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抛石施工技术要求--wsx--2012.05.18WORD.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3963659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下抛石施工技术要求--wsx--2012.05.18WOR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水下抛石施工技术要求--wsx--2012.05.18WOR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水下抛石施工技术要求--wsx--2012.05.18WOR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水下抛石施工技术要求--wsx--2012.05.18WORD.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水下抛石施工技术要求--wsx--2012.05.18WORD.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下抛石施工技术要求--wsx--2012.05.18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下抛石施工技术要求--wsx--2012.05.18WORD.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 水下抛石施工技术要求1 一般规定1.1 施工前应对控制点坐标、尺寸进行全面复核,并依此建立施工控制线和控制水准点。1.2 施工控制线的测角允许误差12,长度允许误差30mm;控制水准点高程允许误差20mm。1.3 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控制线和控制水准点等定位标志应定期校核;对抛石体定期观测,发现异常应及时上报。1.4 抛投工期宜选择在枯水期内。2 水下开挖2.1 抛石施工前应清理开挖工程区域内原地面线表层树根、杂草、垃圾、废渣、表层有机土壤,并对临水侧40m范围内基槽开挖清淤。2.2 水下开挖方法应根据水深、流速及地质情况等因素选取。2.3 水下开挖应符合下

2、列规定:(1)基槽开挖断面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2)基槽开挖深度较大时应分段、分层开挖,其分段长度和每层开挖深度视土质和开挖方法选取;(3)每段基槽开挖后应及时检查验收,并及时抛石。2.4 基槽开挖至设计高程后,若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应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以便设计调整。6 / 62.5 水下基槽开挖允许偏差应按下表执行:3 水下抛石3.1 在抛石前应检查基槽尺寸有无变化,如有显著变动应进行处理;当基槽底回淤沉积物含水率150%、厚度大于0.3m时,应及时清除。3.2 水下抛石应符合下列规定:(1)抛石顶宽不得小于设计宽度;(2)对回淤严重部位应有防淤措施;(3)分层抛石区域,抛石上下层接触面不

3、应有回淤沉积物。3.3 抛石料质量要求(1)临水侧40m范围内抛石料应采用抗压强度不低于MU50灰岩料,其余部位抛石料采用抗压强度不低于MU30灰岩料(靠山侧可部分采用砂岩料)。(2)抛石料粒径0.101.20m,临水面采用大块石护面,其他部位应注意级配。(3)抛石料不允许使用风化石、泥岩以及薄片、条状、尖角等形状的块石。(4)做好块石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符合要求后,经监理人同意后方可使用。3.4 浅水域抛石,可采用自卸车辆以端进法向前延伸立抛,立抛时可不分层或采用分层阶梯式抛填;在深水域抛石,宜用驳船在水上定位分层平抛。3.5 施工顺序:根据施工控制线测设断面控制桩,并测出施工段河床水下地形图

4、,划分网格、实测流速、计算漂距,并试抛、修正抛投参数、计算网格抛石方量、定位船定位、石料质量数量验收、人工抛投、石驳船离开、按照前面的程序抛石完成,再横向移位直到抛满整个横断面,定位船向下游移一个断面,再进行上述的抛石过程。在一次抛投结束后进行断面测量,如发现质量不合格要求即进行补抛。3.6 建立完善的定位系统,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永久性控制导线、桩号及固定观测断面桩的布设,并在每个断面桩插上小红旗做上标记,确保定位不发生偏差。抛石定线放样,在浅水域可插设标杆,间距以20m为宜;在深水域,放样控制点需专设定位船,并通过岸边架设的定位仪指挥船舶抛石。测量放样放出的基线桩与方向桩应与定位船通

5、视良好。3.7 施工小区(网格)划分。水下抛石施工的关键是合理划分施工小区(网格),将施工小区(网格)划分为10m(垂直水流方向)20m(顺水流方向)的标准网格,每个标准网格再分为上、下两个半区进行抛布,不足10m宽度的抛区可划分为定宽的小区进行施工,根据设计图纸中每个抛区的厚度以及抛前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计算出每个网格应抛石数量,编制施工档位图。3.8 抛石前,应测量抛投区的水深、流速、水下地形等基本情况,报监理人审批。3.9 定位船应根据流速和水位及时调整船位,勤测流速、流向、水深等参数,计算调整好抛石落距。3.10 在进行正式抛石前,进行抛石试验,通过试验以得到冲距与水深、流速、块径之间的

6、关系。3.11 施工中遵循“先上游后下游,先深泓后近岸”的施工顺序依次均匀投抛。石料船进档挂牢后,开始组织人员在抛投。记档人员及时准确地将抛投量上档位图,做到各网格实际抛投量控制在设计量的95%105%范围之内。3.12 一单元抛投结束后,应分析抛投结果,以便及时调整分条网格抛投计划和水上作业定位位置。3.13 为了保证施工期间航道的安全畅通,主动与航运管理部门联系,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设置明显航标和水面浮标,以示出抛石作业区范围及施工船舶和航行船舶的航道。3.14 需夯实部位抛石体应预留夯沉量,留夯沉量为分层抛石厚度的1020。4 夯实4.1 临水侧40m范围内抛石区应夯实。4.2 夯实前应

7、对抛石面层作适当整平,其局部高差不大于0.3m。4.3 夯实采用分层分段夯实,每层厚度大致相等,夯实后厚度不大于2m;分段夯实的搭接长度不大于2m。4.4 夯锤底面压强4060kpa,落距23m;不计浮力、阻力时,每夯冲击能量150200kJ/m2,且夯锤应具有竖向泄水通道。 4.5 夯实采用纵横向相邻接压半夯(详见夯锤落点平面示意图),每点一锤,并分初、复夯各一遍,一遍夯次不低于四次。夯锤落点平面示意图4.6 当夯实后补抛块石面积大于1/3分段夯实面积或连续面积大于30m2,且厚度普遍大于0.5m时,应作补夯处理。5 质量检查与验收5.1 水下抛石工程结束后,对抛投区域及相邻的部分水域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并绘制比例为1:1000的水下地形图,将抛前抛后的水下地形图进行对比,确定抛投成果。5.2 验收合格标准为:分区抛投范围和粒径满足施工设计图纸要求;抛填厚度控制在设计值的95110。5.3 夯实的质量控制标准:在已夯抛石范围内任选不小于5m一段复夯一次,夯锤相接排列,不压半夯,其平均沉降量不大于30mm。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