读出人物的心情,表演时加上表情就更生动了。6. 2)分角色进行朗读。同桌之间进行分角色朗读。戴头饰分角色表演。组组合作进行分角色朗读。7. 3)出示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和“。”,师生一问一答练习。提示:看见问号语气往上扬。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惊奇”,什么是惊奇?提示:请学生做惊奇的表情,结合“很快”“吃光”体会人物心情,读出疑

9、问的语气。同桌之间进行分角色朗读。板块三 积累词语,迁移运用1 .积累ABABU司语。(1)出示“碧绿碧绿” “雪白雪白”,读一读。(2)比较“碧绿”和“碧绿碧绿”,“雪白”和“雪白雪白”有什么不同?提示:感受叠词表示程度加深。(3)生活中,我们还能说碧绿碧绿的什么?雪白雪白的什么?(4)游戏:老师说一个词,请你把它变成 ABABS;的词语。举例:漆黑一一漆黑漆黑;金黄一一金黄金黄;通红一一通红通红。2 .联系生活,迁移运用。用上合适的叠词说一说:这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天空是()的,上面还飘着几片()的云朵。()的太阳高高的挂在蓝天上,照耀着大地。() 的小草从地里冒出了小脑袋,()的油菜花迎着

10、春风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板块四练习说话,课外延展1 .提取信息,练习说话。(出示课后练习题二)把图和相对应的内容连起来,再用“只会”说一说动 物吃什么。棉花姑娘请 帮她治病,可是 只会。2 .课外延展,拓展说话。(出示喜鹊、蜻蜓、猫头鹰图片)棉花姑娘可能还会请谁来给自己治病?自 己先读资料,再用下面的句式同桌之间练习说话。来了。棉花姑娘说:“。” 说:“, !”举例:喜鹊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喜鹊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田野里、草地上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板块五 整体观照,书写生字1. 指导书写。( 1)观察。会写的 7 个生字中, “病、医”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奇、星”是上下结构的字, “干、七”是独体字, “别”是左右结构。( 2)范写。引导学生观察后范写讲解。 “病、医”半藏半露, “医”的笔顺先横后“矢”;“奇、星”关注上下部件的大小宽窄, “星” “奇” “干” “七”关注长横的写法;“别”左窄右宽。( 3)练写。要点:示范指导后多留出时间给学生写并及时反馈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