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练习题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93870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练习题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练习题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练习题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练习题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练习题优秀名师资料.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练习题精品文档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练习题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三四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自诗。 ?参考答案?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

2、问题。?全国卷2?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1 / 21 精品文档 ?参考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独坐的”影”陪伴抱膝者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

3、表现思家”的。 ?诗的语言朴实无华。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全国卷3? 雨后池上/刘攽b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 ?参考答案?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

4、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2 / 21 精品文档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西卷? 绝句 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酿。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第一问较为简单,只要结合诗中所描写的?春衫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蛙声歌?等细节,就可以推知它写的是春夏之交乍暖忽寒的季候特点。至于钱先生所说的?情味?,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天津卷? 湖州歌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5、,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板块一 炼字 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3 / 21 精品文档 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答:_ _ 解析:“ 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 “”是一种生在浅水中的水草,“蓼”也是一种水边生长的草,味辛辣。一“白”一“红”,色彩鲜艳,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恬美幽静、令人心醉的美景图。“蓑”比喻为新绿,新颖别致;“映”字体物精妙,令人

6、怡悦。 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向子: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4 / 21 精品文档 “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答:_ _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要能见出诗人所用的

7、技巧, 更重要的是依托诗句展开联想,体味语言的妙处。“斜红叠翠”使用借代手法,以“红”代花,以“翠”代叶,达到含蓄而不直露的效果;一个“斜”宇,写出花朵娇柔多姿、毫无呆板之态,一个“叠”字,则强调了叶片丰茂繁密的长势。 答案:“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运用借代手法,以“红”代花,以“翠”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3(阅读下面宋词,按要求完成问题。 昭君怨 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5 / 21 精品文档 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

8、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 答:_ _ 答案:“跳”字写出了雨之急、雨之大;这个动词绘声绘色地把雨打荷叶的情景极为传神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有人说,颈联中的“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_ _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对全诗的理解,本诗颔联写6 / 21 精品文档 大自然的景物,颈联则写人世的悲欢。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似谁家的白发老母枯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啜泣;

9、又好似谁家的红颜少妇伫立楼头,因丈夫远行而望月长叹。考生 作答时应注意“独”与“空”所蕴涵的情感。 答案:“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表达到了极致。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 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颈联

10、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 答:7 / 21 精品文档 _ _ 答案:“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_ 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

11、语言的能力。考生解答8 / 21 精品文档 本题时,首先要细读全诗,包括题目和注释。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绘杜鹃的啼声,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颔联描绘了“贪夫”及“远客”听后的感受。“贪夫”不愿意听,无奈低首。“远客”初听“已断肠”,夸张地写出其思乡之情。一个“空”字把那种无可奈何的惆怅传达得淋漓尽致。 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板块二 诗眼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

12、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从弟:堂弟。?越吟:越人庄舄,在楚国为官,曾唱越歌以寄托乡思。?杜:即杜若,香草名。 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是夜越吟苦”中“苦”的妙用。 9 / 21 精品文档 答:_ _ 解析:第一步,突出该字对主旨所起的作用。本诗以描写为主,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只有“苦”。从全诗来看,它是全诗感情所在。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荏苒几盈虚”反映的是时光的流逝;“澄澄变今古”暗含着朝代的更替;“是夜越吟苦”,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千里共如何”,联系诗题,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这一切都在诗人心中归结为“凄苦”

13、的心绪。 第三步,从该字在诗中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苦”实际是全诗画龙点睛的词语。 答案:“苦”字言简意丰,吟者借此感慨时光流逝、朝代更替、异地飘零、故乡难回、友人命运等,感情凄苦,此一字为全诗感情所在,可谓点睛之笔。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10 / 21 精品文档 ?建章:宫殿名。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_ _ 答案:“锁”字是第二句中的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3(

14、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有人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_ _ 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抒写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11 / 21 精品文档 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2015年全国高考

15、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专题汇编 一、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一、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12 / 21 精品文档 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

16、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 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韩偓:字致尧,京兆万年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

17、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嗶里,并简要赏析。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二、8. 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首先抒写对皇都13 / 21 精品文档 美好春光的回忆:“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鱼儿一“吹“,就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所以古人认为其为”晚唐巧句“。 9. 五、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

18、居馆舍中的寂寞。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然而,却“禅伏诗魔归净域”,诗未成。诗未写成,悲忧郁愤更深。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冲荡这重重愁阵。然而,“借酒浇愁愁更愁”。这更大的悲伤便使诗人找到自己从前的官服:“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餐待眼明”。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他要好好的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9题。 醉翁操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19、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14 / 21 精品文档 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注释: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

20、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 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17. 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15 / 21 精品文档 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C.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D.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_,

21、_。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 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_,_。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19. 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三、16、C 本词主要借对流泉声音的描写来赞美欧阳修在琅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籁的悠然自得之情。所以选项C说是对醉翁的思

22、念之情不准确。 17、?B A用龙吟虎啸的声音和万籁百泉的秋音来16 / 21 精品文档 写觱篥声;C是蜂和蝉来写琴声;D用白玉和黄莺写琴声。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8、?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9、 苏轼的醉翁操上阕主要是通过描写流泉的自然声响带来的美妙效果来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做法得以流传的欣慰。如首句“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写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声若环佩,词人创造了一个美好意境。“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

23、迟迟未能入眠。下片写鸣泉虽不复存,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人间。醉翁亭记则是通过描写琅琊山的四时景色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词的上片写流泉之自然声响及其感人效果。“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四句为鸣泉飞瀑之所谓声若环佩,创造出一个美好意境。琅然,乃玉声。楚辞?九歌曰:“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此用以状流泉之声响。清圆两字,这里是用来说泉声的 清越圆转。在这十分幽静的山谷中,是谁弹奏起这一绝妙的乐曲,如此以来,动静之趣立现。 17 / 21 精品文档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是对上面设问的回答:这是天地间自然生成的绝妙乐曲。这一绝妙的

24、乐曲,很少有人能得其妙趣,只有醉翁欧阳修能于醉中理解其天然妙趣。此句依然是写流泉声响之无限美妙。“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在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二句说这一乐曲如何打动了荷蒉者。词作将此流泉之声响比作孙子之击磬声,用荷蒉者对击磬声的评价,颂扬流泉之自然声响。 下片写醉翁的啸咏声及琴曲声。“醉翁啸咏,声和流泉。”二句照应上片之只有醉翁欧阳修才能得其天然妙趣的意思。写欧阳修曾作醉翁亭于滁州,在琅琊幽谷听鸣泉,且啸且咏,乐而忘还,天籁人籁,完全融为一体。“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说醉翁离开

25、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声响,但此自然声响,朝夕吟咏,似带有怨恨情绪。“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说时光流转,山川变换,琅琊诸峰,林壑尤美,并非永远保持原状。童颠,指山无草木。而水,同样也不是永远朝着一个方向往前流动的。这句的意思是,琅琊幽谷之鸣泉也就不可能完美地保留下来。“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说,山川变换,人事变换,人们因鸣泉而念及醉翁,而醉翁却已化仙而去。此处用“飞仙”之典,谓醉翁化为飞仙,一去不复返,鸣泉之美妙,也就再也18 / 21 精品文档 无人聆赏了。 结句“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说,鸣泉虽不复存在,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

26、仍然留在人间。词作最后将着眼点落在琴声上,突出了全词的主旨。 这首词句式及字声配搭非常奇特。开头四句,“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只有一个仄声字,其余都是平声。接着二句亦然。这样的安排,与此曲所属宫调有关。同时,上下两结句作七言拗句,也是特意安排的。故郑文焯曰:“读此词,髯苏之深于律可知。” 四、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27、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 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19 / 21 精品文档 葱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比拟,如“柳拂”。 ?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五、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53.264.1生活中的数3 P24-29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

28、诗人在此间。 135.215.27加与减(三)4 P75-80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 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1)如圆中有弦的条件,常作弦心距,或过弦的一端作半径为辅助线.(圆心向弦作垂线)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当a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小;当a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大。五、10.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白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选取景物,铺陈描摹;移步换景,富有层次;虚实结合,寓情于景。 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115.75.13加与减(二

29、)2 P61-63 数学好玩2 P64-67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64.24.8生活中的数3 P30-35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20 / 21 精品文档 (6)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以直线x=h为对称轴,顶点坐标为(h,k)的抛物线。(开口方向和大小由a来决定)天然律吕 筝。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 乍雨初晴。 ?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弧、半圆、优弧、劣弧: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用符号“”表示,以CD为端点的弧记为“”,读作“圆弧CD”或“弧CD”。半圆: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叫做半圆。优弧: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劣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为了区别优弧和劣弧,优弧用三个字母表示。)2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 ? 21 /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