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精选.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87477 上传时间:2022-02-0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精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精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精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精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精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精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精选.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控对策,2,近年来,由于生猪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猪群越来越密集,加上频繁的调入转出,猪病的动态也越来越复杂,“新病”越来越多。猪病流行的主要特点是多种病毒、细菌混和感染或继发感染,为多因子致病。在临床上病原体是单一种病毒或细菌的猪病几乎不存在了。我国由南向北发生的以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病,称之为“猪无名高热综合征”或“猪高热病”,并先后波及到南方其他省和北方与东北一些省、市、自治区,造成大批猪只死亡,病死及淘汰猪数量约达数千万头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本人通过临床诊治及参阅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论著,就该病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及防

2、控对策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仅供同仁们参考。,3,1、 流行特点 11爆发流行,传播速度快,夏季为发病高峰,一个猪场发病后,35天可波及到整个猪群,并向四周蔓延。 12 发病有一定的年龄性;发病多见于1025周龄的生长猪与育肥猪,以及部分母猪和保育舍50日龄左右的仔猪。哺乳仔猪与刚断奶的仔猪发病很少。 13 发病先从农村散养户开始,再到中、小型养猪场并逐渐向规模猪场传播,呈爆发性流行。发病率高达30%50%以上,个别严重的达70%左右;病死率为20%70%,病母猪的流产率达50%左右,母猪死亡率约为10%30%。可见发病率高,病死率也很高。,4,14 发病猪没有性别与品种的差异,大小猪均可发病。

3、15 饲养管理水平低,饲养环境恶劣,饲养密度大,炎热潮湿的天气猪舍通风降温不良,长期饲喂霉变饲料,疫苗免疫混乱,免疫程序不合理的猪群发病严重,病死率很高。饲养管理水平高,疫苗免疫合理,生物安全措施好的猪群很少发病,有的不发病。 16 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乱用各种药物和退热药可导致死亡率增高。,5,2、 临床特征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猪场发病猪的症状不完全相同。临床上以高热、皮肤发红或出现小红斑点为特征。常见猪群突然发病,迅速传播,体温升高4042,精神沉郁,卧地不起,不食,背部、胸腹部及四肢末梢等处皮肤发红,并出现小红斑点,形状不定,耳缘发紫。有的背部皮肤毛孔有铁锈色出血点。结膜潮红,流泪,眼

4、睑肿胀。呼吸困难,气喘急促,有的流清鼻涕或脓性鼻涕,咳嗽,鼻端干燥。尿少色黄,粪便发黑,部分有腹泻。有的呕吐,磨牙,四肢划水状,后肢不能站立。有的仔猪皮肤黄白,消瘦,被毛无光泽,运动时四肢无力。有的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等。急性病例病程35天,病程长的可达10天以上。使用退热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停药后又复发,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差。,6,3、 病理剖检变化 不同地区发病猪只的病理变化有一定的差异,但主要的病变表现在肺部,呈现弥漫性间质性肺炎的变化,肺脏肿大,间质增宽,有淤血和小出血点;有的肺呈橡皮状,有的肺的尖叶和心叶有肉样实变,有的肺呈大理石样变化,严重的有化脓灶;气管内有较多的泡沫状分泌

5、物。胸腹腔有多量淡黄色积液,有的还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个别的猪肺浆膜与胸膜或心包纤维素性粘连,呈现胸膜肺炎的变化。肝脏肿大,颜色变淡,有的呈土黄色,有的有灰白色坏死灶,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脏肿大,部分病例边缘有梗死灶,有的边缘有针状的出血柱。肾脏有的肿大、苍白,有的有针尖大出血点。部分病例心外膜、心耳、喉头粘膜和膀胱粘膜有出血点。个别猪胃底粘膜出血、溃疡。全身多数淋巴结水肿、出血,部分猪呈周边出血。,7,4、 关于诊断 由于本病发病急,传播快,病情复杂,病理变化多样,仅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难以作出正确的诊断。一定要早发现,早采取病料送有关兽医诊断中心进行实验室检查,根据实验室的

6、检查结果,并结合流行病学信息和临床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诊。 南方几省病料检验结果显示,大多数猪场都存在病毒与细菌和寄生虫等混合或继发感染。病毒主要有:兰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毒和猪流感病毒等。细菌主要有: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附红细胞体、副猪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肺炎支原体、沙门氏菌等。血液寄生虫为附红细胞体,弓形虫。在一些猪场送检的饲料中还检测出霉菌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等。有的地区还检出未知病毒,现正在进行生物学鉴定;还检出了兰耳病病毒变异毒株和巴氏杆菌A型血清型,这些新的发现,应引起密切关注。,8,9,10,11,12,13,14,15,1

7、6,17,18,19,20,21,22,中国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发布信息,从发病猪体分离到兰耳病病毒变异毒株,并发现病毒的基因序列有缺失现象,所检测的病猪都是双重或三重以上病原感染,很少有单独感染兰耳病变异毒株的,常见混合感染的病原为猪瘟、圆环、蓝耳病病毒株 以及链球菌,猪副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等。,23,5、病因初步分析5.1 病性:猪高热综合症是由多种病原(病毒、细菌、寄生虫)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在某些应激因素的诱发下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5.2 发病原因分析5.2.1 兰耳病、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及支原体肺炎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在我国猪群中较为普遍存在,多处于持续性感染,严重的损害了猪

8、的免疫功能,导致免疫麻痹、免疫耐授,对疫苗注射不产生免疫应答,致使机体免疫力低下,同时对猪瘟疫苗的免疫也产生干扰作用,一旦机体受到不利应激因素的(如热应激)影响时,易引发猪群发生多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24,5.2.2 夏季天气炎热,高热高湿许多病原体很快繁殖,侵袭力增强,加之各种传播媒介吸血昆虫(蚊、蝇、虻等)的叮咬,易导致本病在饲养环境恶劣的猪场发生与传播。 5.2.3 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饲料保管不好而发生霉变产生毒素,猪只长时间饲喂,霉菌毒素可溶解淋巴细胞,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机能受到抑制。抑制免疫细胞的分裂和蛋白的合成,影响核酸的复制,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等。因此机体免疫后抗体

9、水平不高,难以抵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25,5.2.4 许多养猪户引猪不隔离检疫,并常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猪场引种,致使带入隐性感染的种群成为传染源;购入猪只后不补注疫苗,疫苗免疫程序不合理,加之兽医生物制品市场混乱,用户使用的疫苗质量得不到保障,致使猪群整体免疫力低,保护力不高,易导致病毒性疾病的暴发流行。 5.2.5 散养户与中、小型猪场饲养环境恶劣,排泄物没有无害化处理,卫生条件差;饲料不全价,有啥喂啥,使猪只营养差与体质虚弱;天气炎热,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没有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使猪群长期处于高热的环境之中,而发生热应激,这是诱发本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26,6、猪高热病防控对策 6

10、.1 坚持自繁自养原则,慎重引种,严格检疫;实施“全进全出”和封闭管理的饲养模式;建立完善的兽医卫生消毒制度;粪尿与污水要无害化处理;灭鼠、杀虫、驱虫;猪场禁止饲养其它动物;全方位的落实生物安全措施;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冬暖夏凉;保持猪场良好的生态环境等;这些措施大家都比较熟悉,有关的经验总结材料也很多,都可以参考,本文不做具体讲述,以免重复。在防控高热病中,要把上述措施当作防控中的重要技术措施来抓,并全面落实到位。,27,6.2 建立疫病监测制度 养猪场,特别是种猪场一定要建立疫病监测制度,每季度对猪群进行1次免疫抗体检测,每半年进行1次疫病监测,重点监测猪瘟、口蹄疫、兰耳病、伪狂犬病、圆环病

11、毒2型感染及猪流感等。通过对疫病的监测,检出隐性感染或潜伏感染猪只,及时淘汰,净化猪群;通过疫病监测,可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以便做好预警预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可把损失控制到最小限度,确保猪群健康。,28,6.3 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保证饲料质量与全价优质。霉菌毒素可溶解淋巴细胞,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机能受到抑制;还可抑制免疫细胞的分裂和蛋白的合成,影响核酸的复制,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等。当饲料发霉时可在每吨料中加脱霉剂0.5-1公斤,拌匀后喂猪,每天的喂量不得超过日粮总量的5,哺乳母猪与妊娠母猪禁喂。,29,6.4 加强免疫接种 猪场要根据当地的动物疫情和本场猪群的健康状况,制订

12、结合本场实际的科学免疫程序,做好常年的各种疫苗免疫接种。平时对猪群要定期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并根据抗体的消长情况,及时补注疫苗和调整免疫程序,以确保猪群的免疫效果。2006年发生重大疫情时,免疫预防,药物预防与生物安全措施做得好的猪场很少发病,否则,发病严重,死亡率高,这个教训应当牢记。,30,参考免疫程序如下: 6.4.1猪瘟 仔猪:2125日龄首免,细胞苗,每头4头份;6065日龄2免,脾淋苗,每头2头份;如果哺乳仔猪阶段发生猪瘟时,可实施趋前免疫,仔猪出生后吃初乳之前,每头接种细胞苗2头份,注苗后2小时再吃初乳,60日龄加强免疫1次,脾淋苗,每头2头份。 种母猪:后备母猪配种前15天免疫1

13、次,产仔后2 0天免疫接种(以后即为产仔后2 0天免疫),脾淋苗,每次每头2头份。 种公猪: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脾淋苗,每次每头2头份。,31,6.4.2 蓝耳病 仔猪:3周龄免疫1次,蓝耳病弱毒活疫苗。每头1毫升;10周龄加强免疫1次,每头2毫升。 种猪:种公猪配种前2个月,母猪配种前7天首免,间隔3周后加强免疫一次,蓝耳病灭活疫苗,每次每头4头份,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每头4头份。,32,6.4.3 猪伪狂犬病 仔猪:出生后2日龄,用基因缺失活疫苗滴鼻,每个鼻孔0.5毫升;40日龄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1毫升。 种猪:后备种猪配种前1个月免疫1次,以后每4个月免疫1次,可以一刀切,基因

14、缺失活疫苗,每次每头2头份,种猪妊娠与采精时均可免疫,安全无影响。,33,6.4.4 猪细小病毒病 后备母猪配种前1个月免疫1次,间隔14天,加强免疫1次,产第一胎仔猪后15天和产第二胎仔猪后15天各免疫1次,用细小病毒灭活疫苗,每次每头2毫升,此后可不再进行免疫。,34,6.5 重视药物预防 通过饲料或饮水添加抗病毒中药与高效抗菌药物,进行药物预防,可有效的提高机体抗病力,减少疫病的发生与流行,这是一项重要的防控技术。平时可于后备母猪配种前20天、妊娠母猪产仔前后各7天、仔猪断奶前后各7天、育肥猪转群与出栏前40天等不同的生长阶段,有针对性的选用药物进行预防,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发生高热病时,

15、未发病猪群可立即通过饲料中加药进行预防,发病猪群因不吃食可经饮水添药预防,也可收到良好的效果。药物预防方案介绍如下,可根据猪场实际选用。,35,药物预防、饲料拌药、控制感染1、饲料中添加清瘟败毒散+强力霉素+免疫活性干扰素,连喂7天,脉冲式给药。2、饮水中添加肽维它(电解多维),饮水10天。3、使用碘伏消毒药每2天消毒1次。,36,6.6 发生高热病时的应急措施6.6.1快速诊断,快速用药治疗。6.6.2隔离封锁。 限制人员与物品流动;病死猪只不准倒卖、食用;病尸、粪尿与污染物一律无害化处理,并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防止扩散传染源,漫延疫情。,37,6.6.3 紧急上疫苗。与病猪同舍的假定健康猪

16、只立即补注相关疫苗和恰当药物进行预防。6.6.4 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环境温度,湿度,密度, 防止应激的发生。,38,6.6.5 病猪的治疗临床上治疗本病难度很大,但如果早发现,要早期隔离,早期诊断,早治疗,用药对路,方案可行,药量足,疗程够,是可以治愈的。由于本病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而引起的,在临床上多见因发生病毒血症和细菌性败血症而引起急性死亡,故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39,因此,临床上治疗首先用药要侧重提高机体的整体免疫力,采用细胞因子疗法(应用重组细胞因子作为药物用于疾病的治疗的一种方法)与抗病毒疗法、抗细菌疗法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方可收到满意的疗效。,40,

17、上午:排疫肽、进口氟苯尼考混注2天。下午:头孢塞呋呐+鱼腥草(或复方柴胡)3天后通便促食 通便用开塞露肛门给药,口腔投豆油促食用清开灵+头孢,41,治疗中注意:严重病例应静注5%糖盐水,加VC、VE等,并给予强心剂保护心脏等;发病初期发高烧时不要盲目的大量注射退热药物,如安基匹林、安那近及安痛定等。退热药物使病猪体温下降过快可引起应激而造成突然死亡;同时退热药物能降低猪体自身的非特异性抵抗力,也可影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使疾病出现反复,因为病原体未消除。,42, 发病猪只先用药物进行治疗,临床治愈7天后,根据情况可补注1次缺注的疫苗,防止疾病反复;没有发病的猪群,用高倍量疫苗紧急接种后7天,还应有针对性的使用预防药物进行1周的药物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