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26245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文献标识码: A 2015年春末,笔者在滇东北彝良县雄村进行有关社会变迁 的田野调查。 通过与农户访谈和对当地历史的纵深了解得知: 随 着农村的改革, 国家的干预逐渐减少。 新兴的市场经济以及随之 而来的消费主义迅速占领了农村的生活空间。在现代化的冲击 下,市场经济的触角延伸至农村的每个角落。与此同时,雄村的 社会结构在这变化中正经历着自我的调适与整合。在布朗看来, “社会结构”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且这种关系网络是可 以从个人的行为活动中直接观察到的。本文试图通过对雄村血 缘、姻亲和地缘三元社会结构的直接观察和探究, 对雄村历史和 现状及其连带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动态分

2、析, 阐明在社会变迁的 境况下, 乡村社会中血缘和姻亲的功能正被弱化, 而地缘的作用 日益凸显,血缘、姻亲和地缘关系相互调适和整合,并以此维持 社会结构的稳定和正常运行,努力建构新的社会空间。一、血缘社会的流变 在雄村,每当谈及家族关系时,村民们常常唏嘘不已,特别 是中老年人, 似乎对以往日渐模糊的家族关系形态从记忆中被唤 醒。自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90 年代,社会流动性差,农民离开 土地几乎很难生存,基层的党政组织也积极阻止村民自由迁徙。 那一时期,雄村是一个集血缘、姻亲和地缘为一体的社区,相对 封闭,多数村民遵循着“生于斯、 长于斯、死于斯”的生活规律, 这一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乡土

3、社会血缘和地缘关系的重叠。定居雄村早期, 村民依据血缘关系选择定居点, 血缘和姓氏 决定了村民对自我群体的内聚性和他者的排外性。 1949 年以后, 雄村在国家权利的干预下, 经历了从自然村到行政村的转变, 雄 村现由 17个村民小组组成, 人口与姓氏情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表中可知, 村民小组姓氏结构比较单一, 甚至出现某村民 小组与单一姓氏重叠的状况, 形成一姓一组。 在田野调查期间笔 者了解到, 相同的姓氏出现于不同的村民小组, 他们彼此认为对 方是从不同地方迁移而来的,没有血缘关系。当然,也有从一个 小组移居到另一小组的村民, 但是这种情况是极其少见的。 乡土 社会的“土”揭示了中国农

4、村社会是乡土性的。农民靠地吃饭, 粮食的获取来自于土地, 这就决定了在没有出现可替代土地功能 的事物之前,农民将一生受土地的羁绊,并且与土地为生。在信 息闭塞、产业结构单一的雄村。土地是家庭的真正基础,没有土 地,家庭就无法定居,家庭成员也不会有安全感。土地的不可移 动性,使家庭成员聚居而生。 随着血脉的延续和家族成员的增加, 这一血缘群体常以整体的面貌呈现在他者的眼中。 在农村, 依靠 个人的力量争取社会利益和处理个人矛盾未免显于太过单薄, 因 此家族成员的联盟成为村民的普遍常识。 即使所争取的事物对个 别成员没有用处,但是他们坚信:即使肉烂了,也要在自己的锅 里。共同的祖先、相同的居住地、

5、来自外部的冲突和利益,使村案例 1:1987 年,茶树小组正值组长换届选举。张、黄二姓 积极参与组长竞选, 由于吴姓自觉差距过大希望渺茫, 所以退出 竞选行列。此时,个人的人际交往应届居家族利益之下。黄德与 张姓组长竞选者张康福关系莫逆, 可是在选举组长时他把自己的 一票投给了黄氏家族的竞选成员。 然而,张黄二姓都认为此举合 情台理,并且张康福对好友的此举行为也表示理解。在当时,组 长有极少的权利对政府给予的补助进行调配, 对村民来说这足以 成为他们争取的目标。一张姓长辈,为了获取吴姓的选票,发动 自己的私人关系为张康福获得了部分吴姓成员的选票。 并且在其 他同族人的帮助下张姓荣任了村民小组组

6、长。 值得一提的是, 在 选举之前有一晚辈与张康福起了冲突, 但是选举时他比大多数的 族人更加的热心和积极。案例 2:从村委会留存的案底和族中老人处可知,在 1990 年,茶树组发生一起群殴事件。 事件的双方是茶树组张姓和海子 高姓的两群青少年。 张涛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淘气, 不但长辈对他 感到头疼, 家门里的同辈人也时常对他避而远之。 他的说话方式 和为人处事常让族人感到厌恶, 族中不少同辈扬言要适当的给他 一点教训。雄村的七月天气酷热, 张涛独自一人在河里游泳, 恰时一群 海子组的高姓少年从河边经过, 边走边嘲笑张涛的游泳技术, 对 此张涛予以破口大骂。 高姓少年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 满身狼

7、藉的张涛在回家的路上被同族的少年们看到, 当得知事情的前因后 果后,虽然大家平时对他张涛很没好感,但还是决定为他报仇, 找到高姓少年打了一次群架, 双方各有损伤。 念在没有发生重大 伤害的情况下, 此事在村干部的协调下大家各自处理自己受伤的 成员。参与打架的张姓少年也仅仅只是挨了几句父母长辈的责 骂,此事后张涛在族中行事愈来愈多的被族人赞扬。从上面的案例中可知, 在相对封闭且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农 村社会中,血缘群体的利益和来自外部的冲突可以消弭或减缓内 部矛盾且对内具有聚合性对外伴随着排斥性。 在雄村家族关系是 内部成员处理人际交往的依据, 同时也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 素。然而,随着改革开放

8、步伐的深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 现代化潮流开始波及这个曾经相对封闭的农村。 市场经济和消费 主义开始充斥着雄村的社会空间, 土地的供给愈加的难以满足村 民的需求。市场的扩张、 人口的流动、 交通的便利和信息的迅捷, 促进了城乡往来的频繁。 城乡联系的日夜紧密, 使乡村社会主体 从事职业正在分化。 农村和城镇之间能展开沟通从而使得务农者 不再把自己死死地捆绑在自己耕种的土地上而使务农者得到解 放。这一局面的出现,给乡村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外出务工和求学的家族成员, 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扎根于城 市,这一做法鼓励了更多在农田上耕耘的本族成员和村民。 我们 知道,在一个生产工具简单

9、的农村中,农田上的劳动,身体上要 忍受的痛苦太明显了。而且从农田中的收获远不及我们的支出。在诸如此类情况下, 村中的年轻人和中年人纷纷外出。 本村大量 人口常年滞留在外,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一次。近些年来,国家 放松人口流动的控制,在雄村甚至出现了举家搬迁到他村和城 市。访谈期间,我的房东张老五共有兄弟 7 人,然而,让他感到 揪心的是只有自己一家人还呆在父母原先所住的地方, 其他兄弟 不是去其他组或村,就是去了乡镇和市里。他说:“好好地一个 家族,现在就我孤零零的一家呆在这儿了, 这种现象在整个雄村 都普遍存在。”在调查中发现家族成员的迁移、散居、外出务工 和外来人口的涌入, 使以血缘为纽带的乡村社会结构正遭受分解 和裂变。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穗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大的 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在现代化潮流下,正遭受激流变 迁的农村社会将面临着血缘社会的解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