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87175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2、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再见了,亲人这篇优美的散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于这篇课文你都了解了什么?2、这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语言富有感染力,那么你在读课文的时候,读到哪,让你特别感动。3、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要读出自己的味道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品味书中的语言文字。感受志愿军和朝鲜人

2、民难舍难分的情感。二、激情引读,理解课文1、放录象片:志愿军离开朝鲜,人们送别。从这段录象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课文中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来抒发这种难舍难分的情感的?找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倾听,那位同学读的好?好在哪?3、小结:以上三名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注重抓住重点的.词句,而且在读的过程中有轻有重,有急有缓,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我们在朗读的时候也要像他们学习。4、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找出课文中那句话最能包含志愿军和大娘之间感情深厚?5、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这比这句话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怎样读才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6、如果把它转化成陈述句,应该怎样表达?比较一

3、下,这两句话那句情感更强烈一些?7、读书,贵在思考,聪明的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两句话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么?8、总结学生的问题为什么大娘对志愿军的情感比山还高,比海还深。9、默读课文,用笔边读边找课文中那几件事能够说明大娘对志愿军的情谊。板书:送打糕 缝补衣服 救伤员10、八年的相处,大娘是不是仅仅为志愿军做了这几件事。想象在这八年的相处中,大娘还可能为志愿军做了那些事?三、读中感悟情感1、八年的相处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太多太多,此时此刻,随着列车的移动,难舍的泪水模糊了亲人的眼睛,望着大娘那一次又一次挥动的双手,又使我们的志愿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2、出示还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3、战争离我们也许太远了

4、,下面我们就在片子当中感受战争的场面。大娘是在什么情况下送去打糕的?从大娘的行为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4、对于大娘这种行为,课文中用了一个成语来形容同雪中送炭。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学生说)5、第一个同学讲的是这个词的本义,第二个同学讲的是这个词的比喻义。再请同学们考虑,读大娘送打糕时,怎样才能突出雪中送炭的艰难、危险?读时应突出大娘带着、顶着、冒着、穿过等词语,这样能突出大娘爱护志愿军的精神。请同学们练习读读。(配乐)(生读)6、学生评价,教师抓住值得学习的地方进行鼓励。7、大娘在志愿军最需要帮助时,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了志愿军,事迹动人。但最感人的是哪个事例?大娘丢下小孙孙,救出了志愿军伤员,

5、这个事例最感动人。8、这个事例中有两个词对比非常强烈,你刚才画出来了吗?丢下的是谁?唯一的亲人对大娘来说意味着什么?9、唯一亲人:说明大娘的小孙孙是个没爹没娘的孤儿,是奶奶的命根子,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她怎能丢下自己的亲骨肉呢?可是这时敌机来了,志愿军伤员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该怎么办?志愿军战士为了朝鲜人民负伤流血,一定要保住他的生命!在这不能两全的紧急关头,大娘宁愿舍弃亲人的生命,也要保住志愿军伤员的生命。从这一丢一背里,可以看出在大娘的心目中志愿军战士10、(配乐)教师范读,学生读,抓住课文中你认为最能表达情感的词句,有感情的赛读。11、第一段我们学得很好。文章按照临行话别、追忆往事、赞颂友谊三层意思来叙述,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这一段是怎样学习的?12、小结:我们在学习这一段中是抓住了课文中重点的词语,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来抒发斤自己情感的,希望同学在学习下一段时也要按照这种方法来学。【五年级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