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安塞腰鼓〉教学视频有感.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96849 上传时间:2022-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安塞腰鼓〉教学视频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观〈安塞腰鼓〉教学视频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观〈安塞腰鼓〉教学视频有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观〈安塞腰鼓〉教学视频有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观〈安塞腰鼓〉教学视频有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安塞腰鼓〉教学视频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安塞腰鼓〉教学视频有感.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语 言激情澎湃,铿锵有力,思想内涵丰厚,特别是其中一些写意的语句, 含义深刻,发人深思.新课标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对话性也就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属性.作为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的名师,郑桂华老师和杜健老师的教学也 是在充分把握了文章的特点及围绕对话性这一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属性而展开的.在观看视频后,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她们都非常注重 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情境创设,为对话营造气氛.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 充满原始和浓 郁的气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 受.因此,

2、两位老师都不是直接进入课文的讲解, 而是很注重情境创设,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多媒体片断“黄土风情,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杜健老师甚至还把腰 鼓带到了现场,让学生印象深刻.看完多媒体片断“黄土风情后, 两位老师都及时地抓住了学生此时冲动的心理,让学生主动说感受, 而学生此时也确实有话可说.这又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 位.2、 注重朗读感知,为对话夯实根底.朗读法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特别是像?安塞 腰鼓?这样情意浓烈的文章.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让学生自由 朗读、分组朗读、比赛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让学生体会作品所表达的 情感及安塞腰鼓所传达的气势与

3、力量.让他们在屡次朗读感受中 增强 了对生命律动的感受,进而理解语言中包含的对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的 赞美之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也自然就变得活泼了.3、 注重个性化阅读体验,这是对话能否有效高质的重要条 件.语文教学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不断的语文学习过程 中学生的情感得到感染和升华. 对于像第七段中的“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蛀一样,是蹦跳的 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及第8自然段中“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 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等 气势充分、节奏鲜明、感情强烈的句子,两位老师都

4、有重点引导 讲解,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并分析.让学生 体验到它所宣泄的生命 的力量,潜移默化之间养成积极面对生活的情感态度和生命在于 奋力搏击的价值观念.在课文主旨的归纳方面,两位老师都很注 重引导学生对于家乡、祖国的热爱.由彼及己,情感由作品转移到学生自己的心灵深处.例如杜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说:“这鼓声象征着中华民族顽强不屈、蓬勃向上的民族之魂.让我们一起 带着这种强烈的情感一起再来齐读这篇文章.郑桂华老师在总 结中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西北作家用这篇文章表达了对黄 土高原那片土地及人们的热爱,那我们的同学们作为杭州人有兴 趣也可以去写写我们的西湖,把你们的情感倾注其中.4、 重语言表达水平培

5、养,这是对话活动的重要目的.语文学科的另一个性质就是工具性,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中学 生能不断积累语文知识和强化语文水平.在讲到文中的排比句和 比喻句时,两位老师都很注意引导学生学习 词、句式、修辞等.但两位老师的教学又各有注重.1、杜健老师似乎更重视形象直观教学,所以她把腰鼓带到了课堂.在讲“飞扬的流苏及“多水的江南时都分别运用了 多媒体图片.为了让学生理解腰鼓的所释放出的巨大力量,杜健 老师还选用了 “杨丽萍的孔雀舞所表现出的轻柔美作为反衬, 这对于见解不多的中学生来说确实可以带来一个鲜明清楚的直观 感受,从而透彻地理解作者语言中所传达出的丰富情感.但是可 能在一定程度上过多的图片解说又弱化了

6、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 失去了想像的空间.在我看来,如果能初步启发学生思考后再用 图片去解释说理,深化学生的理解可能更好.2、虽然两位老师都很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及语文水平的培养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在郑桂华老师的课堂中我认 为这点更突出一些.由以下四点可以说明.一是在让学生表达感 受时,学生所说出来的较生僻但用得比拟准确的词郑老师会请学 生自己到黑板上把它们写出来,例如“剑拔弩张等.二是她鼓 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容词去表达同一种感情.三是她让没有发过言 的小组或同学先答复下列问题.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想郑老师肯 定深得维果茨基“最近开展区理论的真谛.由于确实青春期的 学生都是有表现欲的,他们

7、不主动并非不知道或不想发言,而是 不敢或者说不自信,这时她们需要的正是老师的鼓励的目光与话 语.而这时只要老师抓住了学生“最近开展区给以正确适时的 引导,学生就会把潜力发挥出来,从而取得大的进步.四是她同 时还不忘经常提醒学生记下其他同学所说出的好词句.初看来, 可能会觉得这老师有些 啰嗦,但细细一想,这是必要的,而且可 以说是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需掌握和保持的一个好习 惯.由于中学生往往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他们需要老师的提醒 和引导.3、从对课堂的掌控来说郑老师可能更为值得学习.由于课堂教 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相互交叉的过程,在真正的 素质教育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

8、师的“教正是为了学生 的“学,所以真正教学过程的流畅并非是教师顺利完成了自己教学 设计的流程而主要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映即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这点 上,杜健老师看似完美无缺的教学设计正是暴露了杜健老师的心虚.她或许正是担忧自己掌控不了课堂,才在上课过程中一步步引导学生 进入自己的教学流程中,当然,只要保证了教学知识的正确性以及适 当照顾学生的主体性,杜健老师的课也能根本上到达教学目标, 让学 生学到所应学到的语文知识及水平,但很显然这种被动式的学习其效 果不会是最好的.而郑老师的课在这点上就自然流畅得多,她看似“无 备而来,但实际上她确透彻地了解了语文教学素养. 在整个教学过 程中她总是随着学生的思路去联系现实和作品, 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 体性,这样就成了老师和学生一起在探讨作品并与作者对话,这样起到教学效果当然要更好一些.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为教者 必期于到达不教.用这句话来形容郑老师的教学方法应是恰当的. 不过要到达这种教学境界,作为未来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还得多多 实践才能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