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1]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93057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1]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1]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1]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1]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1]优秀名师资料.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1初中物理?力学 【知识点】 一、质量: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1(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单位:千克kg(国际单位);吨t;克g;毫克mg。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测量仪器:实验中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4(天平的使用: 1)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2)称量:a.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b.这时盘中砝码的总

2、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3)注意:(1)调节平衡螺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5(天平使用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二、力 1.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定义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压等具体动作的抽象

3、概括。 2)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即:(1)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力的物质性);(2)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3)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4)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5)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

4、力物体也就改变了。 2(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 1)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说明: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改变或运动的方向改变。) 2)可使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发生改变。(形变) 3. 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来表示。1N大小相当于拿起2个鸡蛋的力。 4. 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1)弹簧秤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弹簧秤的正确使用:(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

5、方向一致;?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其作图方法如下: (1)画出受力物体:一般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代表,球形可用圆圈表示。 (2)确定作用点: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且画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的接触面的中点,如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不接触或同一物体上受二个以上的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几何中心。 (3)确定标度:如用1厘米线段长代表多少牛顿。 (4)画线段:从力的作用点起,按所定标度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用来表示力的大小 (5

6、)标出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尾画上箭头(含在线段内),表示力的方向 (6)将所图示的力的符号和数值标在箭头的附近 scope of the entire project. (2) should include: semi-finished products, quality of materials, installation quality. (3) must be marked with the date, personnel, quality. (4)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clearly marked sections, axis. (5) the

7、draw details. (6) the covert acceptance record perfect, intact. 2.16 l measurement, process description the process: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structure and design of curtain wall map, partition the whole project, baseline measurements, benchmarking measurement axis, identify key points, put the line

8、, measure, record, replacing the original data measuring elevation 7. 力的示意图:即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注意: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8(重力G: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 1)方向:竖直向下。 2)大小(计算公式):G=mg (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 m=G/g, g=G/m (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 牛顿

9、/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 ?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 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其中,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4)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5)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它的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 9(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

10、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仅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其他物体的弹力应根据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10.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

11、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的种类: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与物体的运行速度、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加物体间的压力;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11.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理解:?

12、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础上,也就是合力“取代了分力,因此合力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外一个力,它只不过是替了原来作用的两个力,不要误认为物体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两个力合成的条件是这两个力须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否则求合力无意义。 12. 力的合成: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做力的合成。 1)当二力方向相同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和;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表述:F =F + F。 合122)当二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差,方向为较大力的方向; 数学表述:F =F - F (其中:F F )。 合1212三、力与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

13、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original data measuring elevation ject, baseline measurements, benchmarking measurement axis, identify key points, put the line, measure, record, replacing thele prorement, process description the process: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structure and design of curtain wall m

14、ap, partition the whouction of clearly marked sections, axis. (5) the draw details. (6) the covert acceptance record perfect, intact. 2.16 l measutruction, constrfinished products, quality of materials, installation quality. (3) must be marked with the date, personnel, quality. (4) cons-scope of the

15、 entire project. (2) should include: semi2 中考复习资料?专题复习 1)它包含两层含义?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 3)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力。 另: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 惯性的大

16、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否受外力等都没有关系。 ? 注意:惯性不是“力”,叙述时,不要说成“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或“受到惯性的作用”等说法。 3. 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或叫作二力平衡。 1)两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3)二力平衡的结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注意: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机械运动 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6)

17、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一般假定不动。2.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3. 速度V: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v=s/t(速度=路程/时间);单位: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4.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三、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v=S/t)生活中,速度多数

18、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总总5. 根据v=S/t可求路程(S=vt)和时间(t=S/v). 五、简单机械 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就叫杠杆。 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L=FL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1122发现的杠杆原理。 3(三种杠杆: 定理:在同圆或

19、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相等。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

20、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4. 三种滑轮: 1)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 质是个等臂杠杆)。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并且向上方无限伸展。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并且向下方无限伸展。2)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六

21、、做功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即:W=Fs(功=力距离)。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3(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

22、效率。计算公式:W/W= 有7、每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补差补漏。4(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ing elevationmeasurmeasurements, benchmarking measurement axis, identify key points, put the line, measure, record, replacing the original data iption the pr

23、ocess: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structure and design of curtain wall map, partition the whole project, baseline descr ly marked sections, axis. (5) the draw details. (6) the covert acceptance record perfect, intact. 2.16 l measurement, processaterials, installation quality. (3) must be marked with the date, personnel, quality. (4)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clearfinished products, quality of m-scope of the entire project. (2) should include: semi第1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