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80608027.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409988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8060802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8060802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8060802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8060802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80608027.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淇滨高中上学期高二五月月考物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9-12题为多选题,选不全得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B.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 已知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则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2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炭分子无规则性运动的反映B. 两种不同的物质,温度高的分子

2、的平均速率一定大C. 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 给自行车轮胎打气,越来越费力,证明分子间斥力在增大,引力在减小3如图,两个相同的导热气缸固定在地面上,内部封闭有质量相同的同种气体,两活塞质量mAmB,现使两气缸中气体降低相同的温度,不计活塞摩擦,系统重新平衡后( )A. A活塞下降的高度比B活塞大B. A活塞下降的高度比B活塞小C. A、B活塞下降的高度相等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4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大的情形B. 图

3、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C. 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D. 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5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B. 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有可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C. 重核裂变要发生质量亏损,比结合能增大,放出热量D. 根据玻尔氢原子理论,电子绕核运动过程中会辐射电磁波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物体的温度增加1,也就是增加274KB. 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绝对零度C

4、. 我们可以根据铂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来制造金属电阻温度计D. 常见的体温计是根据玻璃泡的热膨胀原理制成的7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B. 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C. 密立根最早测得电子电荷量D. 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和光子说8一小球从某一高度H下落到水平地面上,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弹起,假设小球与地面的碰撞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但由于受到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的影响,使每次碰撞后弹起上升的高度是碰撞前下落高度的3/4为使小球弹起后能上升到原来的高度H,在小球开始下落时,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小球补充能量,应补充( )A. 14mgH B. 4

5、7mgH C. 27mgH D. 34mgH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方程12H+13H24He+01nB. 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 放射性元素氡的半衰期是3.8天,有4个氡核经7.6天后只剩1个D. 一群处于量子数n=4的氢原子,在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可以产生6种不同频率的光10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如果它们的()A. 动能相等,则质量大的动量大B. 动能相等,则动量大小也相等C. 动量大小相等,则质量大的动能小D. 动量变化量相等,则受到合力的冲量大小也相等11关于永动机和热力学定律的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B.

6、如果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 气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单位时间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D.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从能的转化或转移的观点来看这两种改变方式是有区别的12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悬浮在液体中足够小的微粒,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使微粒的运动无规则B. 若把氢气和氧气看作理想气体,则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内能相等C. 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比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D. 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第II卷(非选择题)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8分)13某小组同学在做“用

7、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液的油酸浓度为, 滴溶液的总体积为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均匀撒上痱子粉,将一滴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膜稳定后,在带有边长为的正方形小格的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正方形小格个数为用以上字母表示以下物理量:油膜在水面上的面积_;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_;油酸分子的大小_14(1)读出下图中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读数。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mm;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mm。 (2)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

8、仅测量_(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A小球开始释放的高度h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式可表示为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多次重复,分别找到小球的平均落点M、P、N,并测量出平均水平位移OM、OP、ON。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三、解答题(共3小题,34

9、分)15(10分)质量为M2 kg的小平板车C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的一端静止着质量为mA2 kg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如图所示,一颗质量为mB20 g的子弹以vB600 m/s的水平速度射穿A后,速度变为vB100 m/s,最后物体A在C上滑了L1.25 m和C保持相对静止,求A、C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10 m/s2)。16(12分)如图所示,一个密闭的汽缸被活塞分成体积相等的左、右两室,汽缸壁与活塞是不导热的,它们之间没有摩擦,两室中气体的温度相等.现利用电热丝对右室加热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左室气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34,左室气体的温度为T1=300 K,求右室气体的温度.17(12分)

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在状态B时,气体温度TB=300K.求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气体由状态DB的过程中放出热量为4.5102J,则此过程中气体内能增量为多少?参考答案1B【解析】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距离增大时,分子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故A错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的运动,是由于其周围液体分子的碰撞形成的,故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但并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已知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只能求出水的摩尔体积,求不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故D错误。故选B。【点睛】布

11、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已知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只能求出水的摩尔体积,求不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2C【解析】墨水中的小碳粒的运动是因为大量水分子对它的撞击作用力不平衡导致的,并且没有规则,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A错误;两种不同的物质,温度高的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大,但平均速率不一定,分子质量不同,B错误;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间的势能最小,分子可以从距离小于r0的处增大分子之间距离,此时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正确;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气体被压缩了导致压强增大,故越来越费力

12、,与分子力无关,D错误3B【解析】气体的压强p=p0+mgS,由于mAmB,所以PAPB,所以VAVB,根据VT=VT,可得:V=VTT,由于T和T相同,VAVB,所以VAVB,即B下降的比A下降的多,故B正确,ACD错误。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气体的体积的变化情况,首先要分析出气体的压强是不变的,根据VT=VT即可解题。4B【解析】AB、由图可以知道,具有最大比例的速率区间, 100C 时对应的速率大,说明实线为100C的分布图像,对应的平均动能较大,故A错;B对;C、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占据的比例,但无法确定分子具体数目,故C错D、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

13、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小故D错;故选B点睛: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不同温度下相同速率的分子所占比例不同,要注意明确图象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放出的电子是由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为一个质子的同时放出的,故不是原子核外的电子,故A错误;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故B错误;、重核裂变释放能量,质量亏损,比结合能增大,故C正确;根据波尔理论,电子在轨道上运动时,是稳定的,不向外辐射电磁波,故D错误;故选C。【点睛】射线为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变成质子而放出电子,半衰期与外界环境及

14、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无关,重核裂变有质量亏损,向外辐射能量;掌握波尔理论中轨道量子化和能量量子化的含义。6C【解析】因摄氏温度和绝对温度的1度大小相等,由T=t+273K得T=t,则若物体的温度增加1,也就是增加1K,选项A错误;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永远不可能达到,选项B错误;金属铂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较明显,故可用來制作电阻温度计,选项C正确;常见的体温计是根据玻璃泡内的液体热膨冷缩原理制成的,选项D错误;故选C.7D【解析】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故A正确;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故B正确;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最早用油滴实验测得电子电荷量的精确数值,故C正确。普朗克提出

15、了量子理论,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点睛】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密立根最早用油滴实验测得电子电荷量的精确数值,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8C【解析】先求出空气阻力大小,由能量守恒定律得:f74H=mgH4,解得f=mg7;如使小球回到原来的高度,应补充因空气阻力做功损失的机械能,E=mg72H=27mgH9AD【解析】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方程正确,A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km=hv-W0,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不是正比关系,B

16、错误;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少量的原子核适用,对少量的原子核不适用,C错误;根据C42=6知,一群处于量子数n=4的氢原子,在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可以产生6种不同频率的光,D正确10ACD【解析】A、动能相等,动量为,故质量大的动量大,故A正确,B错误;C、动量大小相等,动能为,故质量大的动能小,故C正确;D、动量变化量相等,根据动量定理可知,物体受到合力的冲量大小也相等,故D正确。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动能表达式和动量表达式推导出动量、动能、质量的关系公式后进行分析比较。11CD【解析】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A错误;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物体从外界吸收了

17、热量,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B错误;保持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增多,C正确;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从能时转化或转移的观点来看这两种改变方式是有区别的,D正确;故选CD。【点睛】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保持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12AC【解析】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撞击不平衡造成的,选项A正确;理想气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质量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数不同,故内能不同,选项B错误;液体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比r

18、0大(r0为分子合力为零的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选项C正确;饱和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选项D错误13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一滴酒精油酸溶液中的纯油酸的体积为每一滴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为,所以油膜的厚度,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14 4.950 17.25 C m1OP=m1OM+m2ON m1OP2=m1OM2+m2ON2【解析】(1) 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为4.5mm,可动刻度为0.0145.0mm=0.450mm,所以最终读数为:4.5mm+0.450mm=4.950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7cm,游标读数为0.055mm=0.25mm,所以最终读数为:1.7cm+0.25mm=

19、17.25mm;(2)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通过落地高度不变情况下水平射程来体现速度,故答案是C;(3) 设落地时间为t,v0=OPt,v1=OMt,v2=ONt而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m1v0=m1v1+m2v2所以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则m1OM+m2ON=m1OP成立若碰撞是弹性碰撞,动能是守恒的,即12m1v02=12m1v12+12m2v22 则有m1OM2+m2ON2=m1OP2成立。150.5【解析】子弹射穿A时,以子弹与A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可以得到: A在小车

20、上相对滑动,设最后速度为v以A与小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可得: 根据能量守恒得: ,代入数据整理可以得到: 。点睛:本题考查能量守恒以及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问题,注意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选好系统的同时一定注意状态的变化和状态的分析。16T2=500 K【解析】试题分析:对两部分气体分别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列方程,然后求出气体的温度由题意可知,左、右两室内气体初始状态相同,设为P0、V0、T0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以左室气体为研究对象:P0V0T0=P134V0T1以右室气体为研究对象:P0V0T0=P154V0T2代入数据解得:T2=500K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气体的温度,本题是一道连接体问题,掌握连接体问题的处理方法、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可正确解题17600K-150J【解析】解:由图可知 PA=2105Pa,PB=1105PaA到B气体做等容变化,有PATA=PBTB带入数据解得 TA=600K由D到B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为W=PBV=1105310-3J=300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气体内能增量为U=W+Q=300-4.5102J=-150J-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