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科学兴趣.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28888 上传时间:2022-0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科学兴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科学兴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科学兴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科学兴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科学兴趣.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利用农村自然资源 培养幼儿科学兴趣在实践中,为了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 张纲中心幼儿园 (简 称我园,下文同)充分利用农村幼儿园的特点,在培养幼儿对科 学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 积极挖掘其潜能, 从而达到对幼儿进行 科学教育的目的。一、丰富的观察活动一一提供空间早在上世纪 40 年代,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提 出“大自然是活教材”的主张: “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 是 我们的活教材、活教师,我们应该向它请教,向它探讨。”环境 是幼儿学科学、 进行科学活动的必要条件。 农村的自然环境是对 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天然课堂。 观察是幼儿认识周围事物的最佳 途径。因此,不仅要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

2、察,还要积极引导 幼儿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学习。通过让孩子们亲自看一看, 摸一摸,听一听,使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明媚的春 天,带着孩子来到园外的草地,沐浴阳光,聆听鸟儿的呢喃,通 过观赏、采摘野花,让幼儿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感受春的气 息,不仅陶冶了幼儿的情感,同时也增强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如在“认识松树”活动中, 笔者组织幼儿在园内寻找松树, 看一 看松树的外形特征,摸一摸树干和叶子,观察时,问一问“松树 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劲儿, 盯着松树仔细 观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的说:“松树的叶子尖尖的,像 奶奶的缝衣针。”有的说:“松树的叶子是一根一根的,像小

3、刺 猬身上的刺。”一个个形象的比喻,虽然回答很幼稚,但体现了 幼儿积极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对科学的高度热情。教师有意识地带领孩子观察大自然, 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好 奇心,开阔他们的视野,还可以使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中学科学。 可从以下方面指导孩子观察大自然。1. 选择场景,设置提问,增强孩子观察的目的性。教师带孩 子秋游的过程中, 要选择一些富有季节性特征、 体现大自然景观 的典型场景提出问题,以便孩子有目的地进行观察。2. 由远及近,点面结合,提高孩子观察的整体性和准确性。 孩子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或只见森林、 不见树木的现象。 教师要教给孩子按一定顺序进行

4、观察,先让孩子仔细欣赏大自然的全景, 然后观察具体的事物和 景象,让孩子仔细品味。3. 通过看、听、闻、摸、说几方面相结合,训练孩子观察的 灵活性。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最大限 度地获得大自然的信息。 让孩子静静地听听远处的鸟鸣, 看看近 处湖水的涟漪,闻闻周围草地的清香,说说此时此地的感受,等 等。4. 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孩子及时巩固所获得的观察信息, 增强 观察知识的整体性。 孩子在观察过程中获得的往往是零散、 片面 的信息, 教师应及时帮助孩子进行总结, 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帮 助孩子进行回忆, 还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孩子表现大自然的特 征。二、有趣的游戏活动提供材料农村

5、的自然资源丰富,到处都是游戏材料。采来的野花、捉 来的蟋蟀以及遍地的泥巴、石子,都可作为游戏材料。幼儿在与 这些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可以更好地了解材料的特征、作用。我 园尝试在玩玩、看看、摸摸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渗透科学教育。园 内有绿茵茵的草地、 平整的户外活动场地, 环境优美,空气新鲜, 阳光充足。把孩子们从室内吸引到户外, 吸引到大自然的怀抱中, 让他们在草地上捉小虫,在花园里闻花香,在泥地上玩泥巴,在 树荫下找影子, 孩子们尽情地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 感受大自然 的奥妙。在拣树叶的过程中,幼儿明白了秋天落叶的常识;在拾 废纸的时候,知道了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废物可以再利用的道理, 逐步产生保

6、护自然的意识。教师应在游戏活动中努力作到:1. 让材料成为幼儿乐于探索的源泉。 每个幼儿都有探索的欲 望,为了引导幼儿探索,可根据农村幼儿园的特点,设置“探索 区”,放置农村幼儿熟悉的干葫芦、稻草、芦叶、树叶等材料, 使孩子们有了一片“自己”的天空。他们看到熟悉的材料和玩 具,就如遇见久违的朋友,顿时变得轻松自在,探索的欲望油然 而生。2. 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作用中学会探索。 可有意识地开设 “科学区”, 给幼儿以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 并且注意在区域中 按幼儿实际水平, 分层次投放材料, 如给能力弱的幼儿提供蔬菜 和水果的分类; 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制作蝴蝶标本的材料, 让幼 儿由简到难、由浅

7、入深,学会探索的方法。3. 让材料为幼儿安上想象的翅膀。 丰富的科学区活动蕴藏着 许多智慧和活力。 在活动中, 幼儿犹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不断地 飞翔。在活动中,他们会变戏法地运用土豆、蒜、萝卜搭建出一 座座高楼大厦、电视塔、蜿蜒铁路;探索水果等分、种子集合的 奥秘;“潜心钻研”、制作蛋壳灯;尝试着“沉与浮”、摆弄着 天平秤,幼儿的探索兴趣随之大增。三、愉快的种植活动一一提供空间由于多年以来的习惯, 在自然角里往往多为摆花、 做种子发 芽实验,等等,目的是为了美化环境,供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特 点。至于幼儿是否去看了,是否思考了,他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获得了什么知识经验,教师并没有深入研究过。而且

8、,在自然角 中种植毕竟具有局限性,有些种子只能看到发芽、长叶,此后种 子的状态就无法再观察、探索了。因为,狭小的盆阻碍了种子的 继续生长。笔者认为,农村有的是土地, 加之我园的小菜地很大, 何不开辟一块种植空间呢?于是, 我们在园内为孩子们开辟出了 一块种植园地, 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植物王国”, 种上了茄 子、青菜、兰花、冬青树等植物。种植时,让孩子们参与一些力 所能及的劳动。比如,种菜时让孩子帮着拣石块、点菜种、浇水 等;丰收时,带孩子们摘茄子、采辣椒。幼儿在种植和护理植物 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探索,感受到植物种类繁多,不同的根和 叶,不同的茎、花和果实,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条件, 不同的土

9、质、 阳光和温度条件,不同的水分情况这样, 孩子们可以亲眼看 看种子是怎么发芽的,丝瓜是怎么长蔓的,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 法学到的东西,开阔了视野,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植物顽强的 生命力,培养了好奇心和研究植物的热情,增强了关爱与呵护植 物的情感和能力。四、玩的饲养活动一一提供机会过去,农村随处可见鸡、鸭、猪、狗等家禽家畜。随着农村 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条件的改善,多数人嫌家庭饲养不卫生, 比较麻烦。因此,在家饲养家禽家畜的人越来越少。喜爱小动物 是孩子的天性,幼儿与动物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他们如同关爱自己一样关爱动物。如何满足他们的这一愿望呢?平时, 笔者引 导幼儿关注和发现周围空地上、 花园

10、或田野里的许多小生命, 通 过观察、探索和记录,了解它们的生长、行动、进食等明显而有 趣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总之,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动物, 让幼儿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对动物的 研究探索热情不断增长,伴随一生。幼儿通过与小动物的实际接 触,通过对它们的观察、饲养和照料,以及进行成长记录和与他 人交流,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获得许多相关的经验和信息。他 们会惊喜地发现动物有感觉, 像人一样有自己的孩子, 这些小家 伙很像它们的爸爸妈妈。小动物需要喂养,能逐渐长大。不同的 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它们的行走和防御 敌人的方式也不一样。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和

11、人类一样需要 一个美好的环境。比如:玲玲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一只小狗, 小朋友可喜欢啦, 于是把它放在“小动物之家”,供幼儿观察。孩子们特别感兴趣, 每天晨间活动前,总要先去看一看小狗。一天,孩子们发现小狗 身上滑顺光亮的毛在一小撮一小撮往下掉,“咦。这是怎么回 事? ”“小狗生病了吗? ”“不好, 它要变成秃毛狗了”,孩子 们争论不休。笔者启发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观察,于是他们不断有新的发现并来报告:“小狗没生病,好好的。”“小狗又 长新毛了”过了一段时间, 孩子们认定小狗褪毛是生长过程 中的正常现象。接着,笔者又让孩子们去问一问给小狗喂食的王 爷爷,验证一下自己的答案。他们立刻来到了王爷爷

12、那里,兴奋 而期待地说:“爷爷,爷爷,小狗褪毛是不是因为它要长大的缘 故?”王爷爷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说:“对,对,小狗在生长 过程中,会不断地褪毛,长出新毛,小狗就会慢慢长大了。”后 来,笔者上网查询了关于小狗褪毛的资料,确实如此。当孩子们 知道他们的探索和科学家的发现一致时, 不禁欢呼了起来。从此, 幼儿观察小狗的兴趣更浓了。总之,孩子们的科学探索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教师应该给他们提供空间、材料、时间和机会,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引 导农村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 和奇妙,有益于激发孩子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有益于孩子们真 正第理解科学、热爱科学。要使孩子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 学就在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