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089662 上传时间:2022-02-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目标确定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建立、唐太宗的即位与用人纳谏、贞观之治等基本史实;掌握科举制的完善以及争取评价科举制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争取评价唐太宗。【过程与方法】收集了解相关史诗的资料,并对相应的历史内容与现象进行讨论,作出自己的评价,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使学生认识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他的进步行改革措施,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终于促成了“贞观之治”。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引导

2、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创造者、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是人民群众。(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科举制度。难点:如何对唐太宗作出恰当评价。2教材分析“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前期强盛的基础。贞观时期的政治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最鼎盛时期的风貌。因此,本课是学生了解隋唐盛世的政治制度的最重要的机会,教师一定要引起重视。3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突出,对新事物的兴趣相对比较浓厚。但是,他们理解抽象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基本上还未形成。因此,教师在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教学素材,分析问题也应该做好具体事例的铺垫,否则,学生将难以理解。学习目标1知道唐朝

3、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以及唐太宗即位;2了解科举制创立、完善的过程,掌握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3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4对唐太宗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评价任务任务1:完成导学案基础梳理自主预习,了解唐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以及唐太宗即位;科举制创立、完善的过程(检测学习目标1、2)任务2:分析探究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对唐太宗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检测学习目标2、3、4)任务3:构建本课知识结构,完成本课课时训练基础达标,检测学习结果。(检测学习目标1、2、3、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环节一课堂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关于科举制的系列图片:科举考

4、试。引出学生对古代选官制度等相关问题思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回答问题。4分钟环节二新知探究1指导学生参照教材,结合配套学案,学习本课两大知识要点,握基础知识:节用戒奢:原因;措施.招贤用能:原因与做法;完善科举制的目的;科举制的作用。虚心纳谏:原因;做法;贞观之治局面出现。2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问题,锻炼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探究以下问题:科举制的积极作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评价唐代宗。1结合教材,完成知识点的梳理和学习。为探究讨论准备知识基础;2和同学一起探究解决问题,并派代表回答问题,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8分钟(达成学习 目标1、2、3、4)环节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并展示本课知识结构图。以作业的形式完成本课知识总结。5分钟(提升学习 目标1、2、3、4)环节四当堂达标展示当堂达标测试题,师生共同完成试题。当堂快速当堂达标题5分钟(检测学习目标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