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推拿.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96423 上传时间:2022-01-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推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推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推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推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推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推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推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前1. 黄帝内经第一个使用“按摩”一词。2. “推拿“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3. 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4. 适应症 伤筋:凡是人体各个关节、筋络、肌肉受外来暴力撞击、强力扭转。牵拉压迫或因不慎而跌扑闪挫(急性,邪气盛),或因体虚、劳累过度及持续活动经久积劳等因素(慢性,正气虚)所引起的损伤,而无骨折、脱位或皮肉受损的均称为伤筋。主症:疼痛。 性质:急性、慢性。 病机:不通则痛。治疗的关键在于通,通则不痛。5. 临床经验:大多压痛点损伤的部位,也是推拿治疗的关键部位。最敏感的压痛点往往在筋膜、肌肉起止点、两肌交界或相互交替的部位。6. 手打的作用途径:力学效应途径生物

2、效应途径经络效应途径。7. 手法动作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分类:摆动类 (gun 法、揉法、一指禅推法)、摩擦类(推、摩、擦、搓、抹)挤压类(按、拿、捻、捏、跷)、叩击类(拍、击)、振动类(振、抖、别)、运动关节类(摇、扳、拔、伸、背)。8. 手法操作基本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9. 推拿介质:作用:润滑借助药物辅助作用提高疗效。常用介质(至少举三列):滑石粉、按摩乳、麻油、水、蛋清、红花油、正骨水10. 一指禅推法分类:一指禅指端推法一指禅罗纹面推法一指禅偏锋推法11. 揉法动作要领:柔和 幅度由小到大,力度由轻到重。12. ?法动作要领:肩关节,上肢置于身体侧外前方,肘关节微屈1

3、20度。施术者两腿分开,上身前倾 30度。要求吸定手背着力面紧贴治疗皮肤,不能在上面来回拖擦滑移。吸定点为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作用面为三角形,由中指掌指关节和第五掌骨两端相互连接构成。13. 摩法(手掌、食、中、无名指;环形抚摸)分类:掌摩法,指摩法动作要领:作环转运动,不需要带动皮下组织,手与皮肤存在相对移动。14. 推法(指腹、手掌、肘尖;单方向) 分类:指推法,掌推法,肘推法。动作要领:单方向推动,速度宜缓慢,压力适中,不追求局部发热。15. 擦法(手掌面、大鱼际、小鱼际;直线往返) 分类:掌擦法,小鱼际擦法,大鱼际擦法动作要领:腕关节伸直,使前臂与手掌接近相平。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

4、带动前臂,手作直线往返运动。路线:直长,连绵不断。压力均匀、柔和,不要用死力。擦至皮肤潮红灼热为止。注意事项:操作时应保持室内暖和,受术部位充分暴露。一般使用介质,防擦伤,助产热,增疗效。开始几次推擦宜稍慢,之后速度加快。操作次数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局部过热、发烫、起泡。本法作为结束手法。16. 搓法(双掌面;相对用力,快速交替搓揉,同时上下往返移动)动作要领:双手用力要对称,可前后搓,亦可前后环转搓擦或搓揉。前后搓动要快,上下移动要慢。用力均匀,不得间隙。17. 按法(指掌肘。渐重)分类:指按、掌按、肘按。动作要领:操作时,操作者自然呼吸,不要屏气,由轻到重逐渐加力,当患者出现明显

5、得 气感时,停留 510 秒再将手逐渐放松。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放松不宜突然松手。本法利用自身重力施加压力,手或臂无需过分用力。常与揉法结合。18. 拿法(节律性提捏)动作要领: 施术者取站位, 以指腹夹持住治疗部位的肌腱或肌束, 然后提起, 捻揉后再放下,即捏提揉放,反复进行。注意:操作时各动作要协调并有节律。提拿部位是深层肌腱、韧带、肌肉等。用指腹提捏,不能用指甲。19. 抖上肢 注意:幅度小频率快。手心向下抓手腕。20. 拍法(虚掌、平稳有节奏)单手拍、双手拍。动作要领:虚掌、腕关节放松。禁忌:腰两侧。21. 击法 分类:拳击法(拳背、拳心、拳眼)掌击拳击法注意:拇指在内握空拳、腕关节固

6、定。22. 运动关节类手法注意事项:熟知解剖结构及各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幅度小到大、力度轻到重,速度缓慢。先用其他手法,将关节软组织放松。23. 摇法的操作动作大家根据操作的印象稍微记忆一下,因为笔记上我当时没写清楚到底是不是笔试重点。24. 五种实际操作步骤。就是操作考试考得内容,最好记一下流程。不一定考。最后几节课内容(包括40 分)1. 包括:伤筋、腰肌劳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四肢伤筋。四肢2. 急性伤筋( 24h 内,严重可延长至48 到 72h 内)主症: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治疗原则:止疼止血。伤止再伤。治疗方法:受伤部位制动保护受伤部位冰敷加压包扎针刺必要时手术3. 慢性伤

7、筋主症:疼痛、功能障碍原则:祛瘀止痛、舒筋通络方法:热敷针灸推拿理疗药物治疗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力量练习、柔韧性、 部分技术动作)运动前热敷、运动后冷敷。肩关节周围类1. 病因 退变外伤劳损风寒2. 症状 早期(一个月以内):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诱发,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 昼轻夜重,并向颈及肘放射。后期:肩关节活动受限、僵硬,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日久形成废用性肌萎缩。3. 体征 压痛广泛肩关节活动度下降, 后期肌萎缩肩关节外展试验( 1. 从外展到上举过程皆疼痛,提示肩关节炎。 2. 外展开始不痛,越接近水平肩越痛,可能是肩关节粘连。)4. 影像学检查X 线检查:软组织钙化、骨质

8、疏松。5. 治疗 原则:早期镇痛。 后期松解粘连。方法:早期 针灸(肩鹘、肩髅、肩前、天宗、曲池、合谷、阿是穴可施灸)内服外用药理疗后期 针灸取穴同前,可配合拔罐推拿肩及上肢部功能锻炼 爬墙锻炼、弯腰晃肩、体后拉手、外旋锻炼、甩手锻炼。 手术6. 注意防寒保暖忌过度劳累粘连严重时不可用暴力,避免骨折。颈椎病1 .病因:年龄增长颈椎退变长时间伏案头颈外伤个性强枕头不合适2 .分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3 . 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颈肩疼痛,或伴单侧或双侧上肢放射痛上肢无力手指和前臂麻木体征 棘突患侧压痛及放射痛颈部肌肉紧张,活动受限 臂丛牵拉试验阳性操作:患者颈部前屈,

9、医者一手抵住患侧头部,一手握患者腕部,反方向牵拉。阳性表现:患肢有疼痛或麻木临床意义:阳性提示臂丛神经受压压顶叩顶试验阳性压:患者正坐,医生双手重叠按压患者头顶并控制颈椎在不同角度按压,如引起项痛和放射痛为阳性,提示神经根受压。叩:患者正坐,医生以拳隔掌叩击患者头顶,如引起颈痛并有上肢串通和麻木感,提示颈神经根受压。如引起腰腿痛提示腰神经根受压。影像学检查: X 线显示颈椎生理前凸变小或消失,椎间隙变窄。4.治疗原则松解颈肌,改善疼痛一一肌紧张一一疼痛恶性循环减少对神经血管的压迫和刺激延缓退变方法:枕颌牵引(1/81/12体重)针灸(风池、天柱、静步夹肌、肩井、天宗、阿是穴、手三里、合谷,可配

10、合灸、拔罐、电针)推拿 可根据项背部操作程序加减椎动脉型慎用摇法脊髓型手法忌用或慎用5注意功能锻炼: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改正长期伏案,过度疲劳等习惯防寒保暖枕头高度及软硬度适宜腰椎间盘突出症1 .病因 内因: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水份充盈)后纵韧带松弛外因:劳损外伤寒凉个性强床垫太软2 .分型:向前突出(无意义)向椎体突出向后突出(1.单侧型,最多见;2.双侧型,常交替出现; 3. 中央型 压迫马尾神经L3 、 4、 5)3 . 临床表现症状(向后突出型):腰痛伴腰部活动受限下肢放射痛主观麻木感患肢自觉发凉体征 一般检查:脊柱侧弯:凸向健侧或患侧压痛及放射痛:棘突旁压痛并向患肢放射

11、下肢肌力下降腱反射异常特殊检查: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操作:患者仰卧,两腿伸直,保持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分别作直腿抬高动作,测量抬高时无痛的范围。阳性表现:若角度 60 度以下即出现疼痛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然后将下肢降低 510 度至疼痛消失,并突然将足背屈,坐骨神经痛再度出现为阳性。临床意义:提示坐骨神经根受压迫。屈颈试验阳性操作:仰卧(或坐位两腿伸直)主动或被动屈颈12min阳性表现:引起腰腿痛为阳性临床意义:提示腰部神经根受压。影像学检查: X 线正侧位片 排除其他病变 CT 核磁共振。4 .治疗原则:改善局部血循,促进炎性水肿吸收改变突出物位置,缓解神经根受压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促使

12、突出物还纳方法:骨盆牵引(1/21/3体重30min 12 次/日1015次/疗程)针灸取穴:夹脊、阿是穴、肾俞、大肠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昆仑,可配合艾灸、走罐、刺络拔罐。推拿背腰部及下肢部操作程序加减封闭手术5 . 注意 卧硬板床腰部保暖勿久坐功能锻炼腰肌劳损1. 诊断要点 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腰部酸痛,劳累加重,或受凉,阴雨天加重(肾虚、寒湿、淤血)活动受限不明显,压痛广泛2. 治疗 ( 1)针灸 取穴: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夹脊、阿是穴、委中随症取穴:寒湿者可配合灸法,如针灸,温灸器灸陈旧性损伤者可于委中穴刺络拔罐肾阳虚者配合命门、关元肾阴虚者可配合太溪、涌泉( 2 )推拿 背腰部操作程序加减(掌推、按揉、滚法、拿法、拍法、弹拨法、擦、腰部后伸扳法、斜板法)( 3 )中药治疗( 4 )自我保健推拿( 5 )理疗( 6 )腰部功能锻炼3. 注意事项 腰部保暖卧硬板床,腰下垫一小褥,以松弛肌肉韧带束阔腰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