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二专题测试(附答案、答题纸)优秀名师资料.docx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89757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二专题测试(附答案、答题纸)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二专题测试(附答案、答题纸)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二专题测试(附答案、答题纸)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二专题测试(附答案、答题纸)优秀名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二专题测试(附答案、答题纸)优秀名师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二专题测试(附答案、答题纸)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 遒劲(qi) 阻遏() 脊骨(j)B.劈柴(p) 颓圮(p) 跫音(qing) 彳亍(ch ch)C.舟楫(j) 中意(zhng) 曝光(bo) 锲而不舍(qi)D.舆马(y) 跬步(ku) 名媛(yun) 金石可镂(lu)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阔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B.相信不曲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C.从自身所处的

2、社会、时代中寻找诗情,最重要的是准确把握时代的脉博,深入体会时代的精神。D.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想。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美国白宫众口一词地向中方传递乐观的信息,其目的是让中美关系不再陷入“ 用事”的争执。对信念的 和坚守,可以让人看到那撕破黑幕的光芒,感受到那破除坚冰的力量。当一名教师一直是龚群的理想:“教师是光荣而神圣的职业,是我 的喜爱。A.意气 执着 终生 B.义气 固执 终生C.义气 固执 终身 D.意气 执着 终身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次他没有像以前

3、指挥时那样紧张,也没有在场边对在场上犯下低级失误的球员挥斥方遒。B. 在边区的革命实践中,他们始终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间,以一种甘为小学生、虚心向群众学习的态度,与群众息息相通,患难与共。C. 从风华正茂到老骥伏枥,从单身强人到比翼齐飞,布朗和妻子正在加州书写着不老的传奇。D. 今年上半年仍风风火火的新建房地产项目投资如今却大幅下滑。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B.这座城市已经有近2500年左右的历史了,但它的发展和变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C.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有序厅、抗倭、抗

4、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D.强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时后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6.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王国维将读书分为三境界,一为“ ”,二为“ ”,三为“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A. B. C. D.7.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

5、笔体写下:相信未来B.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C.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D.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8.下列各句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A.喇叭里传出了电工收电费的通知:各位村民注意了,明天交电费,晚六点以前要是交不清,就别怪我不客气了。B.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马医生脸上堆满了笑容。C.“这算得了什么,以后要是再有困难,可以继续到府上来找我。”孙大款慷慨地

6、说。D.小赵指着菜农钱大爷的蔬菜摊问:“大爷,您那黄瓜多少人民币1千克?”9.下列对联与店铺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 )A.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芽光照玉瓯青酒店B.锦绣成文原非我有,琳琅满架惟待人求书店C.花样翻新人人温暖,裁剪入时件件称心服装店D.惟愿得来心共照,自然看去眼同明眼镜店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又称长短句。词有词牌,又称词调,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和格律。而题目反映词所写的内容。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B.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

7、被称为朦胧诗。C.戴望舒,原名戴梦鸥,他的成名作雨巷塑造了一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形象。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欧阳修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1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 B.君子生非异也 C.句读之不知 D.余嘉其能行古道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上食埃土 B.非能水也 C.而耻学于师 D.小学而大遗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D.弟子不必不如师14.下列各句

8、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跟B.而绝江河 绝:断绝C.士大夫之族 族:类D.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 学于余B.其皆出于此乎其为惑也终不解矣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惑而不从师D.蚓无爪牙之利 人非生而知之者17.下列对劝学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从学习的意义角度论述“学不可以已”。“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

9、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能够发展提高,实现超越。B.荀子认为学习的意义重大,人的学识和道德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君子”的天赋本性,也与常人一样,要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也只能通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方式。C.第二段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和跋涉这类常有的生活经历,阐明借助外部条件的重要作用。D.第三段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强调坚持的重要性,并与“蟹”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说理的分量。18.下列对师说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的断句应该是“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中“也”字的作

10、用是表示句中停顿。B.第二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C.“小学而大遗”一句中,“小”指“句读之不知”,“大”指“惑之不解”。D.韩愈写这篇文章给李蟠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学生,鼓励他多从师而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

11、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不管多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么?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

12、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19.下列对作者倡导的读书观,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读书不在于数量,重要的是要以个性或人格为前提。B.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C.必须花力气、下功夫读杰作。D.要敬重时间,注重大面积阅读且不需要甚解。20.下列对“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和人格作为前提”的认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B

13、.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C.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很难获得教养。D.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读书能成为生活的全部,读书人应以读书为生活的目的。二、填空题(共1题,每空1分,共8分)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4)我打江南走过, 。(郑愁予错误)(5)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6)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7)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

14、其惑者也。(韩愈师说)(8)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三、简答题(共5题,共22分)22.翻译下面的句子。(共2题,每题4分,共8分)(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4分)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共10分)致橡树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

15、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23.诗中的“木棉”代表了什么?(3分) 24.试归纳这首诗的主旨。(3分) 25.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诗,说说自己的理解。(4分) 26.在你接受教育的记忆中,可能有一些难忘的词语,如“课外书”“罚抄作业”“班级排名”“

16、竞赛选拔”“三好生”“处分”“路队”“补习班”“特长班”等等,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它们有一些特别的内涵。选两个词语,用自己感兴趣的表达方式,编写两条“教育词条”。(4分) 四、写作题(30分)2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当被问及成功秘诀时,一位成功人士回答说:“我从不做没把握的事。”而另一位成功人士则说:“我做的事情,没有一件是有把握的。”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题目自拟。观点明确,以议论为主。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 (A脊骨j B劈柴p D名媛yun)2.D (A“寥阔”应为“寥廓” B“不曲不挠”应为“不屈不挠” C“脉博”应为“脉搏”)3.A (“意气”

17、一是指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二是指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三是指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固执”指(性情或态度)古板执着,不肯变通,侧重性格。“执着”原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侧重毅力、精神。“终身”侧重于指切身的事情,常用于生活、婚姻、利益、职业、职务、权利等方面。“终生”侧重于事业方面,多用于事业、工作、使命、抱负、业绩等方面。4.C (A.“挥斥方遒”指奔放,强劲有力。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B.“息息相通”形容关系密切。此处强调同甘共苦,应用“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

18、相关联。 C.“风华正茂”指风采和才华正是最好的时候。 D.“风风火火”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或很活跃、有劲头的样子。这里应为“红红火火”,形容旺盛、兴隆、热闹。)5.A (B.“近”和“左右”前后矛盾,不合逻辑,应删去一个。C.句式杂糅,或说“有序厅等六部分”,或说“由序厅等六部分组成”。D.“狂风下了起来”,搭配不当。)6.C7.C (A、B、D三项均为比喻,C为同类比较。)8.B (A用语不礼貌;C“府上”是对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D用语不看对象。)9.A (A应为“茶馆”)10.D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11.D (A.“有”同“又”,“暴”同“曝”。B.“生”同

19、“性”。C“读”同“逗”。)12.A (A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B项名词作动词,游泳。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D项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13.C (A爪牙:爪子和牙齿。B学者:求学的人。D不必:不一定。)14.B (B项和例句都是判断句。A状语后置句。C定语后置句。D宾语前置句。)15.B (绝:横渡)16.C (C项都是连词,表转折。A介词,被;介词,向。B语气副词,表推测;代词,那些。D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代道理。)17.D (“蚯蚓”的比喻是为了强调用心专一。)18.D (韩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因为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了批判当时“耻学于师”的风气。)19

20、.D (“注重大面积阅读且不需要甚解”在文中并无依据。)20.D (文中提到“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作者并未提倡读书成为生活的全部。)21.(1)万类霜天竞自由 (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4)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5)金就砺则利 (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7)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8)官盛则近谀22.(1)堆土成为高山,风雨在这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4分)(2)我以道为师,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

21、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4分)23.木棉体现了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的人格理想。(3分)24.诗歌通过木棉树的自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3分)25.略,能切合诗歌主旨即可。(4分)26.学校教育不能没有统一的规则的纪律,但学生对学校生活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本题照应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提倡个性化表达和创造性思维,但不鼓励庸俗化的恶搞,同时要注意“词条”的格式。(4分)答题纸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

2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二次函数配方成则抛物线的892、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4)面积公式:(hc为C边上的高);10设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为d;dr 直线L和O相交.(3)相离: 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答案6、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4、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数量特征: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

23、(三)” 在“加与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锐角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A的三角函数当锐角A变化时,相应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之也随之变化。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题号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1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特别是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

24、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6、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2)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上述五个条件中的任何两个条件都可推出其他三个结论。13顶点坐标:(,)当a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小;当a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大。三、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14151617181920答案二、填空题(共1题,每空1分,共8分)21.(1) (3) (5) (7) (2) (4) (6) (8) 三、简答题(共5题,共22分)22.翻译下面的句子。(共2题,每题4分,共8分)(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分)(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分)23. (3分)24. (3分)25. (4分)26.(1) (2)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