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54-2021铁皮石斛林下生态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木又青 文档编号:14016516 上传时间:2022-01-3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4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6T 1554-2021铁皮石斛林下生态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36T 1554-2021铁皮石斛林下生态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36T 1554-2021铁皮石斛林下生态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36T 1554-2021铁皮石斛林下生态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36T 1554-2021铁皮石斛林下生态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36T 1554-2021铁皮石斛林下生态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6T 1554-2021铁皮石斛林下生态栽培技术规程.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CS 65.020.20 CCS C 23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5542021 铁皮石斛林下生态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cological cultivation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under forest 2021 - 12 - 31 发布 2022 - 06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554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品种选择 . 2 5 场地选择与处理 . 2 6 栽种

2、. 2 7 管理 . 3 8 病虫害防治 . 3 9 采收 . 4 10 档案管理 . 4 附录 A(资料性)铁皮石斛主要病虫害防治. 5 DB36/T 1554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依据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鹰潭市天元仙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九草铁皮石斛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江西轩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圣诚实业有限公司、九江大江懋农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缪延晖、朱培林

3、、何彬、李康琴、邓绍勇、李婷、龚斌、朱灵芝、王国鑫、廖水海、张鹏、李浪、黄丽莉、许志欣。 DB36/T 15542021 1 铁皮石斛林下生态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林下生态栽培铁皮石斛的品种选择、场地选择与处理、栽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范围内林下铁皮石斛生态栽培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

4、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铁皮石斛 Dendrobii officinalis caulis 兰科植物铁皮石斛 Dendrobium officinalis Kimura et Migo。 3.2 林下生态栽培 Understory ecological cultivation 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根据各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尽量满足植物生长发育各阶段对气候、生态环境、土质等不同要求,以

5、提高植物品质的生态种植模式。 3.3 郁闭度 Canopy density 林分中树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4 品种选择 DB36/T 15542021 2 采用适合本地环境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宜采用通过国家、省级审定(认定)的优良品种。 5 场地选择与处理 5.1 场地选择 宜选择距离交通主干道 100 m 以外,交通便利,水源丰富、清洁,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表皮粗糙的针阔叶树林分,林木胸径在 10 cm 以上,林地郁闭度在 50 %左右为宜。 5.2 环境质量要求 环境空气应符合 GB 3095 规定的二级标准;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6、5.3 场地选择 先将选择好的林地进行疏林处理,调整郁闭度为50 %左右,然后对林下地面进行砍杂除草清理。 6 栽种 6.1 栽前物料的准备 主要包括驯化了2年的铁皮石斛丛苗、腐熟的基质、稻草绳或棉布条或塑料杯或托盘等用于栽植固定材料,搭建栽植架用的10 cm以上粗竹筒或5 cm粗木段,或枯木、树桩以及钢丝、“A”字架等。 6.2 栽种时间 宜 2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 6.3 活立木树干栽培 用棉布条或稻草绳在待栽树体离地1.5 m处上方螺旋式捆绑68圈,然后将铁皮石斛丛苗按照15 cm20 cm的间距放置于布条(稻草绳)与树体之间。或以塑料杯切一缺口钉在树干上,杯中加栽培基质,铁皮石斛丛

7、苗栽入基质中。或以树干固定有基质可透水的托盘栽植铁皮石斛丛苗。 6.4 “A”字架上竹木栽培 用金属管材加工成高约2 m的“A”字架,以间距1 m架于林下。将竹筒或木段架设在“A”字架上,铁皮石斛苗栽植于竹筒或木段上。 6.4.1 竹筒栽培 将胸径10 cm以上的竹子截为每段3.1 m竹筒, 纵向剖竹筒去除约1/3成为开口容器, 每竹节下方中间钻8 mm10 mm的1个孔,整根竹筒放置于架设好的“A”字架上,竹筒中填充基质,将铁皮石斛丛苗栽于基质中。 6.4.2 木段栽培 将径约5 cm原木截为3.1 m长的木段,用铁丝将23根木段捆绑一起,放置于“A”字架上,用棉布条或稻草绳间隔15 cm2

8、0 cm横向捆绑木段,在棉布条或稻草绳与木段间隙之间栽铁皮石斛丛苗。 DB36/T 15542021 3 6.5 枯木栽培 将林地上胸径大于10 cm枯立木用棉布条或稻草绳离地1.5 m处沿树干向上方螺旋式捆绑,用铁皮石斛丛苗按照10 cm12 cm的间距置于棉布条或稻草绳与枯木树干之间。 也可将竹子小端截为杯状, 填充基质,栽植铁皮石斛丛苗,按照15 cm的上下间距密集地固定于枯木上。 6.6 树桩栽培 将砍伐过后的树桩翻转直立于林下,在树桩蔸上凹口处栽植铁皮石斛丛苗。 6.7 悬挂式栽培 在林地间树立8 m高的立柱,用钢丝连接,将林地疏伐获得的树枝捆扎成直径8 cm10 cm的木扎,用棉布

9、条或稻草绳绑缚栽植好铁皮石斛丛苗后悬挂于钢丝之上,也可悬挂于较粗的树枝上。 7 管理 7.1 温度、湿度 生长季节湿度控制在60 以上。夏季温度较高时,在凌晨或傍晚通过喷雾雾化降温。 7.2 水肥 种植后晴天喷水30 min以上,秋冬季则减少逐渐喷水至不需喷水。有条件可安装物联网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喷施叶面肥, 叶面肥通常采用以经发酵后的蚕沙、 羊粪或枯饼等优质有机肥料溶于水中的上清液加水3001000倍进行喷施,喷洒时间约为1 min2 min,10 d左右为一个周期喷施1次。栽种12个月后, 新根长出l0 cm时, 可根据情况施加适量的益生菌类生物菌肥或氨基酸肥。 肥料使用参照NY 525、

10、NY/T 496规定。 7.3 除草 及时清除竹筒、托盘基质中杂草。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绿色防控。注意结合修剪除去林木病枝,保障通风透光。均衡施肥,增强抗性。加强病虫监测,抓早治小,及时清除病原。病害以预防为主,虫害达标防治。以竹醋液、石灰、黑光灯诱杀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预防病虫害,科学地使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技术,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选用已登记农药,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遵守GB 4285、GB/T 8321、NY/T 1276等有关规定,农药按标签或说明书使用,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8.2 主要病虫害防治

11、铁皮石斛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附录A。 9 采收 DB36/T 15542021 4 9.1 采收与加工 采收时间为1月至4月,剪取凋落叶片的成熟茎秆,基部保留2个节。 9.2 净选保存 采收后及时剔除病株杂质,鲜品置阴凉通风处保存。 10 档案管理 应保存完整、真实的产地环境质量资料,生产栽培管理和销售记录。生产栽培管理和销售记录包括投入物品的品种、来源、数量、使用时间与方法,种植管理操作的时间、方法,收获与产地初加工的时间、方法,产品销售以及操作人员等。档案的保存期限应当比最终产品的保质期长 2 年。 DB36/T 15542021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铁皮石斛主要病虫害防治

12、 表A.1 铁皮石斛主要病虫害防治表 病虫害名称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炭疽病 主要危害叶片, 发病初期叶面上有褪绿小点出现并逐渐扩大, 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边缘深褐色,中央部分浅色,上有小黑点出现,病害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成大病斑,引起整叶枯焦、脱落,严重影响植株生长。 310月均有发生。该病原菌主要靠风雨、浇水等传播,多从伤口处侵染,栽植过密、通风不良、叶子相互交叉易感病。 预防为主,合理密植,保持良好通风,控制好水分。易发病期,用 1%半量式波尔多液喷施,发病初期,清除病叶并烧毁,用65%代森锌 600 倍液或 75%百菌清 800 倍液叶面喷雾,每 7 d 喷 1 次,连续喷 23次

13、。 软腐病 该病通常在56月发生。 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最易发生,且发病快。其病原菌多从根茎处侵染,开始受害处为暗绿色水浸状, 迅速扩展呈黄褐色软化腐烂, 腐烂部位有特殊臭味。 严重时, 叶片迅速变黄。症状特点主要是植株茎杆水渍状由上往下腐烂, 造成死亡。 夏季注意通风遮阴降温,控制好浇水量。发病初期,用青枯立克600倍液喷施,5 d喷1次,连续23次;严重时用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 每7 d10 d喷1次, 连续23次。 黑斑病 病菌寄生于铁皮石解叶上所致, 起初叶背出现淡黄棕色麻点,之后在叶面上形成深褐色斑点,有暗灰色瘤状被膜,一般有黑色边缘,黑斑一旦产生,就不再消失,严重时造成全叶枯死。

14、受害严重植株叶片全部脱落, 老叶基本不侵染。 一般在35月发生。 保持良好通风,控制空气和基质湿度。在发病前用 0.5 预防:1:100 波尔多液, 发病初期用各种杀菌剂交替喷施。每 7 d 1 次,连续 23 次。 白绢病 茎基部发病,像开水烫伤的样子,在病部表面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及褐色菜籽小菌核, 植株腐烂而死亡。 栽培床表面可见绢状菌丝及中心部位形成褐色菜籽样菌核。该病可导致铁皮石斛基部腐烂并向茎、叶扩展,形成毁灭性危害。 高温高湿季用波尔多液预防,增施磷钾肥增强抗性。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生石灰处理病穴。用50%福多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喷雾。每7 d1

15、0 d 1次。 斜纹夜蛾 79月为高发期,幼虫为害叶片和嫩芽为主,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初孵时至3龄前聚集叶背取食叶下表皮和叶肉,4龄以后有避光性,白天躲在基质中,常在夜间取食。 用防虫网阻止成虫飞入;利用杀虫灯、性诱剂等诱杀害虫;及时摘除卵块或初孵幼虫群集的“纱窗叶” ;在幼虫低龄期选用无公害杀虫剂喷雾防治。宜傍晚喷药。 软体动物 主要是蜗牛、 蛞蝓和某些螺类, 可危害幼茎、 嫩叶,一般白天潜伏阴暗处,夜间爬出取食,雨天危害最重。蜗牛和蛞蝓在整个生长期都可危害。 一是用菜叶或青草毒饵诱杀或用打碎芦荟拌湿,于傍晚撒施诱杀;二是晚间活动可用人工捕杀;三是在栽种区周边撒施生石灰、茶麸、食盐,防止其爬入危害。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