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9课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教案2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094940 上传时间:2022-02-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9课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教案2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9课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教案2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9课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教案2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9课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教案2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辽、夏与北宋的和战课时安排:1课时课标内容:知道辽、北宋、西夏政权的并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五代十国、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耶律德光与契丹改国号为辽;陈桥兵变与北宋建立;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寇准与澶渊之盟;元昊建立西夏;宋夏战争、宋夏和议。通过评价澶渊之盟与宋夏和议,培养学生全面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讲述杨家将的故事,培养学生联系文学作品学习历史的兴趣,认识有关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与历史史实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二、过程与方法感知契丹兴起与澶渊之盟、北宋建立及其统一活动、西夏建立与宋夏和战等史实,认识辽、宋、夏并立的局面和当时民族融合的大背景。学会通过讲述人物故事和识记历史地图掌握

2、历史知识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北宋统一中原与南方的意义,形成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的观点。了解寇准济国安邦的人生理想和敢于抗敌的崇高气节。了解辽、西夏在边疆开发上的成就,认识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进一步说明,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教学重点:契丹、北宋政权的建立以及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教学难点:澶渊之盟和宋夏议和。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教学过程及要点:(一)、导入新课:从“黄袍加身”历史典故导入(二)、讲授新课:一、契丹的兴起1、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2、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916年上京3、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3、二、陈桥兵变1、赵匡胤建立宋朝960年,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2、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宋太祖和宋太宗三、澶渊之盟1、澶州之战1004年,辽进攻北宋寇准劝宋真宗亲征澶州抗辽。2、澶渊之盟1005年,作用:和平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四、宋夏和战1、党项族的崛起2、元昊建立西夏1038年,定都:兴庆3、宋夏和议1044年,边境贸易,经济文化交流十分密切。(三)、小结辽北宋西夏政权并立,虽然发生了战争,但和平相处是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请学生归纳各民族和平相处的事例,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教学后记: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我国的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和平相处,是民族团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