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教师职称评定】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05125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教师职称评定】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教师职称评定】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教师职称评定】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教师职称评定】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教师职称评定】优秀名师资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教师职称评定】如何提高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 江西省分宜四中 朱音波 关键词:阅读;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提高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阅读理解题已经成为一大热点,很多试题引入了高中的新概念如虚数概念的阅读和简单运用;还有把新教材里删除的一些老教材里的思想方法编成阅读理解题,先阅读例题后加以模仿运用或创新运用;中考中实际运用题的份量也越来越重,有的文字简直可媲美一篇小作文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很多学生对此类题目感到难以下手,因为看了题目搞不懂是什么意思。所以长期以来,困扰学生成绩的“题没看清”、“理解错了”等因素,归根结底就是数学阅读能力差导致的。

2、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理解与交流能力 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理解能力是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根本。然而,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平时数学阅读的积累,以数学教材为标准范本,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理解水平,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2、有助于充分发挥数学教科书的作用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

3、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可是,目前我们广大师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科书,缺少阅读教科书的环节,仅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 ,这正是教师讲解精彩而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现象产生的原因。其实,我国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中已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因此,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构成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 3、有助于个别化学习,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相结合,而个别化学习的关键就是学会阅读。研究也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

4、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特别无助。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二、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1、通过预习、作笔记形成阅读能力 预习是学生提前对将要学习内容(教科书和有关参考资料)进行阅读,并作适当的笔记。在预习过程中,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他们先通读全文,了解本节课的目标、重点与难点以及与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掌握教材中的识记内容,根据自己掌握知识水平的情况,试着完成课后作业,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和水平,找出自己不懂或不足的地方,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技巧,又便于教师根

5、据学生预习情况,有目的、有重点的精讲教材的有关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如合并同类项,先让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进行预习:?什么是同类项?同类项概念包含着哪些含义?如何合并同类项,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科书来预习,就可以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所以教师可在课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如有理数的乘方,通过预习,学生们基本能理解什么是乘方、幂、底数、指数,在此基础提一些学生容易混22淆的

6、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于是学生会带着疑问再次富有兴趣地2四、教学重难点:2去阅读教材。当然创设问题情境时注意问题要新而有趣,富有启发性。22可引用经典数学故事、史料、课本上的阅读材料,如丢番图的墓志铭2(3)边与角之间的关系:2阅读方程、阿凡提的故事阅读乘方、面积恒等式证明乘法公式。还可22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22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直角三角形中,A是锐角的正切;2和求知欲,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25、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24

7、、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3、通过读写结合培养阅读能力? 2 数学定义、定理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最佳教材。准确的定义、逻辑的演绎、严密的推理,只有通过学生的阅读,学生才能从死的语言物质材料中解脱出来。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把通常的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几何语言进行相互转化,如几何定理的内容是文字语言,学生不仅要熟记文字内容也要能熟练画出相应的图形,写出对应的几何语言;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范围要理解熟记,因为它直接影响

8、着公式的正确运用;把一些用言语形式表述的概念转化成用直观的图形表述形式。如在学习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教师可带领学生反复阅读这些公理。如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他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读边理解某些关键词“夹角”、“对应”,同时把几何问题转换成几何图形,用几何语言更直观的来理解表达公理。通过反复看图形,看公理,理解“夹角”,“对应”含义,将这个公理同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最后达到真正理解。 设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为d;dr 直线L和O相交.4、通过解应用题、阅读理解题提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近几年中考出现的大量阅读理解题、实际应用问题,还有教科书上在“数与代数”、“

9、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中,都有大量的生动、有趣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阅读理解和应用题,这些问题和内容,都很适合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比如,应用题的教学,在阅读的开始阶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编写好以阅读的思考形式提纲挈领,学生在阅读思考问题的引领下进行数学阅读。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应用题理解的难易程度,进行阅读示范,带领学生0 抛物线与x轴有0个交点(无交点);逐字句逐段落进行阅读,指出一些关键词和关键数量关系, 用日常语言、图表语言、列式理清各关键词和关键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数学阅读的要领。如:某供电局的电力维修工要到30千米远的塘岭进行电力抢修。技术工人骑摩托车先

10、走,15分钟后,抢修车装载着所需材料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抢修车的速度是摩托车的1.5倍,求这两种车的速度。思考问题:本题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s=vt。已知什么量,求什么量,设什么量为未知数,已知s=30千米,求两个速度,设速度,不妨设摩托车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抢修车的速度为1.5x千米/小时。寻求什么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一般已知数量关系中的一个量,设另一个量,就寻求第三个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因为可以用已知数和x表示出第三个量。按着这样的问题过程可有针对性的阅读和理解,从而很方便地列出方程。当然这儿还必须理解时间的关系:技术工人先走15分钟表示什么,谁多谁少要分清。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先走、

11、晚出发、提前到达、迟到等等表示的意思都要正确理解,才能得到正确的等量关系。 (1)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x1,x2是对应一5、通过合作交流促进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新时期的教学活动已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过程是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学习提高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团队观念、交往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共同阅读、交流阅读心得、分工动手操作、讨论,让学生尽情地自我表现,发挥潜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强1.概念:一般地,若两个变量x,y之间对应关系可以表示成

12、(、b、c是常数,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二次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在写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时,一定要寻找两个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思维的检索频率,使思维异常的活跃,启迪学生创新的灵感,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三角形中位线,我提出三个问题给予导读导议:(1)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一个三角形中位线有多少条,它与三角形中线有何区别,(2)何谓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它的条件和结论各是什么,(3)如何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根据反馈,学生都能轻松地理解掌握前两个问题,但对课本中这个定理的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感到陌生,存

13、在疑惑。我不急于向学生讲解,而是由学生在全班上提出问题,针对要害给予点拨,让全班学生再思再议,发挥集体智慧,合作分析解决问题。有学生提出:“对这个定理的证明,可以用别的方法来证明。”通过添加不同的辅助线,运用平行线、三角形全等、平行四边形等知识得出这一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不仅使学生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培养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而且还体验了合作学习成功的乐趣。 弓形:弦及所对的弧组成的图形叫做弓形。总之,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活动共通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其数学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克服急躁和功利心理,要循循善诱、循序渐进,通过让学生预习,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读写结合,合作交流等多种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授人以渔”,才能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