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易错题解析.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72041 上传时间:2022-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易错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易错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易错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易错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易错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易错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易错题解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易错题解析第一单元【易错题 1】 13(x-5 )=156【错因分析】 这类方程非常典型, 常见错误形式有 13x-5=156 、13x-18=156 、 13x-5x=156【思路点拨】 这类题型部分同学计算第一步时会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 但经常由于分配的方法不正确从而导致错误。同学们在解此类方程时不妨 紧扣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13,得出 x-5=12 ,从而快速正确地得到方程的解。【易错题 2】 (1) 2.5x+4.5=14.5(2)3.5x+x=10.5【错因分析】 第(1)题部分同学会做成 7x=14.5 ,第( 2)题部分同学会做 成 3.6

2、x=10.5 同类项合并出错。【思路点拨】 第( 1)题不能进行同类项合并有的同学却合并了,第(2)题需要进行同类项合并,有的同学却没有合并。解决此类题目同学们需要 注意观察与比较数据的特点,并加强同类项的合并与非同类项计算的相应 练习,这样就熟能生巧,不宜犯错啦。【易错题 3】 如图所示( 1)【错因分析】 这两题比较容易混淆。因为 72cm 的位置不同,解题方法就不 一样了。【思路点拨】 同学们首先要仔细观察线段图,明确图意,找对72cm 所对应的线段。明确第一幅的 72cm表示 4 段的长度,第二幅的 72cm表示 5 段一 共的长度。这样就不容易搞混犯错啦!【易错题 4】学校买了 35

3、 枝钢笔和 20 枝圆珠笔,一共 345 元,已知一枝钢笔 7 元,每支圆珠笔多少元?【错因分析】 这道题稍有难度,很多学生可能题意没有完全看明白,出现 的错误也会五花八门。比较典型的有:钢笔的元数+圆珠笔的支数 =一共的元数。【思路点拨】 同学们首先要仔细审题,理解题意,然后根据数量关系:钢 笔的元数 +圆珠笔的元数 =一共的元数来解决。解设每枝圆珠笔 x 元,列出 方程 357+20x=345 。同学们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熟记四步:一看清题 意,二想数量关系,三列式计算,四检验写答,再加上平时多加练习就能 很快提高正确率了。【易错题 5】 李老师到体育商店买了 20 个篮球,比买的足球多

4、 8 个,每个 足球 60 元,是篮球单价的 1.2 倍。( 1)王老师买了多少个足球?(2)每个篮球多少元?【错因分析】 有的同学找不到有联系的条件与问题,把篮球与足球的条件 与问题混淆而导致错误。【思路点拨】 这类题条件比较多,解决的关键是要把有联系、对应的条件 与问题找出来。首先分别找出求足球数量对应的两个条件和求篮球单价的 两个条件,然后就不难分别列出方程 6+x=20,1.2y=60 来解决了。当然,解 决完之后,还要养成及时验算的习惯,这点也很重要哦。【易错题 6】小张去文具店买一个书包用去 48.6 元,用去的钱比他所带钱 的一半少 2.4 元,张明身上带了多少元?【错因分析】

5、有的同学不理解题意,容易写成 48.6 2-2.4【思路点拨】 这道题是一道逆向思维题,如果没有理解题意,仅仅利用顺 向思维,就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不妨从已知条件入手,根据数量关 系:所带钱的一半 -4.8 元=用去的钱,列出方程 x 2-2.4=48.6 ,解决就水 到渠成了。同学们需要在准确理解方程的意义和思想基础上,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并理清实际 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这样就能顺利解决啦!第三单元【易错题 1】 30 的因数【错因分析】 这类找因数比较典型,常见错误有: 1,3,15,30 或 1,2,15,30【思路点拨】 这类题型部分同学会和倍数搞混,同样的会出现按照顺序写 的时候漏

6、写的情况。做这类题型的时候要从“两头”向“中间”从小开始 一一列举的方式,牢记两个整数相乘得到 30 就比较快速找到正确答案了。【易错题 2】 一个两位数,把它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和是6. 符合要求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先排一排,再写答案。【错因分析】 这一题同学会出现考虑不够全面,经常会出现漏写 60 这样的 情况。【思路点拨】 在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根据 3 的倍数的特征,要先通过 列举出和是 6 的加法算式,然后通过列举出的加法算式进行排列组合,那 么答案就不会遗漏了。【易错题 3】 判断:1.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小于这两个数。2. 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错因分析

7、】 学生会根据平时做题目的经验而判断这两题都是正确的。【思路点拨】 第 1 题,同学们应该考虑一种情况,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时 候,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应该是这两个数的最小数,这时候就出现等于 的情况。第 2 题,学生认为正确是因为没有考虑到一个特殊的数字“2”,所以在做题时要特别注意考虑特殊数哦!【易错题 4】 填写质数:18=( )+( ) =( )+( )【错因分析】 这道题典型错误是 18=9+9=3+15.【思路点拨】 学生都熟悉 50 以内的质数,但是在应用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 典型错误,做这类题目,先从最小的质数开始例举,然后一个个算,看是 不是满足都是质数的条件,可以快速找到答案

8、18=5+13=7+11 。【易错题 5】甲、乙两个数都是自然数,而且甲乙=6,甲和 6 的最大公因数是 。【错因分析】 很多学生会因为题目里面出现过甲和乙,那么感觉答案就应 该是乙。【思路点拨】 这题应该根据题意逐步分析,一是通过甲乙 =6 可以知道甲 和乙是倍数关系,同样的还可以知道甲6=乙。二是可以知道甲和 6 是倍数关系,而且甲比 6 大,根据“两个自然数如果是倍数关系,那么他们的 最大公因数应该最小的那个数。”所以知道应该是6。【易错题 6】五年级同学做操, 排成 12 人一队, 还缺 4 人;排成 15 人一队, 还是缺 4 人。五年级同学最少有多少人?【错因分析】 有的同学不理解

9、题意,可能还会尝试着用解方程来解决。【思路点拨】 这道题的逻辑思维含量比较高。因为排成 12 人还是 15 人一 排都是缺 4 人,可以让学生先不要考虑缺 4 人。先让学生考虑什么样的情 况下,既可以排 12 人一队,又可以变成 15 人一队,最少时候是多少人? 就是说既要是 12 的倍数,又要是 15 的倍数,而 12 与 15 的倍数有无数个, 因为题中有个“最少”,那我们就可以求 12 和 15 的最小公倍数,求完之 后还要记得有一个缺 4 人考虑进去,最后得到 12,15-4=56 人。第四单元【易错题 1】“一堆煤重 3吨。”这里把( )看作单位 “1,”平均分成了( )份,这堆煤有

10、 4这样的( )份。【错因分析】这种找单位 “1的”题目非常典型,常见错误有:把一堆煤看作了单位 “1。” 思路点拨】要先让孩子理解单位 “1的”含义:可以是一个物体、 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 还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这里是把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了单位 “1,”可以把这句话改成 “一堆煤占一吨的33 ”这样孩子对于理解就比较容易了。以及后面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4【易错题 2】把 3kg水果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这些水果的( ),每个小朋友分到( )kg。【错因分析】33“分数的意义 ”和“分数与除法关系 ”这两个概念的混淆。常见错误有 3, 3 ; 44 或者是 3 , 1 。

11、44【思路点拨】第一个问题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来理解题意,把 3kg 的水果看作一个整 体,是单位 “1,”平均分成 4份,每个小朋友只有其中的一份所以是 1 ;第二个 4 问题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单位,是求的数量,把 3kg 平均分成 4 份,所以每 3个小朋友得到了 3 kg。【易错题 3】11.判断:一根绳分成 4份,每份是这根绳的 1 。 ( )4 212.小猪吃了一个西瓜的 2 ,小猴吃了一个西瓜的 1 ,为什么小猴吃的西瓜比小33猪多?【错因分析】1.分数的含义理解不准确,所以得出了错误答案。2.这里出题表达不清楚,孩子在审题时发生了偏差,有的孩子觉得小猪是吃 了小猴剩下的 2

12、 ,但是这个理由和题目意思不一样了。3思路点拨】1.分数的概念要掌握清晰:把一根绳子看做单位 “1”平,均分成 4 份,取其中 的一份。一定要记住 “平均分 ”,这题没有平均分,所以是错误的。2.这里要先让孩子知道单位 “1是”一个西瓜, 但是还要说明小猪和小猴的西瓜 不一样,也就是说单位 “1不”一样,单位 “1不”一样就可以知道为什么 2 1 ,但 33 是小猴吃的多了,是因为小猴的西瓜比小猪的西瓜大。【易错题 4】把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错因分析】这种题目比较典型, 常见错误孩子是把三个正方形看作了单位 “1,”平均分成 了 12 份,阴影部分表示其中的 11 份,会用 11 表示。12

13、【思路点拨】这种题型应该引导孩子知道单位 “1是”一个正方形, 平均分成了 4 份,需要其 中的 11 份。要告诉孩子因为一个正方形中 11 份画不完所以再画两个正方形来体 现出的 11 份。【易错题 5】王大爷养的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 11 .公鸡的只数占养鸡总数的( )。12【错因分析】9 13常见错误有: 9 ; 1311 11【思路点拨】首先得看清题目,公鸡的只数占总数,其次公鸡和母鸡的只数我们是不能知 道的,但是我们可以用假设的方法知道,假设公鸡 2 份,母鸡 11 份,满足了题 目条件,然后开始完成公鸡只数占总数的 2 ,同样可以以此推出母鸡只数占总1311数的 11。13【易错题

14、6】把19 转化成带分数。4【错因分析】孩子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时候试商试小了, 出现了带分数的分数部分还是假分数,这是不妥当的。常见错误: 3 74【思路点拨】带分数一般是由整数和真分数这两个部分组成。假分数转化成带分数时,可 以通过带余除法的方法解决,余数是不能超过除数的,所以根据 194=4,3可以知道 4 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 3是带分数中的分子部分。【易错题 7】55把 5 的分子加上 10,要使 5 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99【错因分析】常见错误是分子加上了 10,分母“理所应当 ”也加上 10,错误运用了分数的 基本性质。【思路点拨】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

15、以一个相同的数 (0 除外) , 分数的大小不变。孩子会记忆这个概念,但是真的运用到题目中的时候还是会出现困难,这题 分数性质运用起来需要多想一步, 但是学生想到的分数大小不变的情况就是分子 和分母同时乘除甚至加减同一个数。所以这里需要强调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概念。 所以在做题目的时候不能私自改变数学性质哦。正确的应该是分子加上 10 之后是 15,扩大了 3 倍,同理,分母也要扩大 3 倍变成 27,就是要加上 27-9=18。【易错题 8】11一个最简分数,若分子加上 1,约分得 1 ;若分子减去 1,约分得 1 。这个24 分数是( )。【错因分析】这个题目对孩子来说会理解但是不会解, 常出现的方法就是从小到大的数字 进行拼凑,答案五花八门 【思路点拨】 这个题型的逻辑思维比较高,首先得先了解约分以及最简分数的相关含义, 另外约分之后的两个数字都很有特点,分子时加时减有变化 ,而分母始终没有变 且约分后的分母是 2和4,说明分母一定是 2和 4的公倍数,然后开始从最小的 数 4 开始想起,满足第一个条件的不存在,那么就考虑分母是 8 ,满足第一个条 件的最简分数是 3 ,然后看这个分数是不是也满足后面一个条件, 最后得到的结83果就是 3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