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理综】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共7页)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06263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理综】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共7页)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理综】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共7页)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理综】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共7页)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理综】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共7页)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理综】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共7页)优秀名师资料.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理综】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共7页)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结构简单

2、,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

3、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英国人虎克(Robert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

4、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荷兰人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JacobSchleiden)、施旺(Theodar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

5、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大量元素:C、O、H、N、S、P、Ca、Mg、K等;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基本元素:C; 主要元素;C、O、H、N、S、P;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O、H、N; 水 无机物无机盐 组成细胞蛋白质 的化合物脂质 有机物糖类 核酸 三、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6、一、相关概念: 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NH2 , RCCOOH , H 三、氨基酸结构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

7、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催化作用:如酶; ?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肽链数 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是细胞内携

8、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嘧啶(U)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相关概念: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

9、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二、糖类的比较: 分类元素常见种类分布主要功能 单糖C H O核糖动植物组成核酸 脱氧核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蔗糖植物? 麦芽糖 乳糖动物 多糖淀粉植物植物贮能物质 纤维素细胞壁主要成分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动物动物贮能物质 三、脂质的比较: 分类元素常见种类功能 脂质脂肪C、H、O?1、主要储能物质 2、保温 3、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磷脂C、H、O (N、P)?细胞膜的主

10、要成分 固醇胆固醇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D有利于Ca、P吸收 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 存在形式含量功能联系 水自由水约95,1、良好溶剂 2、参与多种化学反应 3、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 结合水约4.5,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 ?、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

11、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 (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相关概念: 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

12、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13、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

14、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解错题是成功之母,反思是成功之父,整理是成功之路,纠错是成功之行

15、。 这是林肃浩老师总结的经验。他认为,在高三化学复习的最后阶段,要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做题过程的时效性,并做好查漏补缺,以不变应万变。 今天,在历年高三高考备考的实践基础上,参考2006年高三阶段的实际复习知识体系,结合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易混易错的知识点或试题,林老师和张老师为考生整理出了120个关键知识点,以供学生自查、整理、纠错。 A“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也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白色固体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

16、泼的非金属单质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

17、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6)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心.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16.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186.257.1期末总复习及考试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18.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

18、析: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22.在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 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的图象可以由yax2的图象平移得到:(利用顶点坐标)23.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8、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2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

19、数目为0.2NA 25.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说明:根据垂径定理与推论可知对于一个圆和一条直线来说,如果具备:26.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氧化性越强 27.下列物质与水反应能产生可燃性气体:电石、硫化铝、红热的炭、过氧化钠等 38.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29.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

20、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平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30.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B“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tanA不表示“tan”乘以“A”;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4.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5.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10、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提高数学及格率,力争使及格率达95%。7.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8.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