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喻体的比拟构词.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68795 上传时间:2022-0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喻体的比拟构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动物喻体的比拟构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动物喻体的比拟构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物喻体的比拟构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喻体的比拟构词.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动物喻体的比拟构词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发展史中,动物种群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 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动物种群种类繁多,在外貌、 形态、动作、习性等方面千差万别,各自具有很突出的特点。语 言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人类 基于对各种动物生活习性特点的深刻了解,创造了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汇,这些词汇或者直接揭示不同动物的不同属性,或者被赋予新的意义。汉语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发展成熟的语言,包含的动物词汇 可谓纷繁多样,从合成词、成语到熟语,涉及动物形态、状貌、 习性的词汇比比皆是。现代汉语中有这样一类合成词, 前面的语 素是表示动物的名词性语素,后面的语素是表示动物行为的

2、动词 性语素,前面的语素作为喻体来修饰或限制后面的动作,带有“像一样”的意思,借用动物具体而典型的形态特点来表达 人的行为特征,以此形象化的表现人的行动方式或状态。这类合成词举例及词典或网络释义如下:鲸吞:像鲸鱼一样的吞食,多用来比喻吞并土地等。蚕食:像蚕吃桑叶那样一点一点地吃掉,比喻逐步侵占。蛇行:全身伏在地上,曲折地爬着前进。像蛇一样蜿蜒 曲折前行。龟缩:比喻像乌龟的头缩在龟壳里那样躲藏在里面不出来。牛饮:书像牛一样大口地喝。鸟瞰:从高处往下看。事物的概括描述。蜂聚:书像蜂群似的聚在一起。蜂起:像蜂飞一样成群地起来。蜂拥: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走)。雀跃:高兴地像麻雀似的跳跃。虎视:贪婪而凶恶

3、地注视。威严地注视。鱼贯:像游鱼一样一个挨一个地连接着(走)。鼠窜:比喻像老鼠那样的惊慌逃走。猬集:书比喻事情繁多,像刺猬的硬刺那样聚集在一起。 乌合:像乌鸦那样聚集。鹄立:书直立。鹄望:书直立而望,形容盼望等待。鹊起:比喻名声兴起、传扬。狼顾:狼行走时,常转过头看,以防袭击。比喻人有所畏惧。兔脱:书比喻很快地逃走。蚁聚:如蚂蚁般聚集,比喻结集者之多。蚁附:像蚂蚁一样趋集缘附,形容归附或趋附之人多。 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借指蛰居。蛰居:书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 面。蝉蜕:书比喻解脱。狐疑:怀疑。鸟兽散:比喻成群的人四处逃散(含贬义)。 鹗视:目光锐利,如鹗瞻视。

4、(网络释义) 熊抱:像熊一样张开双臂将对方紧紧抱在怀里。 以此表达深 切的感情。(网络释义)蝶吻:指眨自己的眼睛使眼睫毛轻轻碰触对方的一种亲吻, 其特点是轻盈含蓄,带有深深的爱意。(网络释义)此类词属于汉语合成词中的偏正式合成词, 仔细分析又属于 偏正式合成词中的状中式一类。 从词性来看属于摹状动词。 这类 词不仅结构特殊,其词汇意义也颇有特点。本文力求全面地对此类词进行多角度分析, 主要从以下几个 层面加以论述。一、来源(一)从词的结构形式看 从词的结构形式来看, 此类词较容易被误认为是主谓型合成 词,认为一个名词性语素加一个动词性语素, 表示陈述与被陈述 的关系。其实不然,此类词是前一个语

5、素修饰后一个语素,修饰 与被修饰的关系构成了偏正式合成词。 为了说明, 我们可以把这 类合成词改换成“像一样+V这样的结构,例如:“像鲸一 样吞”、“像牛一样饮”等,便可清楚地辨别。导致误解的原因 大抵是因为受现代汉语名词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不能用作状 语这一条语法规律的影响, 从而忽略了古代汉语名词能够修饰动 词或形容词,能够用作状语这一重要的语法特点。以此来看,这 类词在形式上的一大来源是继承了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的语法 特点。古汉语名词用作状语有一类是表示比喻, 是拿用作状语的 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特征, 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 动方式或状态。如以下几例:豕人立而啼。(左传 ?

6、庄公八年)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涉王。”(史记 ?陈涉世家) 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 ?魏公子列传) 嫂蛇行匍匐。(左传 ?庄公八年) 这几例分别表示“像人似的站着啼哭”、 “像狐狸一样大声 呼喊”、“像蚕一样渐渐侵吞”、“像蛇一样匍匐前行”。尤其 是第三、第四例,我们可知,蚕食、蛇行本就是一个古汉语词, 沿用至今。而且,古汉语中也已经出现这类合成词的用法。如: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 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贾谊,论积贮疏)钱唐、大帅、彭式等蚁聚为寇。 (三国志 ?吴志?周鲂传 ) 古代汉语词以单音节为特点, 这类用法比较常见, 随着现代 汉语双音节化的

7、趋势, 这类名词作状语的现象逐渐以偏正式合成 词和成语的形式保留了下来。例如“火红”“瓜分”“席 卷”“笔直”“雪亮”“雷厉风行”“土崩瓦解”“狼吞虎 咽”“龙飞凤舞”“蝇营狗苟”等。 因此本文中重点阐述的这类 状中式合成词的形式来源便是古汉语名词作状语这一语法特点。(二)从语法层面看既然此类合成词来源于古汉语的名词作状语这一语法特点, 那么随着语言的继承和发展,此类合成词必然经历了词化的过 程,词化是指词汇中有一个现成的单词来表示本来需要用一个短 语或句子来表达的一个在语义上较为复杂的概念。此类合成词正是从“像 一样 ”这样的较为复杂的比况式短语逐步词 化为状中式合成词的。(三)从词汇意义看

8、从意义上看,这类词用动物具体而典型的形态特点来表达人 的行为特征,以此形象化地表现人的行动方式或状态。 此目的的 来源与人的隐喻联想思维有关。人在与动物的频繁而密切接触 中,了解到动物的各种特性,因为这些特性与人的行为特点有相 似性而被语言使用者通过隐喻思维映射到人的行为特性上,从而实现了两个不同概念间的意义转移, 使动物词汇意义映射到人的 行为意义中,给人的行为特点开辟一个新的认知角度,从而使动 物词汇概念具有了超越其本身意义的联想意义。这种认知联想一定是以动物特性与人的行为特点之间存在的某种相似性或经启 发具有的相似性为基础的。另外,汉语作为汉民族的语言,体现着汉民族的思维特点, 中国传统

9、思维注重具体和经验, 往往从直接感受体验出发, 运用 形象、联想、类比等思维方式进行比附化。这种思维特点体现在 汉语词汇中便表现出词汇的具象性特点,从而产生了大量形象词 语,本文中的此类合成词便属于形象词语的一种。 这类词往往以动物的外形特点或者行为特点进行隐喻与映 射。通过以下例句进行分析:1. 对印度, 英国继续推行蚕食和鲸吞政策, 同时加强殖民统 治。汉语中“鲸”因其庞大的身体而有“巨大的”联想意义, 于 是便产生了“鲸吞”一词, 表示像鲸鱼一样吞食, 多用来比喻大 片的侵占土地。2. 其侵略特点, 是通过它的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蚕食我国 边疆领土。蚕吃蚕叶时是一点一点逐步的,因此便产生了“逐步 地”“慢慢地”联想意义,因此产生的“蚕食”就具有逐步侵 占、腐蚀的意思。3. 好在这些骑士们车技不坏, 待你惊魂未定, 他早已蛇行向 前了。蛇前行时有蜿蜒、 快速的特点, 于是隐喻到人的行为上则有 匍匐、蜿蜒、曲折向前的意思。“蛇行”还可以用来表示一个队 伍的前行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