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抗水稻黑条矮缩病鉴定和介体飞虱体内病毒的定量测定.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76421 上传时间:2022-02-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品种抗水稻黑条矮缩病鉴定和介体飞虱体内病毒的定量测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水稻品种抗水稻黑条矮缩病鉴定和介体飞虱体内病毒的定量测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水稻品种抗水稻黑条矮缩病鉴定和介体飞虱体内病毒的定量测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稻品种抗水稻黑条矮缩病鉴定和介体飞虱体内病毒的定量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品种抗水稻黑条矮缩病鉴定和介体飞虱体内病毒的定量测定.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水稻品种抗水稻黑条矮缩病鉴定和介体飞虱体内病毒的定量测士定水稻黑条次8缩病毒(RBSD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引起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 近年来该病害尤其在稻麦轮作区的发病率迅速上升, 严重威胁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安全生产。灰飞虱 (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和其他 2 种飞虱白脊飞虱(Unkanodes sapporona Matsumura) 白带飞虱 (U.albifascia Matsumura) 均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 RBSDV此外,由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 传播的

2、南方黑条矮缩病毒(SRBSDV于2001年在中国广东省阳江市首次发现,已经传播蔓延到中国南部、越南和日本, 成为杂交水稻的主要威胁。本研究旨在通过筛选的水稻品种对 RBSDV勺抗病性,并探索不同介体飞虱体内病毒含量的时空动态。在温室对收集自河南、山东和辽宁等地的 66 个水稻品种进行了抗RBSD除定。结果表明,两优3399、大粮207、X00&宁粳4号、圣稻301和两优1129等7个水稻品种表现抗病;沈农1406、D264博377、中稻1号、春潮88、临香1 号、圣稻15 号、苏秀9 号、苏秀 10 号、郑稻19、徐稻7 号、津优9702、原稻108、苏秀326、原早稻3号、X007和扬两优6

3、号等16个水稻品种表现为中抗 , 其他品种表现为中感或高感。大田抗病性鉴定与温室抗病性鉴定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P=0.0003) 。另外,本研究成功利用实时定量 PCR(qRT-PCR)TaqMant针法检测定量了水稻中RBSDV勺拷贝数,抗感水稻品种中RBSDV勺拷贝数与其抗病性具有显著的相 关性。利用绝对定量q RT-PCR寸整头介体昆虫或其不同器官进行定量检测RBSDV 的拷贝数,结果表明,仅在灰飞虱中检测到RBSDV头灰飞虱中RBSDV勺拷贝数随时间延长增多,说明了 RBSDVE介体灰飞虱体内存在明显的复制。与其它器官相比,在灰飞虱的后肠中RBSDV勺拷贝数最大。从后肠中检测到 病毒

4、的4天后,在血淋巴和脂肪体检测到 RBSDV,跃后可在唾液腺中检测到。所有器官中的拷贝数呈线性相关,说明了 RBSDVfc不断的增殖移动。传毒试验表明,经8天的潜伏期后RBSDVHS到了健康植株。灰飞虱唾液腺的病毒拷贝数与传毒效率表现为显著的相关性(r2=0.9351,P<0.0001)。使用q RT-PCR或常规RT-PCRft另外两种非介体昆虫白背飞虱和体内检测不到RBSDV对不同介体飞虱体内的SRBSD也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灰飞虱和白背 飞虱均可获得SRBSDVB是与白背飞虱相比灰飞虱体内的病毒拷贝数较低。另外,灰飞虱和白背飞虱的后肠中SRBSD骑贝数具有显著差异(P<0.0001)。第6天SRBSDV扩散到白背飞虱的血淋巴和脂肪体,但是不能扩散到灰飞虱 的血淋巴和脂肪体。这些结果说明了因为灰飞虱后肠中 SRBSD较低拷贝数是灰 飞虱不能传播SRBSDVJ原因。传毒试马表明,8天获毒期后仅有白背飞虱能传播 SRBSDVP灰飞虱不能传 毒。此外,白背飞虱唾液腺的SRBSD据贝数与传毒效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r2=0.7808,P=0.0036) 。本文所获得的这些结果为水稻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同介体飞虱体内病毒含量的时空动态研究明确了昆虫介体内的病毒拷贝数需要达到一定, 为阐明介体昆虫传毒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