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生活”共生——“常德老西门综合片区改造设计”对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90338 上传时间:2022-01-2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与“生活”共生——“常德老西门综合片区改造设计”对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与“生活”共生——“常德老西门综合片区改造设计”对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与“生活”共生——“常德老西门综合片区改造设计”对谈.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OBIIWRR 中(Hit3(设计 h究院名誉碗长eitsi师中Kit si设计研究羡中旭公司 理想空间工作空主持建巩肾“城市与“生活”共生“常德老西门综合片区改造设计”对谈A Symbiosis of the City and Urban LifeA Conversation of the Urban Renewal Project of the Laoximen Area in Changde1 “老西门”项H的时代性丨崔愷I对于“老西门综合片区改造这个项目,我觉得跟时代 发展到了今天这个阶段密切相关.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一 个慢行期.整个社会都进入了调整期.城市发展速度也需要 调整;从迅

2、速扩张.圈地.转向对城市建成区更新和环境品 质提升的重视.这个过程意味看广大城市开始进入一种有机 更新状态.“城市有机更新“概念.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有 了几十年时间,今天的中国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具体到规划 设计行业.也都在关心这件事儿,在这个时间点上出现了 “老 西门”这样一个案例.非常值得讨论.先请你们两位谈谈这 件事的始末.I曲雷I项目开始于20门年甲方拿到的这片用地位于常德老城, 形状狭长.他们最初对这个项目的认知并不十分清晰。但非 常明确的是:这是个相当复杂的古老街区,要面对诸多的城 市问题.诸如零碎的地块.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与老城护城 河的关系.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城市历史文化的精

3、神诉求等.老西门综合片区改遗燥划设计橫面对这种复杂性从设计初始.我们就感受到了所面临的挑的, 就是必须用一种全新的思考面对这个项目.要突破时下那种 令“城市和“生活”割裂的“城市建设开发模式”.把这么 多年的所思所想.对生活.城市以及建筑的理解.应用到其 中,期望能借助设计的力量,让“生活”和“城市”达到共生. 我们想,这也是到了挑战自我设计能力的时机了.于是一开 始.我们就用了大时间和甲方谈棚户区.谈居民的生存状态. 谈如何对待原住民的去留问题.我们觉得这是这个项目十分 重要的设计起点,不可忽昵。I崔愷I吴良第先生1980年代在北京做”菊儿胡同改造的时 候就尝试着去做城市有机更新的研究.我记

4、得当时还获得了 “1992年度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世界人居奖”.但是 很可惜这个重要的尝试最终没有在北京继续下去.换句话说, 当时北京的城市更新仍然主要采用了那种大开发模式.大拆 大建,今天看来造成了许多难以挽回的遗憾。再谈你们这个事儿.我想.之所以有能力应对老西门这 样复杂的城市更新项目,估计是因为你们之前有很多的学习 积累.观察和实践,尤其你们曾经在加拿大学习和工作的经 历.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实践经验,赶上老西门这样一个契机. 就爆发出来了.I何勅I在国外学习.工作及生活的经历培养了我们从社会”和“城 市的角度来看待一个街区.一个建筑的工作方式。我们觉得. 设计是有力量帮助人们建立起一个具有包容和共生原则.有 尊严、平等共处的社区的,是能够帮助人们进行生活和情感 的建立的。这样的设计,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好的”设计。 凯文林奇在城市形态这本着作中提出.城市空间形 态建立.基于活力.感受.适宜.可及性和管理5个最基 本的要素.“活力”在老西门的设计中体现为“原有物种的延 续”.即一种聚落形态的繁衍变迁而非彻底根除或者消灭;“感 爭存老西门可以解释为居民对于环境的感知和辨识度.归004201609关注弗*兴中的设it力”I Focus: Design as Agency in Urban Regener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