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32542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办法。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一)做游戏。1开火车;2摘果子;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

2、词卡的同学认读);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师: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生:一头大象。)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练读,体会象的高大。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二)学生质疑。(它有多重?)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一)对比学习。问: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回答。对比学习,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问:从文中哪句话

3、看出曹冲的办法好?生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出示课件: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要求:读出满意、欣慰的语气。(二)学习第4自然段。师出示课件: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说一说:称象的过程。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报,师打相应课件:第4自然段曹冲说话的内容。1.学生自由读。2.指名回答称象步骤。3.指名一生再读,同时放“曹冲称象”动画课件。4.生自由读,

4、边读边想象称象的过程。5.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你们找一找,画出来。6.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7.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生练习后,指名发言。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8.师生接读:师:先把大象赶到(生读)师:看船身(生读)师:就沿着水面(生读)师:再把大象(生读)师:装到船下沉到(生读)师:然后(生读)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出示课件:第4段按原文填空。生准备,指名二生填。活跃课堂,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

5、趣。9.针对这部分内容,学生质疑。其他生帮同学解决问题。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时时激励自己,肯定自己。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一)总结升华。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出示课件:读一读,比一比。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生读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师: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生快速读文。(如他们找不出来,师:找出不可行的称象方法。)一生读。师:曹操听了(生:直摇头。)出示课件:结合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曹操听了直摇头。1.从上到下。2.公正的。3.不断地。问: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降低理解难度,体会“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思。培养正确谴词造句的能力。师生配合读:男生读第一种方法,女生读第二种方法,老师读第三段开头、结尾。师:虽然这两种办法不可行,但是曹冲仍认真听了那两人的发言。你们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二)拓展延伸。问: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法?(不是,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