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物理习题(人教选修3-5):第18章原子结构章末质量评估(3).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24947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高二物理习题(人教选修3-5):第18章原子结构章末质量评估(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学年高二物理习题(人教选修3-5):第18章原子结构章末质量评估(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学年高二物理习题(人教选修3-5):第18章原子结构章末质量评估(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二物理习题(人教选修3-5):第18章原子结构章末质量评估(3).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章末质量评估(三) (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 A. 光电效应实验 B.伦琴射线的发现 C. a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解析:光电效应现象证明了光的粒子性本质,与原子结构无关,选项 A 错误;伦琴射线 的发现以及氢原子光谱的发现都与原子的能级结构有关,都是原子能级跃迁的结论,选项 B、 D 错误;卢瑟福的 a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 C 正确. 答案:C 2 . 20 世纪初,为了研究物质内部的结

2、构,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揭示了原子内部的 结构,发现了电子、中子和质子,如图是 () 解析:对于量子数 n=3 的一群氢原子,当它们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时,可能产生 A.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B. 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 C. 汤姆生发现电子的实验装置 D.查德解析:题图是卢瑟福的 a粒子散射实验装置,选 A. 答案:A 3 .光子能量为 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的氢 (设氢原子处于n=3 的能级),氢原子吸收光 子后,V 1 , V 2,,V 6的六种光谱线,且 V 1rb,则此过程原子要辐射某一频率的光子 D. 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将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 解析:原子由能量为 &的

3、定态向低能级跃迁时, 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能级差, 与&不同, 故 A 错;电子沿某一轨道绕核运动,处于某一定态,不向外辐射能量,故 B 错;电子由半径 大的轨道跃迁到半径小的轨道,能级降低,因而要辐射某一频率的光子,故 收光子后能量增加,能级升高,故 D 错.C 正确;原子吸 答案:C 10. 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 入1 = 0.632 8 卩 m 入2= 3.39 卩 m 已知波长为 入i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 Ei= 1.96 eV 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 产生的用 Ea 表示产生波长为 入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 E2的近似值为() A. 10.5

4、0 eV B. 0.98 eV C. 0.53 eV D. 0.36 eV c 解析:本题考查玻尔的原子跃迁理论.根据 E= hv , v =,可知当 E= 1.96 eV , 入 入=0.632 8 卩 m 当 入=3.39 卩 m 时,联立可知 曰=0.36 eV,故选 D.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 4 分,漏选得 2 分,错选或不选得 0 分) 11. 下列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非连续谱 B. 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 C. 氢原子光谱

5、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 D. 氢原子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 解析: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不连续的,它只能发出特定频率的光,说明氢原子的能级是 分立的,选项 A、B C 正确,根据玻尔理论可知,选项 D 错误. 答案:ABC 12. 如图所示为 a粒子散射实验中 a粒子穿过某一金原子核附近的示意图, A B C 分别位于两个等势面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粒子在A处的速度比在 B处的速度小 B. a粒子在B处的动冃匕取大, 电势能最小 C. a粒子在A、C两处速度大小相等 D a粒子在B处的速度比在 C处的速度要小 解析:a粒子由A经B运动到C,由于受到库仑斥力的作用, 以

6、A 项错误, D 项正确; 库仑斥力对 a粒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使动能先减小后增大,电势 能先增大后减小,B 项错误;A C处于同一个等势面上,从 A到C库仑力不做功,速度大小 不变,C 项正确. 答案:CD 13. 关于a粒子散射实验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绝大多数 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发 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偏转超过 90,有的甚至被弹回接近 180 B. 使a粒子发生明显偏转的力是来自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当 a粒子接近电子时,电子 的吸引力使之发生明显偏转 C. 实验表明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它占有原子体积的极小部分 D. 实验表明原

7、子中心的核带有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及全部质量 解析:A 项是对该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 使a粒子偏转的力是原子核对它的静电排斥力, 而不是电子对它的吸引力, 故 B 错;C 项是对实验结论之一的正确分析; 原子核集中了全部正 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因核外还有电子,故 D 错. 答案:AC 14. 关于氢原子能级跃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用波长为 60 nm 的 X 射线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出自由电子 B. 用能量为 10.2 eV 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C. 用能量为 11.0 eV 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D. 用能量为 12.5

8、eV 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解析:波长为 60 nm 的 X 射线的能量: =h= 6.63 X 10 V J: 10一6 J = 3.32 X 10-18 J = 20.75 eV 入 60 X 10 氢原子的电离能: E= 0 ( 13.6)eV = 13.6 eV v E= 20.75 eV , 所以可使氢原子电离, A 正确. 由 hv = Em E得: Em1= h V + E= 10.2 eV + ( 13.6)eV = 3.4 eV ; Em汙 11.0 eV + ( 13.6)eV = 2.6 eV ; Em尸 12.5 eV + ( 13.6)eV =

9、 1.1 eV. E 由吕=2得,只有Em1= 3.4 eV 对应于n= 2 的状态.由于原子发生跃迁时吸收光子只能 n 吸收恰好为两能级差能量的光子,所以只有 B 可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a粒子先减速后加速,所 答案:AB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4 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 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3 (1)是否可以使基态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 (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 15. (12 分)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的能级为 E = - 13.6 eV,普朗克常量h= 6.63 X 10 一34 J

10、s,氢原子在n= 4 的激发态时,问: (1) 要使氢原子电离,入射光子的最小能量是多少? (2) 能放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是多少? B 13.6 解析:(1) E4=孑= eV = 0.85 eV , 使氢原子电离需要的最小能量是 E= 0.85 eV. (2)从n= 4 能级跃迁到n= 1 能级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 E= E4 E= 12.75 eV. 答案:(1)0.85 eV (2)12.75 eV 16. (14 分)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的能级为 E= 13.6 eV,当处于n= 3 的激发态时, 能量为 1.51 eV,则: (1) 当氢原子从n= 3 的激发态跃迁到 n= 1

11、 的基态时,向外辐射的光子的波长是多少? (2) 若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电子? (3) 若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 n= 3 的激发态,则在跃迁过程中可能释放出几种频率的光子? 其中最长波长是多少? 解析: he 7 (1)入= =1.03 X 10 m. | E | 15 (2) v =3.28 X 10 Hz. h (3) 3 种,其中波长最长的是从 n= 3 到n= 2 所放出光子, he he 7 入= = = 6.58 X 10 m. E3 Ea E 曰-7 答案:(1)1.03 X10 m (2)3.28 X10 Hz (3) 3 种 6.58 X 10

12、 7 m 17. (14 分)原子可以从原子间的碰撞中获得能量, 从而能发生能级跃迁(在碰撞中,动能 损失最大的是完全非弹性碰撞 )一个具有 13.6 eV 动能、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与另一个静止的、 也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对心正碰. 3 (1)是否可以使基态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 (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 0 十-0.3S _0 一沾 -1.51 -3.40 -13.S (2)若上述碰撞中可以使基态氢原子发生电离,则氢原子的初动能至少为多少? 解析:(1)设运动氢原子的速度为 V。,完全非弹性碰撞后两者的速度为 V,损失的动能 E 被基态原子吸收. 若厶E= 10.2 eV,则基态氢原子可由 n=

13、1 跃迁到n= 2. 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 mv= mv 1 2 1 2 1 2 2mv= 2mv+ ?mv+ E, ;mV= E, Ek= 13.6 eV. 1 1 2 解得, E= 2 2mv = 6.8 eV. 因为 E= 6.8 eV v 10.2 eV,所以不能使基态氢原子发生跃迁. (2)若使基态氢原子电离,则 E= 13.6 eV , 代入得 Ek= 27.2 eV. 答案:(1)不能(2)27.2 eV 18. (14 分)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 - - - - - - - - - j 4- -0,85 3- 1.51 2- 3,40 - -13.fi

14、 (1) 一群处于n= 4 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后可能辐射出几种频率的光子? (2) 通过计算判断:氢原子从 n= 4 跃迁到n= 2 时辐射出的光子,能否使金属铯发生光电 效应?若能,则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是否可能为 0.48 eV(已知普朗克常量 h= 6.63 X 10 J s,金属铯的极限频率为 4.55 X 1014 Hz)? 解析:(1)最多可能辐射出 6 种频率的光子; (2)由氢原子能级图可知,从能级 n= 4 跃迁到n= 2,辐射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大值为: E光=国一 E= 2.55 eV. 金属铯的逸出功 W= h v3.02 X 10 一19 J1.89 eV. 因为E光W所以可以发生光电效应.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 Ekm= E 光一 W 可知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0.66 eV. 因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 0.48 eV ,所以可以产生 0.48 eV 的光电子 答案: (1)6 (2) 能 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