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范式到现代转型.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60293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传统范式到现代转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传统范式到现代转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传统范式到现代转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传统范式到现代转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传统范式到现代转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传统范式到现代转型.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传统范式到现代转型“嘎老”汉译称为“侗族大歌” , 是侗族南部地区所特有的口头艺术形式。作为南侗文化传承的载体, 侗族大歌蕴含了南侗社区的社会结构和婚恋关系。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到来, 侗族大歌面临着市场经济、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全面冲击 . 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而受到解构。事实上, 每一种少数民族文化都会因“全球化趋势”而发生变迁。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研究这些文化在全球化趋势和地方经济欠发达的双重压力下能否且如何找到和建构自己的现代形式。作为一项重要的本土资源, 在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下 , 岩洞村侗族大歌的复兴受到了当地村民、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热烈追捧

2、。虽然侗族大歌传统的复兴是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满足族群认同的需要而产生的 , 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 侗族大歌的歌唱传统却以前所未有的复兴势头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不管它是基于何种原因、受何种因素的诱导和支配, 也不管它是“表演”还是“生活本身” , 值得肯定的一点是, 全球化并没有导致侗族大歌歌唱传统的消失, 相反 , 正是全球现代化的进程带来了侗族大歌传统的复兴, 强化了侗族民族文化的本土化建构。本文以岩洞村侗族大歌为研究个案 , 通过对当地侗族大歌传统文化 , 即大歌的传承机制、大歌对婚恋制度的介入以及传承功能变迁的考察, 试图将当地大歌的传统变迁以及导引出传统变迁的村民与政府两股相交织的形

3、塑力量 “深描” 出来 ,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 反思对“传统变迁”的看法, 并思考和探讨如何在顺应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下实现民族文化长久的传承与发展。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目的及意义、 侗族大歌相关研究的梳理、 选择岩洞村作为田野 调查点的原因以及本论文所运用到的理论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从岩洞村的基本概况、 历史与现状以及对侗族大歌概念的界定三方面着手 , 笔者从文化生态视角的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介绍了岩洞村的相关背景, 动态分析了地理环境、 历史遭遇、 现代国家力量的进驻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侗族大歌概念的认定上, 笔者从学者和村民的视角 , 通过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两种途

4、径对侗族大歌的定义做了系统的梳理, 笔者认为对于侗族大歌概念的认定没有唯一的标准, 它是依据时间、 空间和特定的研究视角而形成的多元并存的观念。对于侗族大歌概念的解读 , 体现了符合这一时代特征的现代性。第二章围绕大歌的传统程式, 从传承机制和婚恋制度来对大歌的传统范式进行“深描” 。描述了以歌师为中心、歌班为组织形式, 口耳相传和汉字记侗音两种传承方式并存的传统传承机制 , 并从对传承目的、 传承内容以及传承特点的描述, 来全面解读大歌对南侗婚恋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 继而分析侗族大歌传统变迁的原因及具体内容。 第三章从侗族大歌传承模式和传承功能的变迁来对大歌的现代性转型进行表述。随着市场

5、经济的发展, 侗族大歌的传承与现代市场文化相结合, 演变出了两种新型的传承模式, 即学校教育传承和文艺表演队。传承模式的变迁进而引发了大歌教育功能的弱化、 社会整合功能的嬗变以及以婚恋为目的的联姻功能的消失。从村民与政府对于传统复兴的不同态度, 展现了权力场域中的民间力量与国家话语 , 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过程。 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笔者认为 , 侗族大歌在文化转型期必然面临着重新建构的过程, 而只有在开放的模式下, 传统文化才能被更加灵活、更加自由地运用 , 侗族大歌才能继续传承下去。因而 , 笔者在传统文化变迁中 , 对于如何平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一些思路, 并探索民间与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如何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