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上马克思考点.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24025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二上马克思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二上马克思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二上马克思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二上马克思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二上马克思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二上马克思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二上马克思考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二上马克思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背诵提纲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章哲学概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 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是划分哲学基本 派别的依据: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2) 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 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

2、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 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 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认识论根源(感觉是 屏障,不可知论)(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旧唯物半 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 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

3、关系,理论反过来乂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 发点一一实践)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8)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 共性与个性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多选把握)(第一章哲学概论)(1)揭 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我们理解社会提供思想武器。唯心不是改造世界的思想 武器(2)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原则,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社会。(3)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三观)(4)提高人们对社 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3,马哲和西方哲学: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

4、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 精神(第一章哲学概论)(1)科学主义否定哲学世界观功能,推崇科学知识,放弃世界观的研究。(2)人本主义反对科学和理性,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不是以人为本),具有非 理性主义的特点。4,物质观体现唯物自然观和历史观、唯物论与辩证法、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第 二章唯物论)。(1)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定义的意义: 三个划清界限-一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同不可知论、同旧唯物主义。(正确理解物质范 畴要把握自然物质的多样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和物质范畴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 系,物质和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庸俗唯物的错误是抹杀了

5、意识的主观特 征。)(2)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世界上除了运动着 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 质是机械唯物论;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论。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绝对, 静止相对,他们相互包含。(4)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静止使事物呈多样性,是区分事物基础,衡量事 物运动尺度。(5)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形式:生产、处理和变革社会关 系和科学实验。(6)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三环节: 目的、手段、结果反馈。(7)主体是指从事实

6、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实践活 动就是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系统,通过实践活动使客体主体化,使主体 客体化。5,白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第二章唯物论)(1)主观世界: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 心理活动的总和:(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是指“个人的存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 的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限定和超越的关系)(2)客观世界: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 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目的和手段:创造者和被创造者;能动 者和被动者)(3)自在世界(乂称天然自

7、然),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是尚未被人化的白 然界;(4)人类世界(乂称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白然”和人类社 会的统一体。6,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第二章唯物论)不能说意识创 造物质,可以说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乂 是社会的直接产物。三个决定性环节:生物刺激感应动物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劳动促进人脑形成,起决定性作用。)(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3)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计划性,主观创造性,生理机能 调控。(4)本质:

8、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不能说意识是物质的东西,只能说意识依赖于物质,没有独立 存在的意识和精神。)(5)意识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 付诸实践;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有:对实践效能、实践 效率和实践效果的评价。)7,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物质统一性原理)(第二章唯物论)(1)世界是 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 义(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

9、。坚持辨证唯 物主义反旧唯物主义8,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第二章唯 物论)(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不符合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 决新问题,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3)号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 于创造性。(4)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 存、相互促进。9,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与系统(第三章辩证法) (1)联 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0、和相互制约。是客观的普 遍的。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片面的观点。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2)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 有机整体。(3)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其中最主要特征:整体 性。(4)科学的任务:揭示事物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看来没有联系的事物联 系起来。(5)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等于部分之和部分离不开整体,否则将失去原有的 性质和功能: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整体和部分字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0,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过程性(第三章辩证法)(1) 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

11、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2)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发展的实 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陈代谢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 本法则。(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发展的本质:创新):新事物代表事物发展的基本 趋势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辨证的否定过程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 利益。(4)过程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是前进。存在即过程,产生出 来的东西都要灭亡。11,规律及其客观性。本质和现象(第三章辩证法)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 系和发展的

12、必然趋势,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的联系。规律 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活动却受规律的支配。(1)本质: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 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2)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也表现本质,它 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3)本质和现象的辨证关系:现象为感官直接感知,本质为抽象思维把握;现 象是个别,本质是一般;现象多变易逝,本质相对稳定: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 统一体: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12,必然性和偶然性(正确分析可能性)(第三章辩证法)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

13、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1)必然性: 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2)偶然性: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3)区别与对立: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 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4)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 来: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一定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

14、互转化的。(5)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开来会产生三种错误观点:机械决定论、唯心主义非决 定论以及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完全割裂开来的观点。13,原因和结果(第三章辩证法) (1)原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2)结果: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3)因果联系的特点: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 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4)辨证 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相互作用: 原因引起结果,结果乂反作用于原因,使结果转化为原因。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的 区分是确定的,乂是不确定的。在

15、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不能 例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在不断发展的因果链条中,两者的区分乂是不确定的,即在一定条 件下相互转化,也就是“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14,可能性与现实性(第三章辩证法)(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2) 相互对立:(对立统一关系)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可 能性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中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3)可能性的复杂性及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依存和转化(没有“有根据的可能性 和无根据的可能性”之说)把握可能性这一范畴,要注意区分:可能和现实;可能和不可能:现实的可能和抽 象的可能即非现实的可能(看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多种可能性(特别是相反的可能); 概率的大小。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15,事物 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第三章辩证法) (1)概念:(质是起点前提)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