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一)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92927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67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一)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最新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一)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最新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一)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亲,该文档总共1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一)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一)优秀名师资料.doc(1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一)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一) (一)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

2、,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将以下骑送迎 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 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3分) 答案: _ (二)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选文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 (3)也 ,呼而问之:

3、“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 矣。 注释 (1)诵背诵。(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3)讠宣 xun,遗忘。(4)戒警告。 练习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 孟子辍然中止( ) ?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 处士笑而然之( ) 何有于我哉?( )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失:( ) ?此:( )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 阅读提示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

4、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三)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 选文 顷岁(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5),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 (1)顷岁近年来。(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3)工精,妙。(4)患毛病、弊端(在于)。(5)指摘挑剔,批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 ) 术( ) 过( ) 疵( )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5、( ) (3)多作自能见之( )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答: 阅读提示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多动笔。今天读来,不无启迪。 (四)墨池之上 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乙人有从学者,董遇(人名)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

6、,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农时)之余也。” 1.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中王君推祟王羲之的目的是 ;乙文中董遇告诉从学者 . (3分) 2.解释下面两组加点的词。 (4分) (1)a 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被: b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 (2)a 或问“三余”之意 意: b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必须准确译出)。 (4分) (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4.谈谈你读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五)铁杵磨针(方舆胜览) 选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7、,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 (1)媪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成( ) 去( ) 方( ) 欲( )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 ) (4)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 3、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 阅读提示 后人所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即指此事 (六)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

8、:“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 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通假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B.汤熨之所及也(“汤”通“烫”) C.火齐之所及也(“齐”通“剂”) D.臣是以无请也(“无”通“亡

9、”) 2.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有疾在腠理(君王) B.扁鹊复见(又,再) C.桓侯故使人问之(原因) D.司命之所属(类) 3.下面加点的“之”字与其他三项意思不同的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君之病在肌肤 C.司命之所属 D.君子之学必好问 4.省略成分补充正确的一项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之)为功 B.桓侯故使人问之(原因) C.(疾)无奈何也 D.(使者)已逃秦矣 5.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是非君子之道 C.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七)不食嗟来之食 齐(齐国)大饥(饥荒)。黔敖(齐国的

10、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有饿者蒙袂(mi)辑屦(j)(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喂)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 (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2分) (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4分)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

11、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嗟来之食(提示:答题不超出100字。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参考答案: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4分。故事叙述大致完整得2分,点明出处得1分,成语意基本解释清楚得1分。) (八)锡饧不辨 阅读提示 滥竽充数的故事是大家所熟知的,故事中的南郭先生已成了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的代表人物。其实历史上这种人已不

12、足为奇,由于他们的浅薄无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明 1 名医戴原礼尝 2 至京,闻一医家术 3 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 4 求 5 溢 6 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 7 去,追而告之曰:“临 8 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叩 9 其故。曰:“此古方尔 10 .”殊不知古方乃 11 饧 12 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 13 !今之庸 14 医妄谓 15 熟谙 16 古方,大抵 17 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 1 明:明朝。 2 尝:曾。 3 术:技术。 4 迎:迎接他出诊的人。 5 求:上门求诊的人。 6 溢:满。 7 既:已。 8 临:等到。 9 叩:问。 10 尔:同“耳”

13、。 11 乃:是。 12 饧:tng 同糖。 13 嗟ji乎:唉,叹词。 14 庸:平庸,此指无技术。 15 妄谓:胡说。 16 熟谙n:熟悉。 17 大抵:大都。 训练 一、 指出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的现象。 1.见其迎求溢户 2.原礼心异之 二、 区别下列各组加点词的不同含义。 偶一求药者既去( )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 叩其故( ) 叩石垦壤( ) 殊不知古方乃饧字( ) 殊不沾污( ) 临煎加锡一块(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三、 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 (九)邹与鲁哄 阅读提示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正像孟子所说的那样:“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14、”反之,推行暴政,造成贫富悬殊,阶级对立,其统治地位一定不会牢固。这就是选文中的百姓“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的原因。 邹与鲁哄 1 ,穆公 2 问曰:“吾有司 3 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 4 也。诛之,则不可用诛;不诛,则疾视 5 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 6 则可也?”孟子对 7 曰:“凶 8 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 9 乎沟壑,壮者散而之 10 四方者,几 11 千人矣;而君之仓廪 12 实 13 ,府库充,有司莫以告 14 ,是上慢 15 而残下 16 也。曾子 17 曰:”戒之戒之!出乎尔 18 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 19 也。君无万焉 20 .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

15、 21 矣。“ 注释: 1 哄:斗,交战。 2 穆公:邹国国君。 3 有司:官吏。 4 莫之死:即莫死之。 5 疾视:恶狠狠地看着。 6 如之何;怎么办。 7 对:回答。 8 凶:荒。 9 转:抛弃。 10 之:往。 11 几:几乎。 12 仓廪l:粮仓。 13 实:充实。 14 莫以告:不把真实的情况报告。 15 上慢:在上位的人怠慢。 16 下:下面的百姓。 17 曾子:即曾参,孔子的学生。 18 尔:你。 19 反之:报复在上位的人的机会。 20 不尤焉:不要怪罪百姓。 21 死其长:为他们的长官而死。 训练 一、 穆公向孟子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孟子是怎样解答的?从中可看出孟子怎样的主

16、张? 二、 文中孟子引用了曾子的话,有什么作用?请联系文中内容翻译这句话。 三、 解释下列词组。 1.莫之死 ( ) 2.如之何 ( ) 3.凶年饥岁 ( ) 4.莫以告 ( ) 四、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诛之 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 A. B. 反之 而民莫之死也 出乎尔者 君行仁政 C. D. 此古方尔 人之才行 (十)卖柴翁殴宦者 阅读提示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过著名的卖炭翁,深刻揭露“宫市”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但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面寻宫使的掠夺,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选文中的卖柴翁却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在被逼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奋起反抗,怒殴宦者。 尝有农夫以驴负 1

17、柴。宦者称宫市 2 取之,与 3 绢数尺,又就索 4 “门户” 5 ,仍邀 6 驴送柴至内 7 .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不肯受,曰:“须得尔 8 驴。”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此柴与汝,不取直 9 而归,汝尚 10 不肯,我有 11 死而已!”遂殴宦者。 注释: 1 负:驮。 2 宫市;王宫中所设的市肆。 3 与:给。 4 就索:向他索取。 5 门户:指门户税。 6 邀:强要。 7 内:宫内。 8 尔:你。 9 直:同“值”。 10 尚:还。 11 有:只有。 训练 一、 解释加点的词,并指出词性。 1.宦者称宫市取之 ( ) ( ) 2.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 ( ) ( )

18、 3.今以柴与汝 ( ) ( ) 4.尝有农夫以驴负柴 ( ) ( ) 5.我有父母妻子 ( ) ( ) 6.我有死而已 ( ) ( ) 二、 试分析文中的“宦者”和卖炭翁中的“宫使”(可从两者的掠夺的程度手段及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方面分析)。 三、 找出文中表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词语。 (十一)凿壁偷光(西京杂记) 选文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1),衡乃穿壁(2)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3),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原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4)给以书,遂成大学(5)。 注释 (1)逮及。(2)穿壁在墙上找洞。(3)文不识姓文名不

19、识。(4)资借。(5)大学大学问家。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而( ) 大姓( ) 偿( ) 怪( )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邻舍有烛而不逮。 B、匡衡勤学而无烛。 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 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 C、非学无以致疑。 D、以此戒之。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由本文而来的一个形容勤学的成语是 ,再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而来的成语: . (十二)挂牛头卖马肉 阅读提示 挂羊头卖狗肉,常被用来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然而文中的“挂牛头卖马肉”,却

20、被晏子用来比喻灵公表里不一,内外有别的做法,从而告诫灵公宫内宫外要一视同仁,统一执法。 灵公 1 好妇人而丈夫饰 2 者。国人尽服之 3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 4 而不止。晏子见 5 ,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 6 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 7 月,而国人莫之服 8 . 注释: 1 灵公:指卫灵公。 2 丈夫饰:穿男子服装。 3 尽服之:都跟着穿戴男子服饰。 4 相望: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 5

21、 见:求见。 6 为:做,这里指穿。 7 逾:超过。 8 莫之服:没有人穿。 训练 一、 灵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 翻译晏子的两句话,分析“悬牛首于门”和“卖马肉于内”各喻指什么。 三、 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B.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C.臣本布衣。 D.刘备,天下枭雄。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公使吏禁之曰 ( ) 2.使内勿服 ( ) 3.女子而男子饰者 ( ) 4.相望而水止者,何也( ) (十三)与陈伯之书(节选)(丘迟丘司空集) 选文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1),感生

22、平于畴日(2),抚弦登陴(3),岂不怆悢(4)!所以廉公之思赵将(5),吴子之泣西河(6),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7),自求多福。 注释 (1)故国之旗鼓因为陈伯之原是梁的江州刺史,后来投魏,这封信是丘迟劝他临阵归降,所以说是“见故国之旗鼓”。(2)畴日昔日。(3)抚弦登陴拿着弓箭登上城墙。弦,弓弦;陴,城墙上的女墙。(4)怆悢(ling)悲伤。(5)廉公之思赵将廉颇原是赵将,后来被迫奔魏,但仍思复用于赵。(6)吴子之泣西河吴起治于西河,因为魏武侯听信谗言,西河可能不保,所以吴起望西河而泣下。(7)规打算。 练习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见 见故国之旗鼓

23、。 B、树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每见壁间题字。 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 C、思 廉公之思赵将。 D、之 人之情也。 学而不思则罔。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1、填空。 (1) 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 (2)“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 3、文中的“将军”指代( ) A、廉颇 B、吴起 C、陈伯之 D、丘迟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十四)自护其短(雪涛小说?知无涯) 选文 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某人自护(3)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24、注释 (1)北人北方人。(2)仕做官。(3)护掩盖,遮掩。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而( ) 啖( ) 去( ) 欲( )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 仕于南方。 B 或曰:啖菱须去壳。 不得已而从仕。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道。 C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D 仕于南方。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尝射于家圃。 3、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省略成分。 曰:“我非不知。并壳者, 欲以 清热也。” 4、翻译文画横线的句子。 5、这个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十五)蒲留仙写书(邹弢三借庐笔谈) 选文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

25、左史、龙门(1)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2),中贮苦茗,具淡巴菰(3)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4)。故笔法超绝。 注释 (1)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2)罂(y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3)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4)蒇(chn)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 居( ) 于( ) 置( ) 语( ) 是( ) 方( ) 2

26、、比较下列各组词的不同意义。 ?为 为村中童子师( ) ?故 故笔法超绝( ) 凡为足下道者( ) 温故而知新( ) 3、用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 4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十六)螳螂捕蝉(说苑) 选文 吴王欲伐荆(1),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2)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3)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4),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

27、5)得其前利(6),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 (1)吴王欲伐荆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楚国。(2)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国王的侍从官;少孺子,年轻人。(3)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4)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5)务欲一心想要。(6)前利眼前的利益。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伐 ( ) 旦( ) 子( ) 延( ) 2、在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词,并写出相应的句子。 (1)则怀丸操弹于后园。 字: 句:( ) (2)如是者三旦。 字: 句:( ) 3、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成分。 (1) 欲取蝉,而 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2) 欲啄螳螂

28、,而 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4、填空。 (1)螳螂捕蛇写了 和 两种动物,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2)螳螂捕蝉写了 、 和 等几种动物,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阅读提示 本文通过年轻的侍从官给吴王讲的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凡事须瞻前顾后,全面权衡,千万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却身后的祸患。 (十七)以学自损,不如无学(颜之推颜氏家训) 选文 夫学者,所以求益(1)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2)长者,轻慢同列(3)。人疾之(4)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注释 (1)求益求得长进。(2)凌忽欺侮和轻视。(3)同列同辈。(4)疾之怨恨他。 练习 1、下

29、列各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B 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问姓名于士大夫 皆在中朝时闻天下长者之言。 C 所以求益耳。 D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 以刺刀攫其首。 奉书草草,唯为亲为己自重。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十八)蛛与蚕(雪涛小说?蛛蚕) 选文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1),黄口灿然,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2)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3),天子衮龙(4),百官绂绣(5),孰非我为?汝乃枵(6)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会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

30、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注释 (1)经纬织物直线叫经,横线叫纬。(2)厥义同“其”。(3)文章指带花纹的织品。(4)衮(gn)龙龙衣,古时帝王的礼服。(5)绂(f)绣祭祀时穿的礼服。(6)枵(xio)腹空腹。 练习 1、在文中找出两个第二人称代词: 、 . 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各指代什么。 口吐经纬( ) 遂为文章( ) 3、解释加点词的不同意义。 (1)我所吐者,遂为文章( ) (2)为人谋则为汝自谋( ) 4、下列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 ) (2)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

31、出。( ) (3)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 5、蛛和蚕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 蛛: (2) 蚕: 6、作者在文的态度是什么?从哪里可看出来? 答: 阅读提示 本文以利世不利己的蚕和利己不利世的蜘蛛相对比,讽刺了那些自私自利的人。 (十九)答谢中书书(节选)(陶弘景陶隐居集) 选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2),沈鳞竞跃。实是欲界(3)之仙都。自康乐(4)以来,不复有能与(5)其奇者。 注释 (1)交辉交相辉映。(2)颓坠落。(3)欲界佛家有三界之说,欲界即指人间。(4)康乐指谢灵运。他曾袭

32、封康乐公。(5)与这里指欣赏、进入某种境界(这里是江苏茅山风景)。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俱( ) 沈( ) 竞( ) 复( ) 2、下列句中“之”字不解释为“的”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照以海滨之月。 D、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3、在文中找出描写动景的句子。 4、在文中找出议论的句子。 (二十)王充求学(范晔后汉书?王充传) 选文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无城徒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应有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1)。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注释 (1

33、)扶风班彪扶风人班彪,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草创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徒焉( ) 师事( ) 辄( ) 遂( )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要求补出省略成分)。 3、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 ) A、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B、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C、学习内容、学习态度 D、学习方法、学习范围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王充求学的故事,其中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二十一)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选文 郑人且(1)有置履者,先自度(2)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3)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4),

34、市罢(5),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 (1)且将要。置购置。(2)度(du)量度,动词。下文“宁信度(d)”的“度”是名词,指量度好的尺码。(3)至等到。之往,到。(4)返同“返”。(5)罢结束。 练习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 而置之其坐。 ( 同 ) ? 反归取之。 ( 同 )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自度其足 B 宁信度 何不试之以足 无自信也 C 郑人有且置履者 D 先自度其足 遂不得履 吾忘其度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 ) (2)何不试之以足( ) (3)至之市而忘操之( )( )

35、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 ?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信度,无自信”? 答: 阅读提示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二十二)买椟还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选文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1),熏以桂椒(2),缀以珠玉,饰以玫瑰(3),缉(4)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5)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 注释 (1)木兰一种香木。柜这里指小匣子。(2)桂椒桂花和花椒,两种香料。(3)玫瑰一种美石。(4)缉装饰边沿。(5)还退还。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为( ) 缀( ) 饰( ) 还(

36、) 2、指出下列句中“其”的不同用法。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 )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 楚人: ? 郑人: 阅读提示 这个故事启发人们认识这样的道理: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喧宾夺主,埋没内容,适得其反。 (二十三)齐庄公出猎 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不量力而轻敌 (2)

37、此为人 2、下列各句中的其与“其为虫也”中的“其”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如土石何 B、其真不知马也 C、其一犬坐于前 D、专其利三世矣 3、翻译: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 4、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现在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 (二十四)予产不毁乡校 阅读提示 老百姓议论朝政的好坏,表明他们对国家的关心。同时,当权者也可以从中了解自己的政事如何。历代贤明的君主都善于听取属下及人民的意见,郑国国相子产就是其中的一个。 郑人游于乡校 1 ,以议执政之善否。然明 2 谓子产 3 曰:“何不毁乡校?”子产曰:“胡为?夫 4 人朝夕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将行之;其所恶者,吾将改之,是

38、吾师也,如之何 5 毁之?吾闻为国忠信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譬之若防川也,大决 6 所犯,伤人必多,吾不能救也,不如小决之使导 7 ,吾闻而药之也。” 注释: 1 乡校:郑国都城中一个养老而兼校射的地方。 2 然明:郑国大夫。 3 子产:郑国国相。 4 夫:发语词。 5 如之何;怎么能。 6 大决:河流大的决口。 7 导;疏导。 训练 一、 1 对待百姓的议政,子产和然明的态度是怎样的? 2 用一个字归纳他们的做法。 二、解释加点的词。 1.郑人游于乡校 ( ) 2.以议执政之善否 ( ) 3.吾闻为国忠信以损怨 ( ) 4.譬之若防川也 (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何不毁乡校? 2.是

39、吾师也,如之何毁之? 3.吾闻而药之也。 一、 子产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运用了什么方法,因而显得形象贴切,浅显易懂。 (二十五)河中石兽 阅读提示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既考虑石狮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狮子的相互作用,进而又分析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改变。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沧州 1 南,一寺临河干 2 ,山门圮 3 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 4 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5 数小舟,曳 6 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

40、讲学家设账 7 寺中,闻之笑曰:“尔辈 8 不能究物理,是非森柿 9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 10 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 11 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 12 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13 沙为坎穴 14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 15 逆流而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 16 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17 欤? 注释: 1 沧州:今河北省沧县。 2 临河

41、干:临,靠近;干,岸边。 3 圮:p,倒塌。 4 阅:经历。 5 棹:(zho),船桨,此用作动词,划。 6 曳:y,拖着。 7 设帐:设立讲坛。 8 尔辈:你们这般人。 9 柿:fi,木片。 10 湮:yn,沉落。 11 傎:din,同“癫”,疯。 12 河兵:水手。 13 啮:ni,啃咬。 14 坎穴:洞穴。 15 溯:从下游向上。 16 但:只。 17 臆断:主观武断。 训练 一、 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 ,依据是 ;讲学家判断其在 ,理由是 ;老水兵则判断其在 ,是因为 . 二、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

42、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论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 三、分析一段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四、翻译第三段。 (二十六)良马对 阅读提示 怎样评判马的优劣,历来是人们所热衷的话题。爱国名将岳飞对区别良马和驽马,也有自己的标准,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否言之有理。 高宗 1 问岳飞曰:“卿 2 得良马否?”对曰:“臣 3 有二马,日啗 4 刍 5 豆数升,饮泉一斛 6 ,然非精洁 7 不受 8 .介 9 而驰,初不甚疾,比 10 行百里,始奋 11 迅。自午 12 至

43、酉 13 ,犹可百里。褫 14 甲而不息 15 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 16 取,力裕 17 而不求逞,致远 18 之材也。不幸相继以 19 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 20 不择粟,饮不择泉,揽 21 辔 22 未安 23 ,踊跃 24 疾驱,甫 25 百里,力竭 26 汗喘,殆 27 欲毙 28 然。此其寡取 29 易盈 30 ,好逞易穷 31 ,驽钝 32 之材也。”高宗称善 33 . 注释: 1 高宗:宋高宗。 2 卿:qng,您。 3 臣;我,岳飞自称。 4 啗:dn,吃。 5 刍:ch,草。 6 斛:h,古代十斗为一斛。 7 精洁:精细清洁。 8 不受:不吃。 9 介:

44、甲,披上甲。 10 比:等到。 11 奋:振作精神。 12 午:午时,相当于今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 13 酉:yu,酉时,相当于今下午五时至七时。 14 褫:ch,解脱。 15 息:气喘。 16 敬:gu,轻易。 17 裕:充足。 18 致远:能走远路。 19 以:而。 20 秣:m,喂。 21 揽:抓住。 22 辔:pi缰绳。 23 安:稳。 24 踊跃:蹦跳的样子。 25 甫:f,才。 26 竭:尽。 27 殆:几乎。 28 毙:倒下。 29 寡取:指吃喝得少。 30 易盈:容易满足。 31 穷:力尽。 32 驽钝:n dn,驽:劣马,钝:笨拙,此指没才能。 33 善:好。 训练 一、 选文中岳飞是从哪两方面来说明马的优劣的?他认为“致远之材”和“驽钝之材”的区别是什么? 二、 下列选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日啗刍豆数升,饮泉一斛,然非精洁不受。 B.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C.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 D.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三、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然非精洁不受 ( ) 2.若我事然。 ( ) 3.不幸相继以死 ( ) 4.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 (二十七)胸有成竹 阅读提示 大家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一定了解,但未必知道这个成语的来历。读了下面这则短文,你对这个成语的含义会有进一步理解,同时还能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