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09012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7-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7-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中学课堂教学设计年 月 日第周年级/学科高一政治授课班级课题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时安排1课型新授课课前5分钟三维目标知识与 技能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理解:不向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明确: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提炼解读信息的水平;学生综合分析水平;学生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及合 作完成任务的水平.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过程与 方法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综合分析,形成观点,加深 熟悉,从而培养

2、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根本征的水平.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充分熟悉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2、辨析中华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3、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开展的重要标识,让学生懂 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共创中华民族的未来辉煌.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 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中华文化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中华文化特后的包容性.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教学方法利用演示、讨论、讲授等法,设置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学习方法.学生进行探究式学

3、习,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教学过程个别化教案一、用G20峰会视频导入板书: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世界文化开展的奉献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两个主要方面下面我们就从义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来体会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板书:1、独树一帜的义学艺术课件展示中国古代文学(诗经和梁祝)问题探究根据刚刚的分析,你能概括文学艺术的地位作用特点吗?知识归纳1.中华文化中的义学艺术在世界义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 帜(1)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2)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风格: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 风格鲜明而独特.(3

4、)义学艺术的重要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 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义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板书:2、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问题探究:科学技术知多少?(1)列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口气能说多少?(2)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有那些?(3)总结归纳科学技术的地位、特点和意义.知识归纳2、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1)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2)中国的科学技术表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地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开展做出了巨大奉献.2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 和整体性的特点.意义:中华民族在熟悉、改造自然的

5、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 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 创造力的生动表达.板书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一方水d方文化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学生活动分成四小组,请学生代表答复下列问题老师总结(1)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十差方别,经济 社会开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问题探究(2)不向区域文化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不向区域文化之问的关系:不向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有什么影响?板书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中华之瑰宝民族之

6、骄傲学生答复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之所以为中华, 已不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他彰显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什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包谷性,包括两方面: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作 业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明代以前作物最早种植稷、稻、麦、豆、黍并逐渐传播到

7、世界各地.农具春秋时期创造了灌溉提水工具辘砂;战国出现牛耕、铁制的犁和灌溉机一一龙骨水车;宋元时期农具的制 造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水利2500多年前修建世界最早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一一芍陂水利工程部2000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工程具有防洪、灌溉、航运三种作用,是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农学我国最早记载农具的专著?耒耙经?,记载了从原始社会到晚唐我国重要的的农具;?齐民要术?中关于农学和生物学的知识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达T多年;?农政全书?建立了较完整的农学体系.上述表格是如何表达中华文化根本特征的?课 刖5分 钟 提 纲板 书 设 计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独树一帜独领风骚1、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2、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一方水d方文化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文化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教 学 反 思课前5分钟内容复核教案查阅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