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郑花菜种:品牌时代步履蹒跚优选资料.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51231 上传时间:2022-0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郑花菜种:品牌时代步履蹒跚优选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上郑花菜种:品牌时代步履蹒跚优选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上郑花菜种:品牌时代步履蹒跚优选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郑花菜种:品牌时代步履蹒跚优选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郑花菜种:品牌时代步履蹒跚优选资料.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上郑花菜种品牌时代步履蹒跚入冬的早晨,有点寒意,马屿镇上郑村的田头,稀稀落落地,几个花菜种农。家就安在田边,该是播种的季节,种农积极性却不高,不是天气使然,而是因为今年的花菜种 没有卖出好价钱, 或者, 更确切地说是今年的花菜种收成后, 没有几个钱真正落进种农的口袋。背景上郑村花菜种苗基地建成已有 30余年历史,近 10 年来,由于杂交花菜种的研发成功,更使生 产规模得到了不断的扩大,而且还辐射周边乡村(如江浦、曹村等),相继种植花菜种。据统 计,目前我市花菜育种面积达 300 亩,其中上郑村占 2/3 强,在浙南地区享有盛誉。一组数据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上郑村花菜种的种植情况:上郑花菜种苗基地

2、面积达200 亩,占全村总面积的 46%:全村 283户,育种户占 43%;年种苗生产逾 2500公斤,收入达 350 多万元, 占全村农业总收入的 80%。但就是这么一个支柱产业,这样的生产规模,在全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后,在市场 竞争日趋激烈时,面临严峻挑战。现状“价格便宜了,赚钱难了。”在田头,一对父子种农以这样的开场白接受记者的采访。父亲是 位老种农,用 20 多年的时间把最初的几分田扩展为如今的 6 亩多,因为“没有别的营生”, 儿子也在七八年前当上了种农,现在也有了4 亩田。在上郑村,全家从事花菜育种,是很普遍的现象。当种农这么久,父子俩最怀念的是1998 年,“一公斤种子

3、 6000 多元,比黄金还贵!”当时的情形是,受天气的影响,上郑村的花菜种产量低,奇货可居,种子商来收购,价格由种农说了 算。“他们(种子商)逃不出我们上郑的圈子。”老种农用这话来概括曾有的辉煌。但是,随后的几年,特别是近几年,再没有种农把话喊得这么“牛”。今年 6 月,收获的季节,因为受天气影响甚微,种农们的产量都不错。但好产量没有带来好收 益。“我家有固定的户头(种子供货渠道),今年也只是做到保本。一些散的种农,都多多少 少的亏了。”老种农的儿子给记者算了一笔帐,来解释亏本的原因。1亩地,需投资近 1 万元的成本(包括种子、肥料和夹花工人的工资),亩产 30 多斤,卖给种子商每公斤 800

4、 元。投 入产出之间稍有差额,但这不是纯利润。因为连年收入都不是很好,不少散户的投资成本都是 向信用社借的,利息要还;花期到时,要赶紧夹花,夹花工人的工资是铁板钉钉的, 1 亩地近 50人,20元一天,包一顿中餐, 每天要现金支付; 种子被收购后, 赊帐严重, 800元一公斤的, 通常只付一半,剩下的,要到开春后才能还上(这还算好的)。利息、工资现金支付和赊帐, 三者将散户仅有的些微收益吞噬得干干净净。据悉,因为花菜种卖不上一个好价钱,今年有将近一半的种子被留存在了种农家中,以期来年 形势会有所不同。“你预计明年形势会有所好转吗?”这问题得到的答案是:“不知道。”记 者采访时, 遇上一农户正种

5、茄子,说是花菜育种没赚钱,改种别的试试。老种农说,这两三年, 村里出去做蛋糕等生意的人多了,留下来的散户预计到 12 月份改种的会更多一些。“都说不 熟不做,谁知道改种别的之后是否就会一定好呢?”农民靠天吃饭,对未卜的前程一片茫然。原因上郑村育种大户郑庆一家今年的收成情况和往年没有多大出入。其儿子郑永开解释,他家有自 身的优势。首先,郑庆一花菜育种 30 多年,一定的原始积累使他家不用贷款。其次,他家有 自己的知名品牌“庆一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郑永开说到了点子上,散户们所缺乏的第二点,正是他们亏本的一个主要 原因。尽管村里种农们育种都有相当长的历史,但是到目前为此,真正叫得响的品牌却没有几

6、 个。采访中, 种农们都提到一个温州来的、 叫老邵的种子商, 散户们的种子大部分都由他吃进。 据种农说,老邵每年来上郑村收购种子近 500 公斤,付一半的收购款,回去后,弄上自己的品 牌,每公斤能挣上 800 多元。“老邵这几年靠着我们上郑村发了,到处都有房产。”说这话, 种农心里酸,因为替老邵作嫁衣的是他们自已。种子没品牌的苦,一部分中等规模的种农也尝到了。虽然有自己的“户头”,但是因为没有响 当当的品牌,压价现象总是常常发生。另外,没品牌也常导致经济纠纷。上面提到的那位老种 农曾经就因为这事与上海一家公司打上了官司,花了三四万元钱。出路大家都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今年,村里 44 个散户成

7、立了兴农蔬菜种苗有限公司。但是几个月后,美好的初衷被现实给粉 碎了。该公司监事、村会计郑圣旭对记者说,公司成立后, 44个成员 44 种想法,工作很难开 展。另外,由于各家的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一时也很难就此去创一个品牌。目前的情况是,仍 然各自为战、自产自销。但是散户的这种随意性给其他种农造成了困扰。一位中等规模的种农说,竞争的结果,最明显 的,是价格提不上去。郑永开说,现在花菜的杂交品种市场还没有饱和,但上郑村种农出去拓 展外面市场的人很少,他们只是在省内互相竞价,挖本村人的墙角,其结果是一损俱损。郑永开总结多年的种植经验,认为上郑花菜基地想要继续发展,必须走出去。这几年,“庆一 牌”花菜种一直朝这方面努力,在全国各地抢占市场,今年种子价格不受周围环境影响,可以说是一个成效 今年 7 月份,该镇岳忠花菜育种场有了自己的站,开始做网上业务。同行的马屿镇农技站工作人员庞子千对此有更具体的想法,他认为上郑村要创建独家花菜种苗 产业化有限公司,做到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统一管理,形成一个利益分享、产销明确的联合 体。此外要加强服务网络的建设,组建种苗营销队伍,广泛开展联系和沟通,提高知名度。或许,从这些花菜育种大户和关心这一产业的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上郑花菜种苗基地的曙 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