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大纲.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18984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石油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10023课程名称:石油地质学英文名称:Petroleum Geology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课总 学时:64讲课学时:62 实验实践学时: 2学 分:4适用又t象: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专业先修课程:地球科学概论,岩浆岩与变质岩,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勘探.一、编写说明一制定大纲的依据根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总体教学方案及油田勘探开发对本专业人才业务素质的根本要求制 定.二课程简介系统介绍油气的组成、性质和成因,油气成藏要素生、储、盖、运、圈、保和油气藏 的形成及类型,油气在地壳上的富集分布规律.三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是资

2、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学生毕业后从事油气的勘探、开发和有关的管 理工作都要用到本门课程的根本知识,因此它是事关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水平的最为重要的 课程之一.四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基本功和习惯,提升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地质问题的水平 ,为今后从事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生产 及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根底.五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所涉及到的许多根本概念和根本知识,都已经在先修的地球科学概论、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等课程中介绍,与上述课程相比,本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综合性 和集成性,它强调有关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

3、和综合,强调各成藏要素的时空匹配和动态过程和 联系.同时,它也作为后续油气田勘探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中外油气田勘探等课程的根底.六对先修课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先修的地球科学概论、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等课程的学习 中,打好根本概念、根本知识和根本理论的根底,同时,要增强有关的实验课程和实习环节的 教学,培养好学生的根本功.作为一门综合课,没有时间从 ABC起步.二、大纲内容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油气成藏要素生、储、盖、运、圈、保和油气藏的 形成机理、过程及其类型以及油气在地壳上的富集分布规律,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 油气勘探和油气田开发生产及科研工作

4、中实际地质问题的水平.二教学根本要求使学生全面理解油气地质学的“成烧-成藏-油气分布规律这三大核心问题及三者之间 的有机联系.不仅要掌握静态的成藏要素,还要理解动态的成藏过程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成藏要素、成藏过程及其对油气在地壳中聚集和分布的影响方面.难点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油气地质问题的水平.四教学建议与说明本门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图多,为提升授课效率和效果,建议增强多媒体教学,同时 本课程的综合性、集成性强,应该安排一定的综合性习题课和作业练习.五教学内容绪论了解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及意义二、我国及世界油气勘探的简史、现状及开展

5、趋势第一章 油、气、水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掌握第一节石油组成和性质第二节天然气组成和性质第三节 油田水组成、性质、分类、应用第四节 石油沥青中的同位素C、H、O、N、S第二章油气的生成和烧源岩第一节 油气成因理论综述了解无机成因说、早期有机成因说、晚期有机成因说、现代油气成因理论简述第二节油气生成的物质根底理解有机质的产生和聚集、生物体的组成、有机质的沉积环境及沉积分布特征、沉积有机质的组成和分类掌握第三节 有机质的演化、影响因素及成烧模式掌握有机质的成烧模可溶有机质的演化、不溶有机质的演化、影响有机质演化的因素征、式第四节烧源岩评价掌握烧源岩定性评价发育与分布、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生

6、烧量计算第五节 油气源比照理解比照原理、比照方法、比照指标、比照实例第六节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了解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生物化学气、油型气、煤型气、无机气的主要特点与判识 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掌握第一节 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 掌握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掌握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成因及储集性质的影响因素碎屑岩储集层各类砂、砾岩体的形成条件及分布特征砂岩的次生孔隙第三节碳酸盐岩储集层理解碳酸盐岩原生孔隙的形成与分布碳酸盐岩溶蚀孔隙的形成与分布碳酸盐岩的裂缝碳酸盐岩与砂岩储集性质的比拟第四节其它岩类储集层了解火山岩储集层、结晶岩储集层、泥质岩储集层第五节盖层掌

7、握盖层的概念及分类盖层的宏观发育特征研究盖层封闭油气机理及微观封闭性评价方法影响盖层有效性的因素第四章油气运移掌握第一节油气运移概述第二节 油气的初次运移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主要动力、方向、途经、模式、有效排烧厚度第三节油气的二次运移二次运移的相态、动力、通道、时期、方向和距离第四节地下流体势分析流体势、势梯度与流体运移方向、相对流体势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第五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掌握第一节圈闭与油气藏的根本概念第二节油气成藏要素和富集条件第三节油气聚集的原理和模式第四节油气藏的再形成第五节油气藏形成时间确实定第六章 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第一节地温场与古地温研究掌握第二节地压

8、场与地层压力预测掌握第三节地应力场及其与生运聚保的关系掌握第四节 异常流体压力封存箱概念、类型及成因理解第四节 固态气体水合物概念、性质、形成与分布理解第五节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理解一、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二、凝析气藏的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三、地下油气藏相态的判别第七章油气藏类型掌握第一节油气藏分类的原那么和方案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背斜、断层、岩体刺穿、裂缝第三节 地层油气藏地层不整合遮挡、地层超覆、生物礁第四节 岩性油气藏岩性尖灭、砂岩透镜体及其形成机制第五节 水动力油气藏概念、形成机制及主要类型第六节复合油气藏及主要类型第八章油气聚集单元第一节油气田及其类型第二节油气聚集带及含油气区第三节含油气

9、盆地及其类型历史地质学分类、板块改造学分类、地球动力学分类第四节油气系统概念、组成、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第九章油气资源分布第一节我国油气资源分布轮廓 了解第二节世界油气资源分布轮廓 了解第三节 前陆盆地概念、石油地质特征、实例理解第四节 裂谷盆地概念、石油地质特征、实例理解第五节 克拉通盆地概念、石油地质特征、实例理解三、实验实践环节及要求实验一 1.原油、固体沥青的观察与描述2.荧光分析鉴定砂岩的含油性通过该项实验,使学生熟悉不同含油产状的岩心,获得对岩心含油级别、原油、固体沥青 的感性熟悉,并能够判断岩心的含油性质,为后续课程打下根底.四、习题、课程讨论及要求为了稳固讲授内容,可以布置“生

10、油层评价、储集层评价、圈闭评价、油源比照、圈闭和 油气藏类型判别等方面的作业,但由于学时紧张,建议只安排一次“圈闭和油气藏类型判别 的习题课.对作业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可以穿插在授课过程中花少量时间讲解.为培养学生的自学及综合分析问题的水平,建议选择适当专题如TTI、两种重力分异作用差异的原因、镜质组的降解率确定古地温的问题、地层压力预测的等效深度法的推导、三场研究实例、流体包裹体、裂变径迹等让学生准备后,安排 13次15分钟左右的课堂讨论.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强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提升图版、图形的讲解效率和效果.适当安排课堂 讨论和习题课,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六、

11、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序号早IJ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上机1绪论1.51.52第一章油、气、水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4.526.5第F油气的生成和烧源岩66第三章绪集层和盖层88第四章油气运移66第五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7.50.58HTtW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66第七章油气藏类型8210第八章油气聚集单元66第九章油气资源分布66合计59. 520. 5264七、教学形式与考核方式一教学形式授课为主.穿插适当的实验、习题课、课堂讨论.二考核方式闭卷测试.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 材:?石油地质学?,张厚福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参考书:?石油地质学?,张兴金吕延防主编,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天然气地质学?,包茨编著,地质出版社1990年.?石油地质学习题集?,大庆石油学院自印,2006.九、其他说明大纲制订人:卢双舫大纲审定人:刘吉余大纲批准人:宋延杰大纲校对人:张树林制订日期:2006年7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