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94463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最新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最新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优秀名师资料.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2011 戴氏教育 高中化学重点知识记忆 一、几个常见的热点问题 1(阿伏加德罗常数 (1)条件问题: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增大,不能使用22.4 L/mol。 (2)状态问题:标准状况时,HO、NO、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为液态或固态;SO、PO224325等为固态,不能使用22.4 L/mol。 1837)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及微粒数目:如DO、O、HCl等。 (322(4)某些特定组合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Ne、O、P等。 34(5)某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白磷(31 g白磷含1.5 mol P,P键)、金刚石(12 g金刚石含2 mol C,C键)、晶体硅及晶体SiO

2、(60 g二氧化硅晶体含4 mol Si,O键)、C(1 mol C2nn含n mol单键,n/2 mol 双键)等。 (6)某些特殊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如NaO与HO、CO的反应(1 mol NaO转移1 mol222222电子;Cl与HO、NaOH的反应(1 mol Cl转移1 mol电子。若1 mol Cl作氧化剂,则转移2 mol2222电子);Cu与硫的反应(1 mol Cu反应转移1 mol电子或1 mol S反应转移2 mol电子)等。 (7)电解质溶液中因微粒的电离或水解造成微粒数目的变化:如强电解质HCl、HNO等因3完全电离,不存在电解质分子;弱电解质CHCOOH、HCl

3、O等因部分电离,而使溶液中CHCOOH、333+3+3+3+2HClO浓度减小;Fe、Al、CO、CHCOO等因发生水解使该种粒子数目减少;Fe、Al、332CO等因发生水解反应而使溶液中阳离子或阴离子总数增多等。 33+(8)由于生成小分子的聚集体(胶体)使溶液中的微粒数减少:如1 mol Fe形成Fe(OH)胶体3时,微粒数目少于1 mol。 (9)此外,还应注意由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微粒时,是否告知了溶液的体积;计算的是溶质所含分子数,还是溶液中的所有分子(应考虑溶剂水)数;某些微粒的电子数计算时应区分是微粒所含的电子总数还是价电子数,并注意微粒的带电情况(加上所带负电荷总数或减去所带正电荷

4、总数)。 2(离子共存问题 3+3+2+2+ +(1)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Fe、Al、Zn、Cu、NH、Ag等均与4OH不能大量共存。 2223(2)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CHCOO、F、CO、SO、S、PO、 AlO33342+均与H不能大量共存。 +(3)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它们遇强酸(H)2会生成弱酸分子;遇强碱(OH)会生成正盐和水:HSO、HCO、HS、HPO、HPO等。 332442+2+2(4)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则不能大量共存:Ba、Ca与CO、3+ 2+2322SO、PO、SO等;Ag与C

5、l、Br、I等;Ca与F,CO等。 344243+22(5)若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Al与HCO、CO、HS、S、AlO3323+2等;Fe与HCO、CO、AlO等。 3323+2+(6)若阴、阳离子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Fe与I、S;MnO(H)与I、422+22+2222Br、Cl、S、SO、Fe等;NO(H)与I、S、SO、Fe等;ClO与I、S、SO等。 33333+3+3(7)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Fe与SCN;Al与F等(AlF)。 61 2011 戴氏教育 +(8)此外,还有与Al反应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H;可能OH,含H时一定不

6、含NO);3(+13水电离出的c(H),10 mol/L(可能为酸溶液或碱溶液)等。 3(热化学方程式 (1)?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反应物中的总键能,生成物中的总键能 注意:?同一热化学方程式用不同计量系数表示时,?H值不同;?热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表示物质的量;?能量与物质的凝聚状态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中需标明物质的状态;?H中用“,”表示吸热;用“,”表示放热;?计算1 mol物质中所含化学键数目时,应首先区分晶体类型,分子晶体应看其分子结构(如P中含6个P,P键,C中含30个C,C键和60个C,460C键),原子晶体应看其晶体结构,特别注意化学键的共用情况(如1 mol Si

7、O中含4 mol Si,O2键,1 mol 晶体Si中含2 mol Si,Si键);?在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前(系数为1,并注意生成的水为液态。 (2)物质分子所含化学键的键能越大,则成键时放出的能量越多,物质本身的能量越低,分子越稳定。 (3)盖斯定律: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热效应相同。即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所经历的途径无关(注意:进行相关计算时,热量应带“,”、“,”进行运算)。 CO(g)1H1H2O(g)+3O(g)2+222H1C(s)O(g)+CO(g)例如:,?H,?H,?H 212324(元素周期率与元

8、素周期表 (1)判断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 金属性强弱 非金属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 ?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的易难 ?与H化合的易难或生成氢化物稳定性 22?活泼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 ?活泼非金属单质能置换出较不活泼非金属单质 (2)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 ?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则半径越大: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 +2+3+如:H,H,H;Fe,Fe,Fe;Na,Na;Cl,Cl ?电子数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多则半径越小(即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则半径越小。 +2+如:? 与H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9、:H,Li,Be 2+2+3+? 与N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O,F,Na,Mg,Al 2+2+? 与Ar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S,Cl,K,Ca ?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 同主族: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无论是原子半径还是离子半径从上到下递增。 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 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比较时要把阴阳离子分开。同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半径大2 2011 戴氏教育 于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半径。 3+例如:Na,Cl;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l,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 (3)元素周期结构 1、2、3类第元素种分别为 :短 期周期周2、8、84、5、618、18、32类元素种

10、分别为 :长期期周周第7个横 行7个期周( )为 :类元素种满,7若32排不 完 全第期周期周元素周期表族7个主?A , ?A7个 副族?B , ?B18个纵列族8、9、10个纵?列1个 第第 16个族 ( )为 稀 有气18体1个 0族列,第纵 (4)位、构、性间关系 位 置位 同质,化学性数原子序核电荷数同数,质子位 近近周期质化学性序数层 数电子,期变性同周递主族序数数最 外 层 电子,同主族性、相 似变性递最 高 正价(除O、F外 ),族主数最 外 层 电子结构 性质8主族数负 价绝对值,的化学质定元素性决数、原子半径最 外 层 电子5(化学平衡 (1)化学反应速率:aA(g),bB(

11、g)cC(g),dD(g) 反应任一时刻:v(A)?v(B)?v(C)?v(D),a?b?c?d 正正正正v(A)?v(B)?v(C)?v(D),a?b?c?d 逆逆逆逆平衡时:v(A),v(A),v(B),v(B),v(C),v(C),v(D),v(D) 正逆正逆正逆正逆(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固体物质的浓度可以视作常数,故其反应速率与固体的用量无关。 ? 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2,4倍。 ? 压强只影响气体反应的速率。 ? 充入“惰性气体”:恒温、恒容:不影响反应速率; 恒温、恒压:反应速率减小。 ? 催化剂可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影响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

12、,而不能改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2)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K为定值。常用于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和平衡时组分浓度、反应物平衡转化率等的计算(计算时特别注意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使用的是组分的平衡浓度)。 (3)平衡标志 ? 宏观:各组分的浓度相等。 ? 微观: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 其他:如气体颜色、反应物转化率、产物产率、组分百分含量、气体密度、气体相对分3 2011 戴氏教育 子质量等,若平衡移动时该量改变,则不再改变时即达平衡状态。 (4)平衡移动方向 v,v,平衡正向移动 正逆? 改变条件的瞬间: v,v,平衡不移动 正逆v,v,平衡逆向移动 正逆因此

13、,化学平衡的移动与反应的过程有关,是过程函数,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取决于改变条件瞬间的v、v之间的关系。 正逆? 浓度熵(Q)法:按平衡常数计算式算出改变条件的瞬间值,然后与平衡常数进行比较。 Q,K,平衡正向移动 改变条件的瞬间: Q,K,平衡不移动 Q,K,平衡逆向移动 (5)等效平衡 ? 恒温恒容条件下,当把反应物和生成物换算成一边物质后,若物质的量相等,达平衡时的状态与原平衡等效,此时各组分浓度和百分含量均相等;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当把反应物和生成物换算成一边物质后,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等比例,达平衡时状态与原平衡等效,此时各组分浓度不等,百分含量相等。 ? 恒温恒压条件下,当把反应物和

14、生成物换算成一边物质后,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等比例,达平衡时状态与原平衡等效,此时各组分浓度和百分含量均相等。 ? 等效平衡的构建:当增加恒容容器中气体组分的物质的量时,该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瞬间增大,同时由于容器中气体物质的量的增加,使容器内压强增大,两个因素同时影响化学平衡,需构建等效平衡来比较转化率、产率、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等状态量。 一般思路为:先构建恒温恒压下等效平衡(即反应容器与气体物质的量作同等程度的改变),然后改变容器内压强使容器体积与原平衡时相同,通过压强改变时平衡的移动情况对转化率、产率、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等状态量的影响作出判断。 注意:构建的等效平衡只能判断气体转化率、产率、相对分

15、子质量等状态量,而不能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平衡移动是过程函数,应通过改变条件瞬间正、逆反应速率间关系或浓度熵与平衡常数间关系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6(电解质溶液 (1)溶液的导电性: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相反,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 (2)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能水解盐的水解程度与电解质浓度间的关系:弱酸或弱碱的浓度越大,则其酸性或碱性越强,但其电离程度越小;强酸弱碱盐或弱酸强碱盐的浓度越大,则其酸性或碱性越强,但其水解程度越小。 (3)溶液中微粒浓度的比较 ? 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 首先判断溶液中的溶质;然后根据溶

16、质组成初步确定溶液中微粒浓度间的关系;接着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或题中给出);最后根据溶质是否因电离或水解而造成微粒浓度的变化,根据溶(液的酸碱性确定其电离和水解程度的大小,写出微粒浓度间最终的大小关系。 ? 微粒浓度间的守恒关系: 4 2011 戴氏教育 电荷守恒:借助于离子浓度(或物质的量)表达溶液呈电中性的式子。 物料守恒:溶液中溶质微粒符合溶质组成的式子。 (4)电极反应式、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参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 当电极产物与电解质溶液中微粒发生反应时,该反应应体现在电极反应式中;当两电极产物会发生反应时,应体现在总反应式中

17、(此时两电极反应式之和并不等于总反应式)。 (5)对可充、放电化学电源的认识 ? 放电的方向为原电池方向,是氧化还原反应自发的方向;充电的方向为电解池方向,是氧化还原反应非自发的方向。 ? 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接外接电源的负极(作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接外接电源的正极(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6)对电解精炼的认识 ? 电极材料:阴极为精品,阳极为粗品,电解质溶液为含精炼金属离子的可溶性盐溶液。 ? 电极反应式:阳极为精炼金属及活动性位于精炼金属之前的金属失电子而溶解,阴极为精炼金属离子得电子而析出,活动性位于精炼金属之后的金属则掉

18、落而成为阳极泥。 二、无机框图中的题眼 1(中学化学中的颜色 +(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2+3+2+(2)有色溶液:Fe(浅绿色)、Fe(黄色)、Cu(蓝色)、MnO(紫红色)、Fe(SCN)(血红色) 43(3)有色固体:红色:Cu、CuO、FeO;红褐色固体:Fe(OH);蓝色固体:Cu(OH);黑22332色固体:CuO、FeO、FeS、CuS、CuS、AgS、PbS;浅黄色固体:S、NaO、AgBr;黄色固体:2222AgI、AgPO(可溶于稀硝酸);白色固体:Fe(OH)、CaCO、BaSO、AgCl、BaSO等。 342343(4)反应中的颜色变化

19、 2+? Fe与OH反应: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迅速转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 I遇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 2? 苯酚中加过量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三溴苯酚能溶于苯酚、苯等有机物)。 (? 苯酚中加FeCl溶液:溶液呈紫色。 33+? Fe与SCN:溶液呈血红色。 (? 蛋白质溶液与浓硝酸:出现黄色浑浊(蛋白质的变性)。 2(中学化学中的气体 (1)常见气体单质:H、N、O、Cl 2222(2)有颜色的气体:Cl(黄绿色)、溴蒸气(红棕色)、NO(红棕色)。 22(3)易液化的气体:NH、Cl、SO。 322(4)有毒的气体:F、O、HF、Cl、HS、SO、CO、NO(NO、CO均能与血红

20、蛋白失去23222携氧能力)、NO(制备时需在通风橱内进行)。 2(5)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HCl、HBr;易溶于水的气体:NO、SO;能溶于水的气体:322CO、Cl。 22(6)具有漂白性的气体:Cl(潮湿)、O、SO。 232注意:Cl(潮湿)、O因强氧化性而漂白(潮湿Cl中存在HClO);SO因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23225 2011 戴氏教育 不稳定无色物质而漂白;焦碳因多孔结构,吸附有色物质而漂白。 (7)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气体为:Cl(SO使石蕊试液显红色)。 22(8)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加热时又恢复红色)、Cl(加入AgNO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223(9

21、)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气体:水蒸气。 (10)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Cl、Br、NO、O。 2223(11)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NH、HS、HBr、HI。 32(12)不能用无水CaCl干燥的气体:NH(原因:生成:CaCl?8NH)。 23233(有一些特别值得注意的反应 (1)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122FeCl,Cl2FeCl 4Fe(OH),O,2HO4Fe(OH) 22322232NaSO,O2NaSO 2FeCl,Fe3FeCl 2322432(2)难溶性酸、碱的分解 HSiOSiO,HO Mg(OH)MgO,HO 2322222Fe(OH)FeO,3HO 2Al(

22、OH)AlO,3HO 32323232(3)不稳定性酸、碱的分解 2HClO2HCl,O? 4HNO4NO?,O?,2HO 23222NH?HONH?,HO HSOSO?,HO 32322322(4)不稳定性盐的分解 NHClNH?,HCl? 2AgBr2Ag,Br 432CaCOCaO,CO? 2NaHCONaCO,CO?,HO; 32323222+2+(5)金属置换金属:Fe,CuCu,Fe、2Al,FeO2Fe,AlO 2323+2+(6)金属置换非金属:2Na,2HO2NaOH,H? Zn,2HZn,H? 2222Mg,CO2MgO,C 3Fe,4HOFeO,4H? 22342(7)非

23、金属置换非金属:2F,2HO4HF,O Cl,HS(HBr、HI)2HCl,S(Br、I) 22222222C,SiOSi,2CO? C,HOCO,H 2223Cl,2NHN,6HCl Si,4HFSiF,2H 23242(8)非金属置换金属:H,CuOCu,HO C,2CuO2Cu,CO? 2224(一些特殊类型的反应 (1)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Cl,HOHCl,HClO 2HS,3O2SO,2HO 222222催化剂4NH,5O4NO,6HO CH,2OCO,2HO 3224222(2)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单质 6 2011 戴氏教育 4NH,6NO5N,6HO 2HS,SO3S

24、,2HO 3222222NaO,2HO4NaOH,O? NaH,HONaOH,H? 2222222NaO,2CO2NaCO,O CO,HOCO,H 222232222(3)一些特殊化合物与水的反应 ? 金属过氧化物:2NaO,2HO4NaOH,O? 2222? 金属氮化物:MgN,3HO3Mg(OH),2NH? 32223O2Al(OH),3HS? ? 金属硫化物:AlS,6H23232CaS,2HOCa(OH),HS? 222? 金属碳化物:CaC,2HOCa(OH),CH? 22222AlC,12HO4Al(OH),3CH? 43234? 金属氢化物:NaH,HONaOH,H? 22? 金

25、属磷化物:CaP,6HO3Ca(OH),2PH? 32223? 非金属的卤化物:NCl,3HONH,3HClO PCl,3HOHPO,3HCl 3233233SiCl,3HOHSiO,4HCl SOCl,HO2HCl,SO? 4223222(4)双水解反应 3+3+3+2? Al(或Fe)与HCO、CO:Al,3HCOAl(OH)?,3CO? 333323+22Al,3CO,3HO2Al(OH)?,3CO? 32323+23+? Al与HS、S:Al,3HS,3HOAl(OH)?,3HS? 2323+22Al,3S,6HO2Al(OH)?,3HS? 2323+3+? Al与AlO:Al,3Al

26、O,6HO4Al(OH)? 2223(5)一些高温下的反应 3Fe,4HOFeO,4H? 2Al,FeO2Fe,AlO 23422323C,HOCO,H CaCOCaO,CO? 2232CaCO,SiOCaSiO,CO? NaCO,SiONaSiO,CO? 3232232232(6)能连续被氧化的物质 OOOO2222? 单质:NaNaONaO CCOCO 2222OOOOOO222222NNONO PPOPO SSOSO 22232523OOOO2222? 化合物:CHCOCO NHNONO 4232OOOOO22222HSS(或SO)SOSO CHCHOCHCHOCHCOOH 222332

27、33OOO222CHOHHCHOHCOOHCO 327 2011 戴氏教育 三、有机化学 1(三类物质中氢的活泼性比较 NaCO NaHCO Na(置换) NaOH(中和) 233CH,OH H? 252HONa NaHCO CCH,OH H? 653652CHCOOH COONa CHH? CO? CO? 332222(常见试剂的常见反应 (1)溴单质 ? 只能是液溴: 与饱和碳原子上氢的取代反应(光照或加热) 与苯环上氢的取代反应(催化剂) ? 可以是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不饱和烃(烯烃或炔烃)的加成反应 酚类物质中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含醛基物质的氧化反应 (2)NaOH ? NaO

28、H水溶液: 卤代烃的取代反应(1 mol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卤原子水解需2 mol NaOH) 酯的水解反应(1 mol 酚酯消耗2 mol NaOH) 与羧酸或酚羟基的中和反应 蛋白质或多肽的水解 ? NaOH醇溶液: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3)新制Cu(OH)悬浊液: 与羧酸的反应 2含醛基物质的氧化反应 (4)银氨溶液:含醛基物质的氧化反应 (5)HSO: 作催化剂:苯的硝化或醇的消去反应;酯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24反应物:苯的磺化反应;与醇的酯化反应 强酸性:与CHCOONa加热蒸馏制CHCOOH 33(6)酸性高锰酸钾: 烯烃、炔烃等不饱和烃的氧化反应 苯环侧链(与苯环相连的第一个碳上有氢)

29、的氧化反应 醇的氧化反应 含醛基物质的氧化反应 (7)FeCl:含酚羟基物质的显色反应 3(8)HNO: 苯的硝化反应(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酸反应) 3遇蛋白质显黄色(蛋白质分子中含苯环 与甘油、纤维素等的酯化反应 3(反应条件和反应试剂对有机反应的影响 (1)反应条件 BrFe(或 )BrCHCH+BrHBrCH(催化剂时苯环上取代) +33238 2011 戴氏教育 IFeICl+HCl光CH+BrHBrCHBr(光照或加热时饱和碳上取代) +322500?CH,CH,CH,ClCH,CH,CH,Cl,HCl 23222BrCH,CH,CH,HBr (氢加在含氢较多碳原子上,符合马氏规则

30、) CHCHCH2333CH,CH,CH,HBrCH,CH,CH,Br(反马氏加成) 23322(2)温度不同 BrBr80?CHCHCHCH+ BrCHCHCHCH22222 BrBr60?CHCHCHCH+ BrCHCHCHCH22222 浓HSO浓HSO2424?CHCHCHOHHCHO2CHCHOHCHCHOCHCH,HO +?140?(2)溶剂影响 醇水CHCHBr,NaOHCHCHOH CHCHBr,NaOHCH,CH?,NaBr,HO 323232222(3)试剂浓度影响 浓HSO24CHCOOH,CHCHOHCHCOOCHCH,HO 3323232稀 HSO24CHCOOCHC

31、H,HOCHCOOH,CHCHOH 3232332(3)溶液酸碱性影响 +HR,OH,HXR,X,HO R,X,HOR,OH,HX 22稀 HSO24CHCOOCHCH,HOCHCOOH,CHCHOH 3232332CHCOOCHCH,NaOHCHCOONa,CHCHOH 3233324(官能团间的演变 CHCHONa32CHCClCHCHCHCHCl333332NaOH、HO2NaOH、HOOBr、光 HNa222NaOHO/Cu、O/催化剂NaOH、HO222CHCOONaCHCHBrCHCHOHCHCHOCHCOOH3323233+浓HSOHBr、HH/催化剂242 蒸馏NaOH、醇SO

32、浓HHOHCONaOH、HHOHBr24252NaOH、2SO、稀 H24浓HSO、CHCHBr170?2432HCCHHCCHCl2222CHCOOCH325 9 2011 戴氏教育 5(有机中常见的分离和提纯 (1)除杂(括号内为杂质) ? CH(CH、CH):溴水,洗气(或依次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NaOH溶液,洗气) 262422? CH(CH,CH):酸性高锰酸钾溶液、NaOH溶液,分液 66653? CH,Br(Br):NaCO溶液,分液(主要考虑CHBr在NaOH条件下能水解) 2522325? CH,Br(Br):NaOH溶液,分液 652? CH,OH(HO):加新制生石灰,

33、蒸馏 252H,OH):NaOH溶液,分液(或直接蒸馏) ? CH(C6665? CHCOOCH(CHCOOH、CHOH):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325325? CHOH(CHCOOH):NaOH,蒸馏 253(2)分离 ? CHOH:NaOH溶液,分液,上层液体为苯;然后在下层液体中通过量的CO,H、C66652分液,下层液体为苯酚(或蒸馏收集不同温度下的馏分) ? CHOH、CHCOOH:NaOH,蒸馏收集CHOH;然后在残留物中加硫酸,蒸馏得25325CHCOOH。 3四、化学实验 1(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时,先移出导

34、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4)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5)点燃H、CH、CH、CH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242422(6)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中和碱液再加AgNO溶液。 33(7)检验NH(用红色石蕊试纸)、Cl(用淀粉KI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32气体接触。 (8)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移液管先用待装液润洗。 (9)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0)H还原CuO时,先通H后加热,反应完毕

35、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 222(11)检验蔗糖、淀粉水解产物时,先加NaOH中和催化作用的硫酸,再加新制Cu(OH)悬2浊液或银氨溶液。 2(中学化学实验中的温度计 (1)测液体的温度:如测物质溶解度;实验室制乙烯等。 (2)测蒸气的温度:如实验室蒸馏石油;测定乙醇的沸点等。 (3)测水浴温度:如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苯的硝化反应;苯的磺化反应;制酚醛树脂;银镜反应;酯的水解等。 3(常见实验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固(液)、液加热型。 10 2011 戴氏教育 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固(液),液加热型 (2)各种防倒吸装置用于防止液体的倒

36、吸。 (3)常见的净化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 ? 常见的净化装置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 常见的尾气吸收装置用于吸收尾气。 (4)常见的量气装置通过排液法测量气体的体积。 (5)过滤、蒸馏、分液装置 4(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 举例 11 2011 戴氏教育 粗盐提纯时,将粗盐溶于水,过滤 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结晶 分离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大的固体混合物 分离KNO和NaCl的混合物 3蒸发 除去溶液中的挥发性溶剂 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 蒸馏 分离沸点差别大的液体混合物 由普通酒精制取无水酒精 萃取 提取易溶于某种溶剂的物质

37、用CCl提取I水中的I 422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 (2)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化学方法 ?溶解法:利用特殊的溶剂(或试剂)把杂质溶解而除去,或提取出被提纯物质的一种方法。 ?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而除去,或将被提纯物质转化为沉淀而分离出来。 ?转化法: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而除去的一种方法。 ?加热分解法:通过加热将杂质转化成气体而除去的一种方法。 ?酸碱法:通过加酸、碱调节溶液的pH,从而使杂质转化为沉淀而除去。 ?氧化还原法:通过加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沉淀或其它物质而除去。 ?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溶液中的特定离子。 5(常

38、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 检验方法 主要现象 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Zn;+H 变色,产生氢气,产生CO气体 2碳酸盐等 +Na、K 焰色反应 钠“黄”钾“紫”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形成无色溶3+Al OH 液 3+Fe KSCN溶液,NaOH溶液 溶液变红色,生成红褐色沉淀 +NH NaOH溶液、加热 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4 OH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ClAgNO、稀硝酸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32 SO稀HCl、BaCl溶液 生成不溶于HCl的白色沉淀 422CO 盐酸、澄清石灰水 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3五、物质结构与性质 1(原子结构与性质

39、 原子核:同位素、原子量物理性质 A(1)原子(X) Z核外电子化学性质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半径决定。 例如: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半径不等(同主族元素),性质出现递变性; Li和Mg、Be和A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等,半径相近,性质相似。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掌握1,36号元素) ? 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排能量低的能层和能级,然后由里往外排能量高的(能层和能级均影响电子的能量)。 12 2011 戴氏教育 ? 泡里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排2个自旋相反的电子,即原子核外没有2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完全相同。 ? 洪特规则: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

40、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 当轨道上电子呈半满、全满或全空时,体系能量最低。 (4)电离能比较:首先应写出微粒的外围电子排布式,再根据使体系能量最低去比较;根据用原子的电离能数据也可推测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电负性: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电负性越小,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电负性相差越大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化合物的离子性越强(形成离子键)。 2(分子结构与性质 (1)化学键化学性质(决定分子的稳定性)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成键微粒 阴、阳离子 原子 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微粒间相互作用 静电作用 共用电子对 静电作用 活泼金属(如?A、?A)和成

41、键原子具有未成键原因 金属 活泼非金属(如?A、?A) 成对电子 (2)化学键理论 ? 共价键理论(VB):共价键的形成实则是电子的配对。该理论不能解释碳形成甲烷分子。 ? 杂化轨道理论:能量相近的轨道可以兼并成能量相同的几个等价轨道。用以解释碳能形3成甲烷分子(实则是碳原子采取sp杂化,形成四个兼并轨道,再与氢成键)。杂化后,原子的成键能力增强。 ?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a(分子中的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尽可能远离,电子对之间夹角越小,排斥力越大。 b(由于孤电子对只受一个原子核的吸引,电子云比较“肥大”,故电子对之间排斥力大小顺序为:孤电子对与孤电子对大于孤电子

42、对与成键电子对大于成键电子对与成键电子3对(因此,均采取sp杂化,电子对构型都为正四面体形的CH、NH、HO分子中键角432依次减小)。 c(微粒中价电子对数为:n,(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每个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微粒所带的电荷数),2(微粒带负电荷时取“,”,带正电荷时取“,”)。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氢和卤素作为配位原子时,提供一个电子,当?A族元素作为配位原子时,认为不提供电子(由价电子对数可确定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电子对数分23别为2、3、4时,中心原子分别采取sp、sp、sp杂化)。 d(当配位原子不是氢、?A、?A族元素时,可运用等电子原理,寻找其熟悉的等电子体来判

43、断其构型。 ? 等电子原理 a(具有相同原子数目和相同电子总数(或价电子总数)的分子或离子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 2b(常见等电子体:N、CO、CN、C(电子总数为14e,存在叁键); 22CO、CS、COS、BeCl、N、OCN、SCN(价电子数为16e,均为直222313 2011 戴氏教育 线型); 22BCl、CO、SiO、NO(价电子数为24e,均为平面正三角形); 33332NCl、PCl、NF、PF、SO(价电子数为24e,均为三角锥形); 33333423SiCl、CCl、SiO、SO、PO(价电子数为24e,均为正四面体形)。 44444(3)分子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是否

44、重合 ? 与键的极性有关;? 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 类型 实例 键角 键的极性 空间构型 分子的极性 AH、N、Cl等 非极性键 直线形 非极性分子 2 222AB HCl、NO、CO等 极性键 直线形 极性分子 CO、CS等 180? 极性键 直线形 非极性分子 22HO、HS等 ,180? 极性键 “V”形 极性分子 AB222 SO分子 120? 极性键 三角形 极性分子 2ABC COS 180? 极性键 直线形 极性分子 BF分子 120? 极性键 三角形 非极性分子 3AB3 NH、PCl等分子 ,109.5? 极性键 三角锥形 极性分子 33ABCH、CCl等分子 109.5?

45、 极性键 正四面体形 非极性分子 4 44(4)相似相溶原理:极性相似,相互溶解,极性相差越大,则溶解度越小。 如:水为强极性分子,强极性的HX、NH等易溶于水; 3有机物均为弱极性或非极性分子,有机物间可相互溶解。 (5)共价键的类型 ? 电子对是否偏移: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 成键方式:头碰头键;肩并肩键。头碰头时电子云重叠最大,故键较键稳定。当两原子间形成多个共价键时,首先形成一个键,其余则只能形成键。 (6)分子间作用力及氢键物理性质 ?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对于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例如:沸点 F,Cl,Br,I。 2222?

46、氢键 a(形成氢键的因素:含N、O、F,且含有与N、O、F直接相连的H。 b(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物质在熔化或汽化的过程中,还需克服分子间的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可促进能形成氢键的物质之间的相互溶解。 3(晶体结构与性质物理性质 (1)晶体类型及其性质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 组成微粒 阴、阳离子 分子 原子 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离子键 分子间作用力 共价键 金属键 是否存在单个分子 不存在 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14 2011 戴氏教育 熔、沸点 较高 低 很高 高低悬殊 硬度 较大 小 很大 大小悬殊 晶体或熔融状晶体不导电, 态下不导电, 晶体为半导导电情况 溶于水或熔融晶体导电 溶于水时部分体或绝缘体 状态下导电 晶体能导电 (2)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 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则离子键越强,晶体熔、沸点越高。 晶格能比较:阴、阳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半径越小,则晶格能越大。 2+例如:MgO,NaCl(Mg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