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6201806110327.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407277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620180611032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620180611032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620180611032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620180611032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6201806110327.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H+的跨膜运输有的与质子泵(H+的载体蛋白)有关。质子泵分为三种,一种为生成ATP的F型质子泵,两种为消耗ATP的P型质子泵和V型质子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型质子泵为H+逆浓度梯度运输 BP型质子泵为H+顺浓度梯度运输C类囊体薄膜上的质子泵为V-型 D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为F-型2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是因为酵母菌是自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易于培养B通过设置有氧(对照组)和无氧(实验组)的对照,易于判断酵母菌的

2、呼吸方式C将进气管、排气管与锥形瓶连接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D实验的因变量是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和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样液的颜色变化【答案】C【解析】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的确是因为酵母菌具有兼性厌氧且易于培养的特点,但它不是自养型生物,A错误;在该实验中所设置的有氧组和无氧组都是实验组,是为了相互对比,易于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错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都要将进气管、排气管与锥形瓶连接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C正确;本实验的因变量是酵母菌CO2的产生快慢和是否有酒精生成,D错误。3当细菌入侵人体内发生感染时,细胞就会吞噬入侵的

3、细菌,在细胞内形成抗原a复合体,并转移至细胞膜上,再呈递给细胞,具体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缺少图中的细胞,会使人体丧失所有细胞免疫功能C图中b表示溶酶体,其能产生抗体且与细菌结合D图中a内含有的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粗面内质网【答案】B【解析】细胞为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A项错误;细胞为T细胞,细胞免疫依靠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缺少T细胞会使人体丧失所有细胞免疫功能,B项正确;a为细胞表面蛋白,和抗体的合成场所均位于核糖体上,C项、D项错误。【点睛】“三看”法判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4外

4、来入侵种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很大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外来入侵种往往与本地物种竞争,使后者生存受威胁B外来入侵种可使生物多样性增加,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外来入侵种适应当地环境且缺乏天敌,其数量往往增加D外来入侵种可与本地物种杂交,从而使本地物种的基因组成改变【答案】B【解析】由于外来入侵种竞争力强,本地种往往被其取代,成为优势物种,这种变化进一步改变了原有的生境,导致其他的本地种消失,引起生物多样性的下降,打破当地生态平衡,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外来入侵种和本地种之间可以通过杂交,产生一种新的、有入侵性的杂合体基因型;也可能产生不育的杂合体,与本地种竞

5、争资源,通过“基因污染”而导致本地种的灭绝,故A、C、D正确,B错误,所以选B。5下列有关变异及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如果没有接因突变,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不会产生矮茎植株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在豌豆中控制高茎的基因可以突变为控制绿色的基因达尔文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果断地摒弃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金丝猴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共同进化A0项 B1项 C2项 D3项【答案】A【解析】生物的表现型还受环境的影响,因此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也可能表现为矮茎植株,错误;基因突变往往是突变为其等位基因,因此在豌豆中控制高茎的基因不能突变为控制绿色的基因,错误;达

6、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形成的,并没有完全摒弃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错误;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而不是发生在种群内部,错误。因此,以上说法没有正确的,故选A。6玉米果穗长度受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将纯系P1和纯系P2杂交获得F1,再将F1植株自交获得F2,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穗长(cm)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亲本(个)P1421248P2311121526151072子代(个)F111212141794F211019264773686839251591A果穗长度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

7、定律BP1植株的自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果穗长度CF1果穗长度变异与环境因素有关D理论上F2群体中的基因型种类有2n种【答案】C【解析】玉米果穗长度受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长度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项错误;纯系P1植株有四种不同的果穗长度,自交后代将出现4种果穗长度,B项错误;纯系P1和纯系P2杂交,理论上F1果穗长度应只有一种,出现不同果穗长度应是环境因素所致,C项正确;理论上F2群体中的基因型种类最多有3n种,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亲本纯系植株有不同的果穗长度,应有不同的基因组成。(2)明确纯系P1和纯系P2可能含有相同的纯合基因,则F1可能含有纯合基因。7古往

8、今来,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黄白记载“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是指硫酸铜),记载中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唐代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舍者”,描述了黑火药的制作过程C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答案】C【解析】A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A正确;B“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舍者”,描述了黑火药的制作过程,B正确;C豆浆煮沸发生变性,而水解生成氨基酸,C错误;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D正确,答案选C。8下列物质的性质

9、与应用关系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可用铁槽车贮运浓硫酸B金属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来制作导线C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用做耐高温材料D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木耳食品的漂白9下列关于聚合物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两者均由加聚反应生成C两者由相同的单体生成 D两者的单体互为同系物【答案】D【解析】A两种高分子的链节中碳原子数不同,所以两者一定不是同分异构体,A不正确;B两者均由缩聚反应生成,B不正确;C两者不可能由相同的单体生成,C不正确;D两者的单体分别为乙氨酸和丙氨酸,乙氨酸和丙氨酸互为同系物,D正确。本题选D。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主要仪器

10、、注意事项及应用举例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主要仪器注意事项应用举例A洗气从长管进气,短管出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SO2气体B气体干燥从粗管进气,细管出气用无水氯化钙作干燥剂干燥氨气C分液先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D气体收集从长管进气,短管出气收集氯气【答案】A【解析】A、洗气应是长管进气,短管出气,因为碳酸的酸性小于亚硫酸的酸性,因此除去CO2中SO2一般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A正确;B、无水氯化钙能与NH3反应,干燥氨气,常用碱石灰,故B错误;C、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故C错误;D、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11、收集的气体的密度应小于空气,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D错误。11一种处理高浓度乙醛废水的方法隔膜电解法,其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一定浓度含乙醛的Na2SO4溶液,电解后乙醛在两个电极分別转化为乙醇和乙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电极为阴极,b电极为阳极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HO-2e-+H2O=CH3COOH+2H+C设电解时溶液体积不变,则阴极区Na2SO4的物质的量增大D电解过程中,M 池溶液的pH 变大,N 池溶液的pH 变小【答案】B【解析】A根据溶液中氢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b电极为阴极,a电极为阳极,故A错误;B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3CHO-2e-+H2O=C

12、H3COOH+2H+,故B正确;C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设电解时溶液体积不变,则阴极区Na2SO4的物质的量不变,故C错误;D电解过程中,M池中a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H3CHO-2e-+H2O=CH3COOH+2H+,溶液的pH减小,故D错误;故选B。12a、b、c、d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3倍,a和b能组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其中一种含两种化学键,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气态氢化物都是强酸。向d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逐滴加入bca2溶液,开始没有沉淀;随着bca2溶液的不断滴加,逐渐产生白色沉淀。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简

13、单原子半径:bca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AlO,A正确;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氢氧化钠强于氢氧化铝,B不正确;C工业上电解熔融三氧化二铝来冶炼铝,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其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C不正确;D向过氧化钠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铝溶液可以产生氢氧化铝沉淀,D不正确。本题选A。13向x mL 0.01 molL-1氨水中滴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4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OHpOH= -lgc(OH-)、温度随着加入的硫酸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20Bb点时溶液的pOH=pHCc点对应的溶液中:c(SO42-)c(NH4+)c(H+)c(OH-)D

14、a、b、d三点NH3H2O的电离常数:K(b)K(d)K(a)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元素的半衰期是3天,12g该元素经过6天后还有4g未衰变B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轨道时,原子的总能量增大,电子的动能增大C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加紫外线的照射强度,则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D质子中子、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1、m2、m3,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

15、成一个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答案】D【解析】A、由公式 ,知12g该元素经过6天后还有3g未衰变,故A错误;B、根据波尔理论可以知道,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大,而总能量随半径的增大而增大.,故B错误;C、据光电效应可以知道,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即光子个数增多,所以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个数越多,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故C错误;D、根据质能方程 知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一个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D点

16、睛:库仑力对电子做负功,所以动能变小,电势能变大(动能转为电势能),因为吸收了光子,总能量变大;根据光电效应发生条件,可以知道,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频率有关,与入射的强度无关15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滑雪是冬奥会项目之一,雪面松紧程度的不同造成运动员下滑过程中与雪面的动摩擦因数也不同,假设滑雪运动员从半圆形场地的坡顶下滑到坡的最低点过程中速率不变,则( )A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不变B运动员下滑的过程中受四个力作用C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D运动员下滑过程中与雪面的动摩擦因数变小【答案】D【解析】A、滑雪运动员速率不变,必做匀速圆周运动,具有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

17、时刻变化,故A错误;B、滑雪运动员下滑的过程中受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故B错误;C、运动员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大小不变,故C错误;D、运动员在运动方向(切线方向)上合力为零才能保证速率不变,在该方向,重力的分力不断减小,所以摩擦力不断减小,而运动员下滑过程中重力沿径向的分力变大,所需向心力的大小不变,故弹力增大,由可知,运动员下滑过程中与雪面的动摩擦因数变小,故D正确。点睛:本题抓住运动员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不变,而速度、加速度、合外力是变化的,注意动摩擦因数变化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所示,用三段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共同悬挂一重物使其静止,其中端固定, 绳与水平之

18、间的夹角为最初绳是水平的,现保持角不变,将绳的端逐渐向上移动,在端到达点正上方的过程中,若分别用和表示和绳上的拉力大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先变大后变小, 先变小后变大B先变小后变大, 先变小后变大C一直变小, 先变大后变小D一直变小, 先变小后变大【答案】D【解析】对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保持角不变,将绳的端逐渐向上移动,在端到达点正上方的过程中, 一直变小, 先变小后变大,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悬绳固定的物体平衡问题,往往以结点为研究对象,正确分析受力,作出力图,即可图像法求解。17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与一电压恒定的电源相连,极板水平放置,极板间距为D,

19、在下极板上叠放一厚度为d的金属板A,dD,其上部空间有一带负电的粒子P静止在电容器中,当把金属板从电容器中快速抽出后,粒子P开始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容器的电容变大B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C上极板所带电荷量变大D粒子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8家用电子调光灯的调光原理是用电子线路将输入的正弦交流电压的波形截去一部分来实现的,由截去部分的多少来调节电压,从而实现灯光的可调,比过去用变压器调压方便且体积小,某电子调光灯经调整后电压波形如图所示,则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设交流电的有效值为U,将交流电与直流电分别通过相同电阻R,分析一个周期内热

20、量:交流电Q1=直流电Q2=解得:U=Um/2故选:C点睛:根据电流的热效应:由一个周期内交变电流通过电阻R产生的热量与直流电通过电阻R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相等,求解有效值19如果把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若从水星与金星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计时,天文学家测得在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1,金星转过的角度为2(1、2均为锐角),如图所示,则由此条件可求得的是A水星和金星的质量之比B水星和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之比C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D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答案】BCD【解析】水星和金星作为环绕体,无法求出质量之比,故A错误;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1;金星

21、转过的角度为2,可知道它们的角速度之比,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r=,知道了角速度比,就可求出轨道半径之比故B正确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1;金星转过的角度为2,可知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1:2周期,则周期比为2:1故C正确根据a=r2,轨道半径之比、角速度之比都知道,很容易求出向心加速度之比故D正确故选BC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以及知道要求某一天体的质量,要把该天体放在中心天体位置,放在环绕天体位置,被约去,求不出来20如图所示,物体A和带负电的物体B用跨过定滑轮的绝缘轻绳连接,A、B的质量均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另一端与物体A相连,倾角为

22、的斜面处于沿斜面上的匀强电场中,整个系统不计一切摩擦。开始时,物体B在一沿斜面向上的外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且轻绳恰好伸直,然后撤去外力F,直到物体B获得最大速度,且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当弹簧的形变量为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可表示为),则在此过程中A撤去外力F的瞬间,物体B的加速度为BB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为C物体A的最大速度为D物体A、弹簧和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量大于物体B电势能的减少量【答案】ACD【解析】当施加外力时,对B分析可知F-mgsin-F电=0,解得F电=mgsin;当撤去外力瞬间,它们受到的合力为F合=F电+mgsin=(m+m)a;解得:a=gsin,故A正确;当B受到

23、的合力为零时,B的速度最大,由kx=F电+mgsin解得x=故B错误;对AB整体有动能定理可得kx2+2mgsinx2mv20,解得v=gsin,故C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可知,物体A、弹簧和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量等于物体B电势能的减少量和B物体机械能的减小量之和,所以物体A、弹簧和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量大于物体B电势能的减少量故D错误;故D正确;故选AC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共点力平衡、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以及运动学公式,综合性较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需加强训练21如图甲所示,倾角30、上侧接有R=1的定值电阻的粗糙导轨(导轨电阻忽略不计,且ab与导

24、轨上侧相距足够远),处于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B=1T的匀强磁场中,导轨间距L=1m,一质量m=2kg、阻值r=1的金属棒,在作用于棒中点、沿斜面且平行于导轨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b处沿导轨向上加速运动,棒运动的速度位移图象如图乙所示(b点为位置坐标原点)。若金属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g=10m/s,则金属棒从起点b沿导轨向上运动x=1m的过程中A金属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金属棒与导轨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0JC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荷量为0.5CD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0.5J【答案】BC【解析】A项:v-x图象是直线,如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由v2-v02=2ax可知,v-x图象应该是曲线,由图示图象可知,图象是直线,则金属棒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项:金属棒与导轨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故B正确;C项: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荷量:,故C正确;D项: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等于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为:,结合v-x图象,其中为图象与横轴包围的面积,故,故,由于R=r,故R产生的焦耳热为0.25J,故D错误。点晴:对于电磁感应问题研究思路常常有两条:一条从力的角度,重点是分析安培力作用下导体棒的平衡问题,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另一条是能量,分析涉及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问题,根据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等列方程求解。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