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学案例x.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15662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教学案例x.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岳阳楼记教学案例x.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岳阳楼记教学案例x.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岳阳楼记教学案例x.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教学案例x.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教学案例x.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岳阳楼记教学案例周集中学马建强一、 设计思想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反复诵读吟味,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主旨,并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二、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 27 课的一篇文言文。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 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又因情而生发议论,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在记山记水的背后,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

2、情怀。其人格魅力,千古传唱 !三、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现状,我在对本堂课的教学中,通过图片、视频以及多媒体课件把知识直接展示给学生, 还通过我们生活中最浅显的事例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对他们来说深奥的道理,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有感情的诵读课文,领会文章的主旨。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情感、态度、价值观 : 深刻体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五、重点难点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内涵。六、教学策略与手段讲述法图文对照法多媒体教学手段七、课前准备学生作品岳

3、阳楼记视频片段八、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疏通了课文,掌握了重点字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并探讨了课文的一、二段。本节课我们要分享交流的内容,请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三、四、五段,领会文章的主旨。2、联系个人实际,谈谈你对文章名言警句的理解。( 二) 、回顾课文请一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2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老师 :( 评价 ) 虽然有小瑕疵,但整体背的不错,很有激情,带着这份激情和老师一起朗读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三)、指导朗读(配乐朗读)1、朗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2、提醒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一定

4、要注意节奏的停顿和感情的把握。( 四) 、合作探究1、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根据第三、 四段景物描写创作两幅画)老师 : 上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作业,就是根据课文中三四段的景物描写来创作两幅画,哪位同学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甲 : 举手学生乙 : 举手两名学生上台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2、学生简单介绍创作过程,教师点评。学生甲 : 我是根据课文中三四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画出来的,也有我自己的想象在里面。老师 : 第一幅画天气如何 ?学生甲 : 是一种阴霾的天气,又伴有大风大浪,船只都无法前行。3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老师 : 那第二幅画呢 ?学

5、生甲 : 天气非常晴朗,阳光明媚,水鸟在自由自在的飞翔。老师 : 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你把湖面画成金色的?学生甲 : 因为第四自然段中有一句是“浮光跃金”即皎洁的月光照在湖面上,使湖面泛着金光,所以我就把湖面画成了金色的。老师 : 那你的创作过程如何呢 ?学生乙 : 第一幅画天气非常的凄凉,阴云密布,太阳和月亮都隐去了它的光芒,狂风四起。第二幅画中的天气却非常好,阳光明媚,湖面一片平静,海鸥自由自在的飞翔,岸边还有野草和兰花。老师总结 : 两位同学画的都非常好,虽然都是根据三四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创作出来的,但风格却完全不同。3、欣赏两段视频,再次感受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景物描写。老师:这两段分别

6、写了怎样的景物?学生:阴晴老师 : (请学生乙再次上台来)请问你在创作这两幅画的过程中心情如何呢 ?老师这里有两个表情符号(笑脸)(哭脸),用这来表达自己的心情。4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学生乙 :( 在第一幅画的后面用了哭脸; 在第二幅画的后面用了笑脸。 ) 画第一幅画的时候心情非常郁闷,因为天气凄凉。而第二幅画中天气很好,让我的心情很是愉快。4、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迁客骚人欣赏完两种景物的感受。结合迁客骚人的遭遇引出“以物喜,以己悲。”(学生板书)5、讨论: “以物喜,以己悲。”你对此怎么看,赞同还是反对?( 学生可根据自己

7、实际情况谈看法)赞同 : 我遇到顺心的事情, 比如妈妈给我买一件新衣服我就高兴,反之我的东西丢了我自然就不高兴了。如果我考试成绩理想我就很高兴,但考得不好,爸爸妈妈就会批评我, 我肯定会很伤心的。( 个人情感的发泄 )如果不管外物的好坏, 你都无动于衷,感觉就像个机器人。我们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要灵活。如果外物的环境都影响不了你,就不能融入社会。还是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有悲欢离合,这是人之常情。5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反对 : 虽然以物喜, 以己悲是个人情感的发泄,但遇到高兴的事就高兴,遇到逆境,困难就难受,这样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的。我觉得我

8、们做事情还是要理智,不要因一时冲动而去做事情。我小时候因为生病而导致耳聋,听不到声音了 , 如果因此而一直悲伤, 一直难过,就什么时候也干不成了,我要向邰丽华、海伦凯勒学习,虽然遭遇挫折,但却坚强的面对。6、教师总结 :“以物喜,以己悲。”是人之常情,但不是人生的最高境。引出古仁人之心。7、挑选一名学生领读第五段。( 对学生领读情况进行评价)8、分析理解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内涵。 (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交流回答。)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或喜或悲, 不以为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9、引出文章的名言警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学生板书 )6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

9、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10、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回答,老师总结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学生 : 爱国思想,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学生 : 忧国忧民学生 : 先忧后乐学生 :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老师 : 课文的最后一句是什么呢?学生 : 微斯人,吾谁与归 ?老师 : 斯人,是指什么人 ?学生 : 是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 希望滕子京要像古仁人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范仲淹也被贬官,所以这句即是对滕子京的劝慰,也是自勉。11、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我国还有哪些人是忧国忧民的楷

10、模。 ( 学生结合自己学过的课文回答 )学生 : 鲁迅 ( 为了挽救国民而弃医从文)学生: 屈原( 以死报国 )学生 : 陶渊明 ( 隐退山林依然担心国事)老师补充解释 : 杜甫、文天祥等。( 幻灯片补充展示 )7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五)、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叙缘由事写阴晴二景抒悲喜两般情论古今忧乐情怀老师 : 本文是范仲淹应自己的好友滕子京邀请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文,但范仲淹却借题发挥, 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六) 、启示( 让学生结合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感悟。)在学习上要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作为班长,我觉得我一定要让

11、我们的班级团结友爱,积极向上。这样我才会高兴。我们要爱国、爱家、爱学校、爱自己。不管我们国家是贫穷还是富裕,我们都应该爱自己的国家。老师总结 :无论职位的高低,年龄的大小,也无论你有没有经过人生的挫折,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同学当中也会距离古仁人那样的人8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越来越近,最后让我们用响亮的回答来表示我们的决心,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七)、作业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己实际写一段话, 谈谈自己的感悟。九、板书设计岳阳楼记范仲淹学生作品 ( 阴) 学生作品 (

12、 阴)以物喜以己悲学生作品 ( 晴) 学生作品 ( 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学评价本次教学基本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学生与文本对话, 与老师互动,掌握了文中的名言警句。从学生今天的发言可以看出,他们能够紧跟老师的引导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学习风气异常浓厚。教学反思本节课使我认识到: 多媒体教学与教师教学的合理运用,使之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很大的帮助。但本节课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能结合我们今天的时代,结9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合了自己的实际情况 (听障 ),谈了他们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的理解。学生的交流和发言出乎我的意料,很有自己的想法,特别谈到了:他们也许不能对国家有多大的贡献,但他们可以对自己的家庭、对关心过自己的朋友,对关心过他们的社会中的爱心人士尽以及比他们更需要关心的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把这种爱心, 这种责任更好的传递下去,这正好也体现了我们今天的主题“传递爱与责任”。使新课程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不足之处 :我应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更加完美地利用好课堂生成资源,由于自己年轻,教学过程还缺乏淡定,有一定的口误。如果有下次,我会让教学少点遗憾。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