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试卷资料讲解.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30415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试卷资料讲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试卷资料讲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试卷资料讲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试卷资料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试卷资料讲解.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期末试卷(A)一、填空题:20分(每空格1分)1、 冲裁工序主要包括落料 和冲孔 。2、宽板弯曲变形属于 单向 应力状态,拉深变形是 三向 应力状态。3、 弹压卸料板具有压料 和卸料的双重作用。4、 材料的塑性越好,塑性变形的稳定性越强,许可的最小弯曲半径就越小 。5、 冲裁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剪裂带 、毛刺 四个部分组成。6、 冲裁工件的校平模具主要有平面 模和 模两种。7、 筒形件拉深过程中,凸缘部分的切向压应力使凸缘材料易产生起皱,主要防止措施:采用 压料圈和施加大小合适的压料力 。8、 根据材料的合理利用情况, 条料排样法可分为 有

2、废料排样 、少废料排样和无废料排也。二、单项选择题:28分(每小题2分,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1、 拉深后坯料的径向尺寸(),切向尺寸(A )。A、增大减小 B 、增大增大 C、减小增大2、有凸缘筒形件拉深、其中( A )对拉深系数影响最大。A、凸缘相对直径 B 、相对高度C、相对圆角半径3、以下工序不属于伸长类变形的是( B )A、内孔翻边 B 、缩口 C 、胀形4、 圆筒形制件在拉深成形时, 一般是底部厚度略有变簿, 且筒壁从下向上逐渐(A )A、厚度增厚B、厚度减簿C 、硬度减少为了保证凸模与凹模的冲裁间隙,它们的制造公差必须满足的5、为使冲裁过程的顺利进行,将梗塞在凹模内的冲件或废

3、料顺冲裁方向从凹模孔中推出,条件是(B )。6+6 7ApdmaxZ min6+6 7- 7pdmaxminp dZaxZ min所需要的力称为(C)。A、推料力B、斜料力C、顶件力6、点的主应力状态图有(C )种。A、3 种B、6种C、9种7、分开加工的凸模、凹模,8、弯曲件为(B ),无需考虑设计凸、凹模的间隙。A、n形B、V形C、U形9、为保证弯曲可靠进行,二次弯曲间应采用( B )处理。A、淬火B、回火C、退火10、 侧刃与导正销共同使用时,侧刃的长度应(C )步距。A、B、wC、11、精度高、形状复杂的冲件一般采用( B )凹模形式。A、直筒式刃口B 、锥筒式刃口C 、斜刃口12、模

4、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 C )的作用点。A、最大分力B、最小分力C 、合力13、模具的合理间隙是靠( C )刃口尺寸及公差来实现。A、凸模B、凹模C、凸模和凹模14、拉深时,要求拉深件的材料应具有( B )A、小的的板厚方向性系数B 、低的屈强比C 、高的屈强比三、 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成形工序是使毛坯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而得到所需零件。(x )2、设计落料模时,以凸模为标准,间隙取在凹模上。(X )3、胀形加工变形区毛坯厚度必然变薄。(X )4、弯曲变形必然伴随着回弹现象出现。(X )5、拉深润滑主要是为了减少凸模与毛料表面的摩擦力,以及毛料

5、表面与凹模及压料圈之间的摩擦力。()6、在级进模中,落料或切断工步一般安排在最后工位上。()7、物体受三向等拉应力时,坯料不会产生任何塑性变形。(X )8、物体的塑性仅仅决定于物体的种类,与变形方式和变形种类无关。()9、胀形变形时,由于变形区材料截面上的拉应力沿厚度方向分布比较均匀,所以卸载时的弹性回复很小,容易得到尺寸精度高的冲件。(x )10、弯曲件的回弹主要是因为冲件弯曲变形程度很大所致。四、简答题:32分(每小题8分)1、什么是冲裁间隙?冲裁间隙与冲裁件的断面质量有什么关系?答:冲裁凸模与凹模横向尺寸的差值称为冲裁间隙。间隙小冲裁件的断面质量较好2、何为加工硬化现象?答:材料在塑成型

6、过程中,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其变形抗力不断增加,硬度也将提高,而塑性指标有所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3、何为材料利用率?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方法有哪些?答: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板料面积的百分比叫材料利用率,它是衡量合理利用材料的指标。通过设计合理的排样方案, 选择合适的板料规格和合理的裁板法,利用废料作小零件等。4、决定排样方案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保证在最低的材料消耗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下得到符合技术条件要求的零件,以及车间生产条件和原材料供应情况等,同时要考虑方便生产操作, 冲模结构简单,寿命长总之要从各方面权衡利弊, 以选择出比较合理的排五、计算题:10分将一材质为08钢、料厚

7、为1mm直径为78mm的圆形毛坯,拉深成内径为19mm的筒形件。试计算总拉深系数并确定拉深次数。已知:各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为:m仁0.50; m2=0.75; m3=0.78;m4=0.80; m5=0.82。解:口总=20/ 78 = 0.256 ; (2 分)di = 0.5 X 78= 39mmd2= 0.75 X 39= 29.3mm,d3= 0.78 X 29.3 = 22.8mm,d4= 0.80 X 22.8 = 18.3mm,拉深次数推定:大于20mm不能一次拉出;(2分)大于20mm不能二次拉出;(2分)大于20mm不能三次拉出;(2分)小于20mm因此,需4次才能拉出;(

8、2分)二、单项选择题:28分(每小题2分,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1、凸模与凹模固定板之间采用( A )配合,装配后将凸模端面与固定板一起磨平。A、H7/h6 B 、H7/r6 C 、H7/m62、有凸缘筒形件拉深、其中( A )对拉深系数影响最大。A、凸缘相对直径 B、相对高度 C、相对圆角半径3、对步距要求高的级进模,采用( B )的定位方法。A、固定挡料销B 、侧刃+导正销C 、固定挡料销+始用挡料销4、 斜刃冲裁比平刃冲裁有(C )的优点。、冲裁力小)。A、模具制造简单B、冲件外形复杂CC、断裂带 )的作用点。5、冲裁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阶段形成了( AA、光亮带B、毛刺6、模具的压

9、力中心就是冲压力( CA、最大分力B、最小分力C、合力7、导板模中,要保证凸、凹模正确配合,主要靠(C )导向。A、导筒B、导板C、导柱、导套t/D ( C )。B、 (0.09 0.17)(m I)C、 (0.090.017)(1 一 m)a9、精度高、形状复杂的冲件一般采用( B )凹模形式。A、直筒式刃口B、锥筒式刃口C、斜刃口10、能进行三个方向送料,操作方便的模架结构是(B )A、对角导柱模架B、后侧导柱模架C、中间导柱模架11、弯曲件为(B ),无需考虑设计凸、凹模的间隙。A、n形B、 V形C、 U形12、模具的合理间隙是靠( C )刃口尺寸及公差来实现。A、凸模B、凹模C、凸模和

10、凹模13、为使冲裁过程的顺利进行,将梗塞在凹模内的冲件或废料顺冲裁方向从凹模孔中推出, 所需要的力称为(C )。A、推料力B、斜料力C、顶件力14、 圆筒形制件在拉深成形时,一般是底部厚度略有变簿,且筒壁从下向上逐渐(A )A、厚度增厚B、厚度减簿C、硬度减少三、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对配做的凸、凹模,其零件图上无需标注尺寸和公差,只需说明配做间隙值。(X )2、一般而言,弯曲件愈复杂,一次弯曲成形角的数量愈多,则弯曲时各部分互相牵 制作用愈大,所以回弹就大。()3、在级进模中,落料或切断工步一般安排在最后工位上。()4、物体受三向等拉应力时,坯料不会

11、产生任何塑性变形。(X )5、在确定工序顺序时,一般先拉深后冲孔。(X )6、拉深润滑主要是为了减少凸模与毛料表面的摩擦力,以及毛料表面与凹模及压料圈之间的摩擦力。(X )7、弯曲件的回弹主要是因为冲件弯曲变形程度很大所致。()8、坯料拉深时,其凸缘部分因受切向压应力而易产生失稳而起皱。()9、在拉深过程中,一套拉深模一般只能完成一次拉深工序。()10、成形工序是使毛坯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而得到所需零件。四、简答题:32分(每小题8分)1、弯曲回弹的表现形式是什么?产生回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弯曲回弹的表现形式为:弯曲半径的变化和弯曲角的变化。产生回弹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的力学性能、相

12、对弯曲半径、弯曲中心角、弯曲方式、模具间隙等2、拉深时容易出现什么样的质量问题?为什么?答:凸缘的起皱和底部圆角R处的开裂,前者是因为切向压应力太大,后者是R处的塑性变形小,加工硬化现象弱。3、拉深变形区的应力应变的特点是什么?答:拉深变形区为凸缘部分,切向为压应力,径向为拉应力,切向压应力的绝对值最大,所以在切向是压应变,径向为拉应变。4、决定排样方案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保证在最低的材料消耗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下得到符合技术条件要求的零件,同时要考虑方便生产操作, 冲模结构简单,寿命长以及车间生产条件和原材料供应情况等,总之要从各方面权衡利弊,以选择出比较合理的排样方案。冲压工艺与

13、模具设计练习卷1答案一.判断题(20*1分=20分1 负间隙冲裁时,凸模必须插入凹模1mm左右。 (X)2 .冷冲模的模架的导柱与导套之间必须是间隙配合。 (X)3 .当选用“ T10A”作为导柱、导套材料时,必需进行渗碳处理。 (X )4 一般情况下,自制模架中的导柱、导套常选用T1材料制造。(X )5 .标准冷冲模架的上下模座一般选用铸铁或铸钢制造。 (V)6 当孔的公差等级和位置度要求较高时,须弯曲成形后再进行冲孔。-(V)7 凸凹模组合加工的方法适用于形状较复杂制件的模具制造。 (V)8 .负间隙冲裁只适用于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软钢等。 (V)9 凸模与凸模固定板最可靠的一种固定方式是铆

14、接法。 (X)10 .导板模凸、凹模间隙的均匀度只能在压力机上进行调整。 (X)11 .低熔点合金又称为冷胀合金。 (V)12 低熔点合金的一个缺点是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 (X)13 .为防止因应力集中而碎裂,冲裁模工作零件的刃口处必须倒450角。-(X)14 .冲裁件周边的毛刺不均匀,主要是由凸、凹模间隙不均匀造成的。-(V)15 弹性卸料模具冲裁件的平整度要好于刚性卸料模具冲裁件的平整度。-(V)16 在弯曲模设计时,应尽可能采用最小弯曲半径为零件的圆角半径。-(X)17 导板模的上模回程时,凸模不能脱离导板。 (V)18 导板模的特点在于导板既起导向作用,又起卸料作用。 (V)1

15、9 相对弯曲半径 R/t越大,则应变中性层因数K的值也越大。-(V)20 .当弯曲件的相对弯曲半径 R/t很大时,应采用拉弯工艺。 (X )三.选择题(20*1分=20分)1 复合冲裁模凸凹模刃口端面应 B卸料板的压料平面。A 伸出 B 低于C 平齐2 冲裁模试模时,为检查制件的毛刺是否均匀,常用_=法进行。A .空冲 B .透光C.冲纸3 冲裁件毛刺的大小_C_。A 无法测量 B 只能凭手感估计 C 可用千分尺测得4 环氧树脂是起 _B_作用。A 润滑 B 粘结C调整间隙5 .带孔弯曲件的孔应尽可能设置在弯曲变形区之BA 内B外C间6 .使用导板模时,要求冲压设备的行程必须B 。A .大B.

16、小C可调7.冷冲压可分为分离工序和 DA .冲压工序B .弯曲工序C.冲裁工序D.成型工序&在条料裁剪的实际应用中,常采用 BA 平刃剪床B.斜刃剪床C 圆盘剪切机9 冷冲模装配工艺所要保证的一个最重要问题是 BA .各工作零件必须合格C导向零件之间开合自如10.冲裁件毛刺分布是否均匀,主要由A 冲裁间隙B 刃口磨损状况11 冲孔件尺寸主要由 A决定。A.凸模B .凹模12.冲裁模工作零件的加工中广泛采用B 凸、凹模间隙须均匀D .工作零件的刃口必须锋利_A而定。C. A+BD .冲裁力C 模具结构D 模具精度B。A 凸、凹模分开加工B 凸、凹模组合加工C.凸、凹模修配加工13 复合冲裁模制件

17、比连续模制件的A .无可比性B。平整度差C. 平整度好14板料在连续模中定位最好的方法是C定位。A 导料板B .导正销C。侧刃D。导柱、导套15.刃磨刀口后,制件的精度将比图纸要求A .提高B .降低C 不变D .不定16计算冲裁力或弯曲力的目的是A .选择压力机B .确定材料厚度C.确定模具结构17. 冲裁模标准模架模板的材料应通常是_B。A. T1B .铸铁C. Crl2MoV D.硬质合金18. 弯曲时,为阻止板料的偏移,可在坯料上增设 B。A .加强筋B .工艺定位孔C.工艺圆弧19. 刚性卸料的模具中,必定有 C存在。A .弹簧B.橡皮C.打料杆20. 标准模架导柱通常用 B、导套通常用 B 。A . 20 钢、T10A B. T10、20 钢 C . 20 钢、20 钢 D .硬铝、硬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