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高烧不退如何处理.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48249 上传时间:2022-01-3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高烧不退如何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儿童高烧不退如何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高烧不退如何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高烧不退如何处理.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儿童高烧不退如何处理孩子发烧,家长的头脑可不能跟着发热,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胡乱处理,要顺序办 好下列几件事:1、分析一下发热的原因: 大多数发热是由于感染引起的,而且以病毒为是最常见, 象感冒、流感、麻疹、幼儿急疹、流行性肋腺炎等,其次是细菌感染,象扁桃腺炎、腥红热,流行性 脑膜炎等,寄生虫感染有些也有发热,如疟疾、黑热病等,但比较少见;非感染性发热有中 署、脱水、白血病、肿瘤、外伤或手术后等;还有些散热障碍的疾病,象鱼鳞广泛性皮炎、 汗腺缺乏症等。当然有时不易区别,但把情况弄清后,可提供医生参考。2、观察一下发热类型:可用家庭常备的体温表,准确测量腋下体温、并作好记录。3 7摄 氏度以

2、下算正常,3 8度以下算低烧、3 8 3 9度叫中度发烧,3 9度以上叫高烧,还 要看看发热持续的时间,伴随发热还有哪些症状等。3、不要滥用抗生素:多数家庭都常备抗生素,孩子一发热,马上就给用上各种抗生素。这 是不合适的,其一是抗生素多数对病毒无作用,反而能抑制人体的免疫功能;其二是发热本身是人体抗病能力消灭致病因素的正常反应,你用药物杀灭了细菌病毒,就会影响吞噬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的产生,影响机体抗病能力的增强,所以不要过早应用抗生素。4、慎用解热退烧药:低烧或中度发烧一般不用退烧药,因为过早退热也会影响免疫功能的建立,而且药物退热常会引起大汗、虚脱等不良反应。高烧时也要慎重用药,控制在能达到降

3、温的最小剂量就可以了,不要连续服用,半岁以内的幼儿更要谨慎。5、提倡物理降温:物理降温要比药物化学降温安全得多。可用凉毛巾敷前额,或在头颈部加冰袋,也可用酒精擦浴患儿头、胸、四肢、手掌。没有酒精,可用于5 4。的白酒代替,同样能达到散热降温的作用。6、预防高热惊厥:高热3 9 。以上,有些婴幼儿就可能出现惊厥,表现为意识丧失、口眼 歪斜、颈项强直、面部、四肢肌肉抽动、屏气、面色发青等,这是由于3岁以前的婴幼儿的 神经中枢调节功能尚不健全、不稳定、应激性偏高造成的,近年发现,当小儿发热至3 8度时,可按每公斤体重0.2毫克给服安定,8小时后热不退再给第二剂,有较好地预防高热惊厥的作用,一般不用第

4、3齐I。对于有过高热惊厥史,可低钙、癫痫的病儿,更应及时给安 定预防惊厥发生。7、其他:发热小儿应多喂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室内温度、湿 度和空气流通。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患儿体温高不退或者退而复升,应去医院就医,明确诊断后,按医生的医嘱治疗儿童发烧不一定是患病,很可能是变蒸,变蒸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小儿发育成长的必然过程。身心发育到一定时期,能量的聚集达一定数值,发生突变,身体的长大, 是缓慢中有突变或者是跃迁。变者,变其情智,发其聪明。蒸者,蒸其血脉,长其百骸也。凡小儿生后,三十二日一变,六十四日再变,变且蒸。盖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 一蒸,如是递变递蒸,至三

5、百二十日十变为止,谓之小蒸毕。以后六十四日一大蒸,又六十 四日一大蒸,又一百二十八日一大蒸,共计三大蒸,积五百七十六日,谓之大小蒸毕,儿乃 成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小儿变蒸者,以长气血也。”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凡小儿自生三十二日一变,再变为一蒸。凡十变而五小蒸,又三大蒸,积五百七十六日,大小蒸都毕,乃成人。”并谓小儿所以变蒸者,是荣其血脉,改其五脏。”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指出: 变者,易也,长生府藏智意故也。”幼科发挥谓: 2易传云:生生之谓易,易者变易也,不变不易,人有五脏六腑,以配手足十二经络,腑属阳,以配阳卦三十二;脏属阴,以配阴卦三十二。取其一脏一腑,各以三十二日一小变,六十四日一大变。可

6、见变蒸学说受到易传的一定影响。临证中,确也见过许多小儿无任何原因的咳嗽,而被诸多西医不加分辨的施以抗生素静滴之刑,动辄旬日,菌群失调了,还在说:这孩子的病着实重”而家长则以为然,不亦悲乎? 蒸则体热,即常见的无名原因的发烧。而其间有轻重之分,轻者体热微惊,耳冷尻冷,上唇 头有白泡如鱼目珠子,微汗出;重者体壮热,脉乱,或汗或不汗,不欲食,食则吐,白睛微 赤,黑睛微白,变蒸毕则精明如常。亦有禀质壮实,不热不惊,略无证候而暗变者。大抵单变者微,兼蒸略剧,平者五日而衰,迟者十日而衰,小儿变蒸热的维持时间,以五到十日为期。若过期不衰者,切不可妄治及灸刺, 平和者宜表之,实热者微利之。当超出正常范围时, 当以解表或泻下利尿为治。古方用紫霜丸、黑散子、柴胡汤之属, 然皆峻厉,非独脏腑不胜,且伤血气。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临证中不管何病何证,均应用药平和,不可妄折其少阳之气若有寒无热,吐泻不乳多啼者,宜当归散或调气散主之,若耳热尻热者,此乃生疾,非变蒸也,当分别治之。注意!小儿变蒸热与生疾发热的鉴别一耳与尻的冷热表现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