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20132 上传时间:2022-01-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设计设计思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引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标准的操作和知识 储藏为根底,以适当的问题为引导,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适当拓展定量分析,通过科学的结果分析,形成以人个卫生习惯的生活决策,以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能够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2、水平目标:学会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学会运用探究方法检测不同环境中细 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3、情感目标:增强合作意识,熟悉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特点;2、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方案设计和实践操作;教学难点:1、如何区分培养基中的菌落类型

2、及描述他们的特点.2、通过探究实验来明白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时准备:2课时知识储藏:1、本节课核心概念: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2、菌落的概念,细菌与真菌菌落的区分3、培养基的概念和作用,接种的概念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条件探究准备:1、制作培养基由于需要操作高压灭菌锅,有一定危险性,故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参与 观看了解全过程,但不动手参与2、如何排除干扰因素:培养皿和培养基以及接种用工具消毒、在无菌接种箱中进行无 菌操作教学过程:一、情境设置:手是人体的“外交器官,人们的一切“外事活动,它都一马领先.都要用手来完成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一只没有洗过的手,至少含有4万40万个细菌.指

3、甲缝里更是细菌藏身的好地方,一个指甲缝里可藏细菌38亿之多.流感病毒可在潮湿温暖的手上存活7天.因此,手是很脏的.而且外出旅游、参观学习、执行任务,手经常接触一些物品, 都会把手弄脏.特别是传染病患者和一些外表健康实际身体内带有病毒者,常常把致病微生物传播到各种用品用具上,当健康人的手接触后,致病微生物便来到你的手上.我们看似干净的手上,存在着那么多的细菌,是不是细菌只存在于我们的手上呢?根 据上述材料,你对周围的常见物品有什么感想呢?生:可能我们的课本上有细菌和真菌生:可能我们的铅笔盒上有细菌和真菌生:可能我们常用的钱上有细菌和真菌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一块来探究一下常见的物品上

4、是不是真的有细菌和真菌!二、自学相关知识,完成知识储藏然而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充分的准备!在实验前,请大家先阅读课本 67页至68页内容完成自学导读,弄清楚什么是菌落, 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有什么区别!自学导读内容一:1、什么是菌落?2、我们为什么观察菌落而直接观察细菌和真菌?3、什么是培养基?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哪些?4、什么是接种?三、探究思路:一回忆探究实验设计原那么注在这里主要强调对照实验原那么:1、科学性原那么2、对照实验原那么3、重复性原那么4、环保低碳原那么二根据你自己的感想,提出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感想变成问题,逐步进入探究思维生:人的手上真的有细菌吗?生:我的课本上有细菌吗?生:我的

5、头发上有细菌吗?生:我们常用的钱上有细菌吗?生:池塘中有细菌吗?老师应提前用无菌玻璃瓶为学生采集好池塘水,以免造成危三根据问题作出假设略四材料用具:每组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 纸、放大镜、自选需要测量的材料或物品五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过的“等异同录模式进行设计1、等:等量设置取两组已经高温消毒的装有牛肉汁的培养皿,分别在其下面用标 签纸标记为A组和B组,并在标签纸上记录好组别和实验日期.2、异:唯一变量用无菌棉棒擦取手掌心,在A组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B不做处理.用无菌棉棒蘸取土壤,在A组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B不做处理.用无菌

6、棉棒蘸取池塘水,在A组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B不做处理.用硬币在A组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B不做处理.在检测空气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下简单定量实验,并由某一小组来完成将第一步中的 A组和B组改成A组、B组、C组和D组,然后将分别将 A组、 B组和C组置于学校的草坪上、 操场上和讲台上翻开均 10分钟后,盖好培养皿,D组不做处理.注:以上每组任选其一,选择之一的小组,须在无菌接种箱中操作,降低空气 中细菌的干扰!3、同:条件相同分别将 A组和B组或A组、B组、C组和D组置于相同的 适宜温度下.4、录:观察并用表格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考前须知:1、培养皿在接种前不得翻开

7、,接种完成后迅速盖好,一直到交回实验室不得再翻开,以免污染.2、用废旧纸箱做一个纸盒,将两培养皿放入其中,以起到相同 环境和保护的作用.第二课时:一、回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区别方法二、展示各组的实验结果包括实验器材培养皿和记录用表格把各组结果放在一起,学生进行参观并区分其中的细菌和真菌菌落.三、请各组根据自己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与各组交流,并接受大家的质疑 和提问.四、通过各组的结果和结论,进行总结,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十分广泛.让学生阅读课本69页下面内容,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进行进一步加深理解.五、提出疑问,引起学生思维师:细菌和真菌分布十分广泛,是不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地方都有

8、细菌?生:不是师:那什么地方,没有细菌和真菌或细菌和真菌非常少呢?生:冰箱中细菌和真菌很少.如果学生说冰箱中细菌和真菌没有,须纠正,纠正时还要注意运用策略.利用用生 活中的现象来加深学生印象,如在冰箱存放的物品,是不是永远不会变质呢?生:高温灭菌后的培养皿内没有.生:枯燥的衣服不易产生细菌和真菌.生: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也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和有机物等,有的需要 氧,有的不需要还受氧的抑制.六、我说我获注意向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上引导七、总结各组的实验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鼓励性评价.提醒学生:将所有实验材料送加实验室,进行高温处理后,再作为垃圾进行处理,避 免细菌和真菌污染环境.对本实验设计的自我反思:由于本实验在课堂 40分钟内不能完成,所以采取了 “先讲解后实验的策略.优点:1、本实验设计以学生为主,表达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主体地位.2、本实验设计思想清楚,操作性强.3、本实验设计从学生情感入手,关注学生生活,最后回归学生生活,着力完成三维教 学目标,表达了生活却教育的教育思想.4、本实验设计关注学生平安,关注学生思维形成,倾向定量实验,根本符合探究本次 研修学习的探究实验设计的根本原那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