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茎腐性白穗病病原鉴定及药剂筛选.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83066 上传时间:2022-02-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茎腐性白穗病病原鉴定及药剂筛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水稻茎腐性白穗病病原鉴定及药剂筛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稻茎腐性白穗病病原鉴定及药剂筛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茎腐性白穗病病原鉴定及药剂筛选.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水稻茎腐性白穗病病原鉴定及药剂筛选2011年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武阳镇杂交水稻Y两优1号制种田中的母本Y58S发生大范围的茎腐性白穗,经初步检查,系镰抱菌(Fusarium spp.)造成,为此从全省不同地点采集标本, 对症状、病原种类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室内药剂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 绥宁茎腐性白穗的病原为禾谷镰孢菌 (Fusariumgraminearum) 。从绥宁水稻病茎褐腐处挑取表面有白色或浅粉红色霉层镜检。 发现有典型的镰孢菌镰刀形大型分生孢子, 多为 5 隔, 分隔明显 , 顶细胞喙状, 略弯曲。经分离培养, 气生菌丝为羊毛状, 生长旺盛 , 菌丝为白色至紫红色, 菌落中央可

2、产生黄色菌丝, 菌落背面产生紫红色色素。 分离菌经接种重现了茎腐白穗症状。ITS-rDNA序列分析表明致病菌为引起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种禾谷镰抱菌(F graminearum) 。 2. 从水稻分离到的 5 种致病镰孢菌只有2 种引起茎腐性白穗症状。从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武阳镇、 浏阳市龙伏镇、 北盛镇 , 株洲市茶陵县, 常德市汉寿县等地不同生育期水稻上共分离出镰孢菌 77 株 , 其中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21 株, 黄色镰孢菌 (Fusarium culmorum)16 株 , 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11 株 , 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

3、ysporum)7 株, 藤仓赤霉(Gibberella fujikuroi)5 株。将分离菌接种于水稻 , 只有 F. graminearum CLA3和 F. equiseti D4 能使水稻出现茎腐性白穗症状, 而其他菌株接种皆不能引起茎腐性白穗症状。证实CLA3和D4为水稻茎腐性白穗的致病菌。目前,由镰抱菌侵染茎导致的白穗 , 尚未在国内报道。禾谷镰孢菌(F. graminearum) 和木贼镰孢菌(F. equiseti) 都是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 , 它们对水稻的为害在湖南未见报道。 3. 禾谷镰孢菌比木贼镰孢菌致病力强。将CLA3和D4用注射法分别接种到3种粕稻和3种粳稻上,实验结

4、果表明,粳稻较籼稻更易发病, 再用喷雾法将2 种致病镰孢菌接种到粳稻上, 可明显看出CLA3比D4致病力强。4.明确了茎腐镰抱菌生物学特性。CLA3?口 D4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菌在pH值为3-11的范围内均能生长,其中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均为7;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均为 22-31 C,CLA3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C,而D4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C; 2种镰抱菌在黑暗条件下最有利于的菌丝生长;在供试的碳源中,CLA3 的最适生长碳源为甘露醇,D4的最适生长碳源为麦芽糖;在供试氮源中,2种镰抱菌的最适生长氮源均为硝酸钾。 5. 室内生测表明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效果最好。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对于CLA3,苯醴甲环哗和咪鲜胺抑制病菌菌丝生长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383mgL-1和0.285mg L-1 ;而甲基硫菌灵和喀菌酯的效果最差,EC50分别为94.088mg - L-1、78.726mg - L-1,远高于其他药剂。对于D4,抑制效果最好的也为苯醴甲环唾和咪鲜胺,EC50分别为0.613mgL-1和1.477mg - L-1 ;喀菌酯效果较差,EC50 为 175.800mg 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