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90681 上传时间:2022-0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均分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平均分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平均分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平均分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平均分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均分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分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平均分的教学设计范文平均分与平均数不同,是分物时所用的一种思想。指在分物体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分完,而且还要使每一份得到的数相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平均分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平均分的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2-4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感知平均分的含义及

2、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1.教学例1。引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一天,孙悟空带了6个桃回花果山,小猴子们最喜欢吃桃了,都围了过来。孙悟空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听了孙悟空的话,小猴们急得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小猴的忙,好吗?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分成两堆,再说说是怎样分的?(师巡视,相机让分法不同的小朋友上黑板分)交流:你是怎样分的?观察:真厉害,分

3、成2堆,大家想出了3种不同的分法。这些分法公平吗?你能把这3种分法分成两类吗?交流:这3种分法分成了怎样的两类?为什么这样分?指出: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种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个和3个是每份个数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板贴)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小猴解决了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2)加深认识。引导:这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请用圆片摆出你的分法。交流:你是怎样平均分的?追问:为什么这两种分法也是平均分?强调: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2.做“想想做做”第1题。请看,

4、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就在它下面打“”。请打开数学书43页,“想想做做”第1题。交流,说说理由。说明: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二、动手操作,认识“平均分”1.教学例2。谈话:孙悟空看我们认识了“平均分”,直夸大家聪明。它一高兴,轻轻一变,变出了8个桃。它说: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小朋友想一想,让你来分一分,你觉得怎样分这8个桃,就能看到分给几个小朋友了呢?要求:请小朋友拿出8个圆片,动手分一分,看看能分给几个小朋友?交流:你是怎样分的?请大家跟着电脑老师一起分一分。让学生把填充的话齐读一遍。追问:这样分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回顾:回想一下,刚才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指

5、出:刚才的平均分是按每2个一份地分,结果分成了4份。2.教学“试一试”小朋友们帮助孙悟空解决了难题,现在老师想让小朋友放松一下。我们来玩小棒游戏好不好?拿出你的12根小棒。听好老师的要求: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学生独立分)汇报交流:“每几个一份,分成了几份?”填书。谈话:很好,接下来,12根小棒,每3根一份。(学生分)分成了几份?每份的根数都同样多吗?(学生回答)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学生分)分成了几份?每份的根数都同样多吗?(学生回答)还可以每几根一份地分,分成几份?提问:你觉得这里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结果能知道什么?(板书:每几个一份地分 结果是分成( )份。)指出:

6、大家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明白了这种分法先看每份是几个,知道了平均分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比较上述四种分法,你们发现什么?学生交流。小结:要分的总数不变,每份分的数越少,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份分的数越多,分得的份数就越少。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平均分”,谁来说说什么叫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怎么分,就是平均分呢?(把一些事物按每几个一份的分,是平均分。)三、应用拓展,巩固“平均分”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下面我们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好吗?1.读题:有两个要求,先圈一圈,再填空。师引导完成第1题,数数一共有多少块饼干,说说圈出

7、的两块饼干表示什么意思,下面请你圈一圈,完成第1题的填空。独立完成第2、3题,交流反馈。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指出:可以用小棒摆,可以在图上圈一圈,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再圈一圈四、全课小结,回味“平均分”今天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平均分的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7-11页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结合情境图初步认识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用平均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索平均分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3.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感受数学与

8、生活的联系,能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具:课件、小棒、圆片等。教学过程:情景辨析,感知“平均分”师:小朋友们,二(1)班的同学们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了,同学们特别高兴,还早早准备了一些食品,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主题图)师:二(1)班的小朋友准备了什么吃的呢?(让学生观察图片,或说都看到了什么。)生香肠、果冻,橘子师:再仔细观察看看,互相讨论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给予适当提示)生:这些食物都是一份一份的师:小朋友们真的是观察非常仔细啊,这个班级的小朋友在分每一样食物时每份都一样多。(出示课件),那我们来猜一猜为什么

9、要把食物分得一样多啊?一、实际操作,体验“平均分”2.1动手实践,初步形成“平均分”的概念。把上课前准备好的教具小棒和小圆片拿出,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要求:像二(1)班那样,每份分得一样多,具体要求(出示课件)。请同学展示自己小组的分配方案。发现:每份分得的物体是一样多的。给出“平均分的概念”,板书。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2.2判断比较,进一步理解“平均分”。出示图片,判断星星宝宝的分组是不是平均分。小组同学相互说说看法,并说出理由。2.3具体实例,探究“平均分”的分法。(1)出示课件:把6块糖平均分3份,每份几块?小组讨论怎么分,派代表回答,交流分糖的办法。分法:1一个一个的分2.2个2个的分3.3个3个的分4.几个几个的分P8做一做1.用小棒代替糖分一分并说说哪种是平均分,为什么。2.用小棒代替枫叶分一分,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方法。(2)出示课件:把18个橘子平均分到6个盘子里,每盘几个?小组内说一说是怎么分的讨论:这几种分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分得时候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两个两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最后分的结果必须是每份一样多。你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二、回顾、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新知识?2.平均分要有什么要求?我们在分的时候采用了那些方法?3.知道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三、布置作业:练习二1、2、3、4题。【平均分的教学设计范文】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