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十九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10190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专题十九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微专题十九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微专题十九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微专题十九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微专题十九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专题十九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专题十九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微专题十九作业1.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 的。据此完成 1、2 题。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D )A. 蒸发B. 水汽输送C. 降水D. 径流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环节的判断。 通过河流、 地下径流等途径, 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 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故D 项正确。2.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 B )A. 基本不变B. 总趋势为增加C. 总趋势为降低D. 在冰期相对较低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据上题分析可知,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 地下径流等搬运到海洋, 而海洋水的蒸发只蒸发水分,

2、不包括矿物质, 所以海洋水的矿物质 含量总趋势为增加,故 B 项正确, A、 C项错误。冰期海水大量结冰,会导致海洋水矿物质 含量增加,故 D 项错误。3. 下 图 示 意 某 区 域 气 候 要 素 的 逐 月 变 化 。 读 图 , 完 成 下 列 3 、 4 题 。大云量减少 3.造成 46 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蒸发的因素。 图中 46 月的气温上升, 会导致蒸发量增加, 故正确。4 6 月降水量增加,水域面积增加,导致蒸发量增加,故正确。题中无法判断风力的大 小,且降水量增多表明云量增加,故错误。故A 项正确。4. 该区域当

3、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B )A. 3 月B. 6月C. 9月D. 12 月解析: 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时段为当年水分亏损的时段,图示36 月份均有水分亏损,而其他月份没有出现亏损,所以累积亏损量 6 月份最多,故 B项正确。5.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 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 (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 绿水是被蒸发 (腾 )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 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 5、6 题。 5.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 )A. 塔里木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雅鲁藏布江流域D. 黑龙江流域解析: 降水落至地面后,一部分形成

4、径流(蓝水) ,另一部分蒸发(绿水) ,所以绿水比例是 指蒸发量 / (径流量 +蒸发量),因此蒸发量大、径流量小时绿水比例大。四个选项中,位于 西北内陆地区的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干旱, 蒸发量大,地表径流量小,所以绿水比例最大,故 A项正确。6.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C )A. 水田改旱田B. 植树造林C. 覆膜种植农作物D. 修建梯田解析: 生产性绿水比例是指植物蒸腾量除以植物蒸腾量和蒸发量的总和,因此蒸发量越小, 植物蒸腾量越大,生产性绿水比例越大。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蒸发旺盛,非生产性绿 水很多;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同

5、时植物根系获得更多的水分,导致植 物蒸腾量增加, 使生产性绿水大量增加, 故 C项正确。水田改旱地, 会降低生产性绿水比例, 故 A 项错误。植树造林会提高生产性绿水比例,但比覆膜种植农作物的作用小,况且干旱、 半干旱地区不适宜植树造林, 故 B项错误。 修建梯田对生产性绿水比例的大小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7.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一年、第六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说法正确的是 ( D )A. 第六年的流量峰值大B. 第一年的流速峰值小C. 第六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 第一年的河流径流量大解析: 森林火灾使森林面积减小,雨水降落至地面受到的阻挡作用减弱,缩短了下渗时间,

6、下渗减少, 地表径流增加, 所以火灾第一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流量峰值大, 故 A、B 项错误,D项正确。火灾后第一年地表植被少,地表径流量大,侵蚀作用强;火灾后第六年森林有所 恢复,地表径流量减小,侵蚀作用减弱,所以火灾后第六年河流含沙量小,故 C项错误。8. 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 可达 8 km 。据此完成下题。8.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D )A. 湖面蒸发弱B. 湖泊面积大C. 湖水盐度低D. 湖水深度大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水体更新的因素。影响湖水更新的主要因素有:降水、蒸发、径流量、 湖泊形状、湖泊深度等。

7、由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而且形状狭长,湖面蒸发、 河流汇入和流出主要更新的是湖泊表层的水体,而湖泊深层水体得不到有效更新, 因而湖水更新缓慢, 故 D 项正确。 湖面蒸发主要影响湖水量的变化和盐度的高低,对湖水更新快慢影响不大,湖泊面积大小对湖水更新的影响更间接,故A、B 项错误。湖泊盐度高低与湖水的更新速度无关,故 C 项错误。9. 下 图 为 伏 尔 加 河 主 要 流 经 地 区 示 意 图 。 读 图 , 完 成 下 题 。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促进里海的水分 和热量平衡 9. 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

8、义看,伏尔加河 (C)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及其意义。伏尔加河流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作用较弱,错 误。因伏尔加河以西地势起伏不大, 来自大西洋的西风会带来一定降水, 补给河流, 正确。 伏尔加河注入世界最大的内陆湖泊里海, 因此其属内流河, 故其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 环,同时有利于促进里海的水热平衡,正确。 流水作用属于外力作用, 对地表主要有侵 蚀、搬运、沉积作用,其总趋势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错误。综上分析,C 项正确。(各类用地面积与其10. 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10. 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 日 蒸 发 量 的 乘

9、积 ) 。 读 图 , 完 成 10 、 11 题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C)A. 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B. 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C. 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D. 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解析: 本题考查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判断地理信息的能力。同一地区太阳辐射相同, 故 B、D项错误。图中耕地、 林地、草地日蒸发量较大, 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日蒸发量较小, 水体日蒸发量最大, 因此造成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故 C项正确。土层厚度不是影响蒸发量的因素,故 A 项错误。11. 该河有可能是 (A)A. 塔里木河B. 松花江C. 淮河D. 珠江解析:从图中可知,草地日蒸发量在 6 类

10、土地利用类型中居第 4 位,但日蒸发总量最大,因 此该地草地面积较大;水体日蒸发量最大,但日蒸发总量不大,因此该地水体面积较小;另 外,该地未利用地日蒸发量不大,日蒸发总量较大,说明该地未利用地较多。综上所述,该 地应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故 A 项正确。12.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 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 下表为当月 6 次降水过程的时长、 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 第 5 次降水形成 的洪水含 沙量低,第 6 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 极高。据此完成 12、13 题。12. 汾川河流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B)A. 减小降水变率B. 减少河

11、水含沙量C. 增加降水量D. 加大河流径流量解析: 本题考查植被对河流水文特征和区域气候的影响。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作用。 由材料中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 可知,该流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变率大,降水量和降水变率受植被覆盖率影响不大,故A、 C项错误。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可以加强植被对降水的截留作用,减缓地表径流的流速, 延长下渗时间, 增加下渗量,减小地表径流量,进而导致汇入河流水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 小,故 D 项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保持水土能力提高,加之河流流速减慢,对河流两岸的 侵蚀作用减弱,因此河流含沙量减少,故 B 项正确。

12、5 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B)13. 历时长强度大下渗少植被截流少第A. B. C. D. 解析: 对比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 第 5 次降水降水量较大, 降水时间短, 因此可得出第 5 次 降水历时短,强度大,不利于下渗,导致下渗量少,地表径流量大,促使河流洪峰的形成, 故错误,正确。 6 次降水均在 7 月,月份相同,流域内植被状况大致相同,因而植被 截流应大致相当,故错误。综上分析, B 项正确。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候统计图材料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 2 亿 t 的泥沙,图 a图 a 为某区域略图。图 b 为图 a 中甲地和丁地的气2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约 8 万

13、 km2 的三角洲。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答案: 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 ;(2 分)流域内降水量大(两河支流 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 ;(2 分)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 (2 分)流域内地形坡 度大;(2分)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2分)解析: 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主要从 流域面积、 流域植被状况、地势起伏状况和降水状况等角度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戊区域 位于两条河流的汇合处附近,这两条河流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 因此泥沙来源广;该流域 两条河流的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 降水量大,加上该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集中, 降水强度大, 雨水对地面的侵蚀作用强; 流域内从河流源头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到河口三角洲,地形坡度大,河流流速快,冲刷作用强;该流域人口分布密集,坡地开发导 致植被破坏严重,因此水土流失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